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针对过去节日后的涨跌比较,证明在过去10年中有9次是节后行情走高上涨,以此证明A股市场在节后多数情况下偏涨。这样的简单概率比较解读确实也是一个分析模式,但这个应用方式不能作为绝对值解读,不能以为这样就代表绝对上涨,应该要比较的是在过去10年中的节后行情之所以上涨主要因素是什么?不能以简单的结果论。
当然,结果论也是一个解读方式但不能作为必然或绝对值认定。通常,多数情况下会以消息面因素解读,然后认定市场的倾向,难免会以周围股市的变化作为参考,尤其是的周围股市纷纷上涨的时候,都会解读为“A股也会相对应上扬”,所以“红十月”的行情可期,当然也会倾向突破3400点解读。重点是:为何是3400点?又是整数关口?这样的说明有何意义?
只是简单的连想就认定会涨,这样的解读依据是以感觉说明,往往用感觉分析容易被自己的感觉误导,感觉最容易“自己骗自己”。麦氏理论强调从市场的“资金供应”及“筹码分布演变”解读,至少可以很明确的支撑资金流动及筹码分布,这样的解读更俱有说服力。节前缩量小跌是事实,那么周一要涨就必须“拿钱来”,没有明显的“场外增量资金的投入”,就不可能撬动周一的涨势,这样的解读会更直接。
9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依据月K线的倾向显然是可以稍微稳定作价收高,但必须考虑到风险因素,尤其是休假9天时国际股市的影响。不过最重要的调节卖出时机已经过去,大资金的特征应该会在周四之前处理,经过三个交易日缩量平静之后,今天的盘势市场自然会倾向稳定收盘,但很多时候市场演变并非绝对如此,还是要多些留意。
假期效应究竟会有多大影响?不管有哪些观点看法,最重要看成交金额与成交手数。从高景气持续缩量的特征就可以感受到资金退潮的影响与压力。市场习惯将缩量视为筹码有效锁定,或没有做空力量。确实有部份原因是如此,但要看增量推升上涨的时间周期,目前跨距超过60天后,资金会有鞭长莫及的遗憾,所以会再度压低回测。
周五(9月29日)盘面特征解读:
证券板块为何会走强?从自然循环规律中的供需特征演变解读,8月28日就是由它带动上涨,是“始作俑者”,当然今天必须由它发力领导涨势,正因为前面的介入资金仍存留其中当然会有拔高上涨的优势,但即使是证券板块强势拉高,也只是对应当时的涨势特征,只有维持强势姿态的个股俱有上涨优势。
以8月28日这一天的涨势对比其它板块,只要可以维持稳定修复就有再度拉高的特征,所以煤炭板块也俱有这样的条件,有色金属与矿采也一样是如此,不过还要进一步细分为“稀缺资源”,主要是石墨烯、稀土永磁及钨精矿,其它稀有矿类也俱有机会但不如这三种。另一个是房地产板块,是“后来居上”所以还有一定的支撑对抗能力。
周五(9月29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量能潮的增减运行是明显的资金介入调动的因素,也是筹码聚与散的特征说明。但如何确认缩量是筹码有效锁定或资金不愿意进场?这是推导观察判断基础的问题。麦氏理论提出采取均量线趋势解读,然后在时间周期内设定,当10~20~40日均量线下移就会造成量压而助跌,但经过10天缩量再到20天,也会因为缩量后稳定进行反击。
强调自然运行规律模式因素就是市场供需的解读,因为供需特征是决定盘面涨跌最大因素,也是解读价格变动最关键影响。但究竟是哪个群体参与的操作呢?这是大问题,不过很可惜很难深入解读与剖析。就算知道是哪个群体参与,他们的操作时效可以拉得很长,一般散户等不及,这才是最大差别。目前缩量是筹码有效锁定,等待整理待变。
周五(9月29日)三点一项推导判断:
开盘时可以清楚看到根本就没有明显卖出板块,所以周五属于没有任何下跌压制倾向,这个特征对多方来说就是利好,因为随时可以轻易拔高上涨,所以“人气倾向及板块动向”偏向对多方有利,可惜没有力撑指数的特征,所以并非以拉抬指数为主,同时缩量特征明显,没有场外增量资金投入,只能维持一定优势无法大肆拉高上涨。
结论是:“小幅拉高作价上涨,第三季度平稳收盘”。
周五(9月29日)盘面特征解读:
证券板块为何会走强?从自然循环规律中的供需特征演变解读,8月28日就是由它带动上涨,是“始作俑者”,当然今天必须由它发力领导涨势,正因为前面的介入资金仍存留其中当然会有拔高上涨的优势,但即使是证券板块强势拉高,也只是对应当时的涨势特征,只有维持强势姿态的个股俱有上涨优势。
以8月28日这一天的涨势对比其它板块,只要可以维持稳定修复就有再度拉高的特征,所以煤炭板块也俱有这样的条件,有色金属与矿采也一样是如此,不过还要进一步细分为“稀缺资源”,主要是石墨烯、稀土永磁及钨精矿,其它稀有矿类也俱有机会但不如这三种。另一个是房地产板块,是“后来居上”所以还有一定的支撑对抗能力。
周五(9月29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量能潮的增减运行是明显的资金介入调动的因素,也是筹码聚与散的特征说明。但如何确认缩量是筹码有效锁定或资金不愿意进场?这是推导观察判断基础的问题。麦氏理论提出采取均量线趋势解读,然后在时间周期内设定,当10~20~40日均量线下移就会造成量压而助跌,但经过10天缩量再到20天,也会因为缩量后稳定进行反击。
强调自然运行规律模式因素就是市场供需的解读,因为供需特征是决定盘面涨跌最大因素,也是解读价格变动最关键影响。但究竟是哪个群体参与的操作呢?这是大问题,不过很可惜很难深入解读与剖析。就算知道是哪个群体参与,他们的操作时效可以拉得很长,一般散户等不及,这才是最大差别。目前缩量是筹码有效锁定,等待整理待变。
周四(9月28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当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偏弱之后,不应该期待价格可以单独走出稳定强势的拔高上涨,必须以这两个基础条件后再进一步采取其它步骤解读,例如这一刻要采用反转点观察盘面的演变,以SAR设定对比10及20日均线的演变特征,在日K线上使用,在9月14日上证指数压低回到3371点是已经触及反转点3367点。
对比10及20日线在3375及3347点,隔天即9月15日周五全部跌破,这个特征意谓盘势已经“多翻空”,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多方已经弱化。此时采取双保险指标推导应用,当指数跌破20日均线后指标的助跌倾向会更明确,关键在于9月21日下跌,这一天已经预告多方将跌回3331点以下,直接掼破40日均线也不为过。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