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话说在400多年前,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独立建国,西班牙打不过荷兰又不甘心,只能封锁港口,把所有港口都给关了,和荷兰划清界线。于是荷兰遭到了经济封锁。荷兰当地的进出口公司转而去美洲、亚洲等落后地区进行通商贸易。荷兰当局宣布合并所有去新大陆通商的公司,合并成一家联合公司,就叫荷兰东印度公司。于是荷兰在大航海的黄金时代慢慢崛起了。东印度公司有军队,能发行货币,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全世界赚钱。不过航行千万里去赚钱是个成本很大的买卖,甚至有可能会血本无归。光靠荷兰政府自己投入也是有些吃力的,那怎么办好呢?荷兰政府想到了找老百姓要钱的法子。于是他们发明了股票。每次出海前,东印度公司就开始在人来人往的大桥上做一次募集,老百姓可以用钱入股,等船队回来就可以共享通商的成果,这样不但能回收本金还可以**的赚一笔。但是,每一次出海,动则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这就导致了初期股票的投资周期时间实在太长,当时第一次分红用了十年,而且风险又大,于是荷兰政府的政客想出了一个既能安抚老百姓又能赚钱的法子。那就是建立一个交易所,让这些投资凭证自由交易。自从股票可以自由交易之后,老百姓们就不再关心自己投资的船队有没有赚到钱,而是更热衷于到交易中心低买高卖这些股票赚快钱。这种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掏钱的低廉的融资成本方式,让全世界所有的政客如获至宝,于是股票这东西就这样开始席卷全世界。
而现代意义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而股票收益是股票股息和因拥有股票所有权而获得的超出股票实际购买价格的收益。
投资者购买股票最关心的是能获得多少收益。具体来说,就是红利和股票市价的升值部分。公司发放红利,大致有三种形式,现金红利,股份红利、财产红利。一般大多数公司都是发放现金股利的,不发放现金红利的主要是那些正在迅速成长的公司,它们为了公司的扩展。需要暂存更多的资金以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这种做法常常为投资者所接受。由于股息是股票的名义收益,而股票价格则是经常变化的,因此比较起来,股票持有者对股票价格变动带来的预期收益比对股息更为关心。
而在股票投资时,投资者的收益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市场整体向好而带来的β(贝塔)收益;另一部分则是基于个股基本面而带来的α(阿尔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