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本末倒置,预测仅占交易很小的部分,真正操作赚钱,预测、思维、策略、资金管理等缺一不可!
市场早盘持续震荡,上证探低于2654点后展开了震荡上升。
针对当前行情运行,最近多有描述,不赘述。在昨天收评《关注后续每段上升的性质》中讲过短期运行:
关注这里每一段上升的性质。这里会有上升,如果是反抽性质,那最低点出现在9月下旬的20日或26日前后;如果上升有力度,引起大级别分时结构的形成,则会是直接出最低点。
9月中旬或下旬会开始这个大级别反弹上升。只是哪一天的事情。
保持警惕,盯紧盘面,再忍一下下吧。(个股按出局条件来)
操作:
在重要的底部阶段,建议不要尽可能的研究的过细。切忌奢望能找到最后一个点,一笔全仓买进去,一定要注意分批次的低吸,把仓位分成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两部分;
在重要的底部阶段,不要太在意短期的几个点的得失,不要总怕少赚几个点,也不要总怕多亏几个点,一定要做到冒风险可控的风险和坚决的执行纪律。
具体的收评《再下不足为惧》详细分析。
注:笔者只分析运行节奏,不管空间问题。操作按预测来,只能少量的仓位。大仓位最好不要按预测来操作。而是要有基本的适合自己的操作规则。短期预测部分,无所谓对错,对了不揽功,错了少来烦笔者。
别本末倒置,预测仅占交易很小的部分,真正操作赚钱,预测、思维、策略、资金管理等缺一不可!
在午评《本周无持续急跌》和在周日文章《日线波段行情启动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中,笔者表达了两个重要观点:
一、波段上升首选本周,次选9月下旬的26日前后或20日前后。
二、如果空间足够低,不排除2018年后面三个半月没有空间最低点了。明年还破不破今年最低,明年再说。
细化下:
首选本周,本周有两个时间,一个是9月10日,一个是9月14日。
在9月10日的误差范围内,9月11日首先要值得特别的关注。
盘面看,明天再下探后会有一定的上升出现。关键看这个上升能否带动起大周期的走好。需要注意的是,若仅是正常反抽,则后面还有回落新低,重点关注下一个时间节点即可。这个需要后面进一步确认了。
当然,在这里来找最终的落点或启动点,对操作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可能一笔卖在6124点,一笔买在1664点。
看大的放小的,小级别的这种预测,参考着玩就行。重点是操作策略!
操作:
在重要的底部阶段,建议不要尽可能的研究的过细。切忌奢望能找到最后一个点,一笔全仓买进去,一定要注意分批次的低吸,把仓位分成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两部分;
在重要的底部阶段,不要太在意短期的几个点的得失,不要总怕少赚几个点,也不要总怕多亏几个点,一定要做到冒风险可控的风险和坚决的执行纪律。
注:笔者只分析运行节奏,不管空间问题。操作按预测来,只能少量的仓位。大仓位最好不要按预测来操作。而是要有基本的适合自己的操作规则。短期预测部分,无所谓对错,对了不揽功,错了少来烦笔者。
别本末倒置,预测仅占交易很小的部分,真正操作赚钱,预测、思维、策略、资金管理等缺一不可!
市场全天早盘略作冲高后即陷入了持续的震荡回落。今天的下跌直接破掉了周一9月3日的最低点2692点。各指数跌幅也差不多。
在午评《关注两个筑底结束启动的可能时间》一文中,提出了两个最可能的向上运行启动时间:一个就是周末这里:其一是9月5日的时间,其二是9月10日的时间;
还有一个就是9月14日前后一个交易日。
维持原判断不发生变化。这里太短的倒不用追究的太详细。
关键是月底的9月26日前后一个交易日到底是高点?还是低点?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笔者预测的观点,如图所示,没变化,认为是高点性质。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月底成低点怎么办?低点的话更好,比笔者的观点实际上更好。后面四个月不用担心空间上还有低点了。
预期市场仍然会按图中所示的运行。真正会开始一段相对略长时间上升的地方在9月14日前后。这个前面讲过多次。
大的方面来看,当前处于大的底部结构当中。再破2653点,可视作诱空;不破2653点,再起来,可看作筑底结束。
市场急缺少两个方面:
一是放量;当前的缩量大概率可从两个方面解读,技术上叫时间没到;消息面上可视作在等2000亿的消息落地;
二是有一定持续性的有号召力的领涨板块出现:可重点关注下大金融(不追高)、军工、创业板ETF等。
操作角度注意下:少量仓位可试预测对错,大仓位按确认来。具体见昨天收评《两手准备迎接9月的方向》
注:笔者只分析运行节奏,不管空间问题。操作按预测来,只能少量的仓位。大仓位最好不要按预测来操作。而是要有基本的适合自己的操作规则。短期预测部分,无所谓对错,对了不揽功,错了少来烦笔者。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