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出现了冲高后的大幅震荡回落。特别是权重类相关指数,在早盘大幅上冲后,出现了回落。各大指数表现来看,创业板指数在略作新高后,回落的力度最大。
截止到上午收盘来看,上证指数略收跌0.09个百分点;深证成指收跌约0.86个百分点;中小板指数收跌约1.37个百分点;创业板指数收跌约2.06个百分点。
笔者在上周反复强调了几点:
一是清明节前后的时间节点是高点性质,是4月份的第一个高点;
二是笔者不研究空间,在重要时刻,为免绕进去,更为免耽误大家赚钱,所以只能给出如下结论:
1、时间上看4月下旬最高点;
2、空间上不知道是清明前后还是4月下旬出最高点。
维持此判断不发生变化。注意风险。实际上,当前这种重要的时刻,笔者建议大家抛空一切预测的观点,一切按盘面实际来。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左侧和右侧计划,严格的执行下去就可以。
不建议追高介入了。做好当前的应对即可。鱼尾中的鱼尾段。
进入震荡高位筑顶的阶段了。笔者需要等时间节点运行结束,才能得出更相对详细的定义和观点来。
六、小级别的高低点、浪形划分,即使定义错了,也无所谓,不影响整体波段趋势的运行。
七、操作上注意小仓位按预测来,大仓位按确认来。预测本质就是概率,有时间多琢磨如何跟自己的人性做斗争才是根本。
别本末倒置,预测仅占交易很小的部分,真正操作赚钱,预测、思维、策略、资金管理等缺一不可!
一、从确认的角度来看,上证指数上过3587点则会确认牛市到来;
二、认为3587点今年会上破,不认为是当前这一轮一步就过3587点。当前这一轮确实处于五浪过程中;
三、从预测的角度来看,笔者在2018年反复提及了,2020年6月前后是高点性质。在2018年10月提出了周线C4反弹,在2019年元旦提出了C4-C段,过了3062点排除了C4,行情扩大。
当时信的人也不多,现在估计信的人多一些了。2020年最高点出现的具体时间,需要元旦前计算日线变盘时间节点时,再进行计算。先这样看着。
四、短期及4月走势来看,观点提过好多遍了:清明节前后是第一个高点,时间上,4月下旬是最高点;空间上的最高点是清明节前后还是4月下旬,笔者不知道
1、笔者研究时间,不研究空间,认为空间定转折没什么用,事后凑数字的多;
2、笔者的预测系统里没有空间和浪形内容,重要时刻混在一起,容易绕进去。如2018年3月看到6月中下旬有急跌,但因为2638点和3016点的空间定义,而导致错了一样。
3、笔者就不耽误大家赚钱了。
五、原预期的是下周产生重要高点,笔者说重要,是不知道是否是空间上的最高点。从涨跌节奏看,也就是时间的排列看,下周的调整约3到5个交易日是,其后即重新进入到上升周期中,直到4月下旬。仅从时间看,就几天。
六、小级别的高低点、浪形划分,即使定义错了,也无所谓,不影响整体波段趋势的运行。
七、操作上注意小仓位按预测来,大仓位按确认来。预测本质就是概率,有时间多琢磨如何跟自己的人性做斗争才是根本。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