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智能投顾技术和业务目前走到了哪个阶段?国内的智能投顾企业自2014年开始产生,至今只有五年时间,可总结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创新型技术公司入局
创新型技术公司开始尝试智能投顾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可能性。早期的探索机构基本都是独立的技术型公司,如理财魔方、弥财等。这个阶段主要的服务模式是2C:直接面向客户,试图解决客户的问题。
2.第二阶段是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加入
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如银行等也开始尝试智能投顾技术,少部分采取自行开发的方式,大部分则囿于技术积累匮乏,尝试引入第三方进行开发。
这个阶段也使得原本只能2C的创新型技术性公司开始分化,部分觉察到国内客户和市场的复杂程度超过国外、照搬国外模式很难成功的创新型公司转向2B端服务。
必须得理解,智能投顾的核心是面向客户、分析客户、管理客户,而不仅是做好投资。
因此,解决不了2C的问题转而向2B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采购服务的B端,最终也要2C。这个阶段行业开始进入深水区,部分坚持2C的创新型机构和部分传统型财富管理机构,逐步摸索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智能投顾业务模式和方法,完成技术积累和准备。部分传统的金融科技巨头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路径探索和初步的技术准备。
未来这个行业,是会继续沉寂下去还是会像国外市场那样爆发?为什么中国的智能投顾业务自2014年产生后,经历了开始的火热之后很快转入沉寂?在理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分析两个错误的认知:
(1)不要低估门槛:中国的智能投顾行业要一步跨越两阶段
首先是理财行业从销售导向向投顾导向的转变;
其次是投顾服务由人工向机器的转变。
在成熟市场上,这两个转变中间的缓冲期是30年-40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10年前后),而中国的投顾市场,需求在前,已不太可能再给我们这么久的时间来实现转变。中国的智能投顾,需要在一步里就走完这两个过程。这个意味着很高的门槛。
(2)不要低估时间:买方投顾既要贴合市场也要贴合客户,而市场和客户都是独特的
中国的投资市场和投资者都不成熟。市场不成熟,意味着为了获取平均收益或控制特定风险,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构建更复杂的体系。客户不成熟,因为这对客户的识别、定位、引导与抚慰,是高频率的和极其个性化的,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
因此,中国的智能投顾需要走过较长的“厚积”过程才能实现“薄发”。指望一蹴而就、快速成功,在这个领域里起码是不现实的。但正是因为这个需要积累的东西较多,一旦积累成熟,先进者的爆发速度将会更快,壁垒将更难以被打破。
3.第三阶段是技术准备成熟、各方开始发力狂奔
中国的智能投顾行业,或者叫技术驱动的浮动收益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进入第三阶段。Gartner曲线认为,技术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Gartner曲线将一项技术从胚胎萌芽,到茁壮成长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技术诞生期、期望过高期、泡沫幻灭期、缓慢爬坡期、稳步增长期。
中国的智能投顾业务快速地经历了技术诞生期、期望过高期、泡沫幻灭期,目前正在缓慢爬坡期向稳步增长期转换的路上。部分领先企业已管理有数十亿元以上的规模。以理财魔方为例,在2017年底时候管理规模就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的成熟,外部环境也“万事俱备”,相信行业很快会进入爆发式成长期。
四、智能投顾的中国之路:面临问题
(1)仍旧采用产品思维,拼收益,不重视客户体验、客户服务和客户引导
目前国内的智能投顾公司也存在着以销售为导向,和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拼收益、拼费率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大部分原因,是目前智能投顾公司没有合理的收费渠道和依据,只能与传统销售导向理财机构一样收取销售费用。
(2)法律定位之惑
传统的金融体系对于投顾业务重视力度不足、定位不清晰。基金公司、三方销售渠道、买方投顾的关系,类似于药厂、药店和医院的关系,我们的传统金融体系里非常重视药厂(就是基金公司等产品生产机构),也很重视药店(就是销售平台),但是对于医院(就是买方投顾)这个角色,既不重视,也没有清晰的法律定位。
期望让药厂治病,或者让药店治病,这都是不现实的。只有尽早给医院地位,把治病的主要责任放在医院身上,居民理财难和金融体系结构高度依赖收储放贷型的业务模式的弊端,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文章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