早在前年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智能产品”的行动目标,涉及领域包括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 在人才培养、创新就业及组织实施等各方面,也表示会给予“给力的”支持。结合这几年智能行业的发展,再加之政策力量的辅助,可以预见,接下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更有可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新,在金融领域,亦是如此。
而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最直接产生效应的,就是这几年开始火起来的“智能投顾”了,除了以上提及的政策等的优势之外,智能投顾在中国其实已经有很适合生长的“土壤”了。此话怎讲?
1. 移动用户6.95亿,数字原住民2.82亿,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
2.互联网巨头为数字经济贡献了资金和人才;
3.与美国相比,我国企业需要应对的规模及波动性挑战更大,将有利于发展出更强大的技术处理能力。
以上还不是驱动智能投顾在中国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正是中国居民端陡增的理财需求与传统投资顾问数量不匹配的状况,才让中国智能投顾在这两年迅猛发展。除此之外,智能投顾这几大优势也不容小覤:
1. 相比传统投资,智能投顾覆盖的客户范围扩大;
2. 管理费用率明显降低,传统投顾管理费用1%、如今费率降至0.3%
3. 常规炒股过程中感性决策的成份比较大,智能投顾可以有效避免感性决策,信息决策可以24小时监控市场变化并能及时响应。
虽然智能投顾是个“新花样”,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玩”这玩意呢?答案当然是:不可以。智能投顾的行业属性本质上来讲还是金融,金融最看重的除了风险,在中国,合法合规也相当重要的——新规要求,取得投资顾问资质的机构才可以在具备一定技术的情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非金融机构不得借用智能投资顾问超范围经营或变相开展资管业务。简单点,即使你掌握非常强大的技术,没有金融业务相关的牌照,是不能自主做智能投顾这一块的。所以,现在很多智能投顾平台大都是取得牌照资质的情况下再大把拓斧运用技术铺开投顾或理财服务,像 “三思投顾”、“蓝海智投”等智能投顾平台,也是在取得资质的情况下再去从事投顾这一块的服务的。所以可以预见,智能投顾不至于会陷入“野蛮生长”的境地,“创新+合规”会是主旋律。
以目前国内金融理财市场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理财大部分还只是概念,还没有全面考虑到金融市场特殊的环境开放性程度以及实时高频交易是会出现的难题,金融机构在运用人工智能开展资管业务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还需要人工介入。
用中国的老话讲“万事开头难”,智能投顾作为中国未来“科技 + 金融”的投资主线和方向,将会成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一个选择,并让更多的投资者从中逐渐获益。
文章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