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线
如果市场走出一波先下跌后回升的行情,就构成了微笑曲线。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如果一直坚持基金投资、*款,那么在市场低迷时将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筹码,摊薄成本,那么当市场回升时,投资者将获得盈利。
关于积极定投有一个著名的“糖水”比喻。
如果把基金定投比作拿糖换糖水。开始时,股市处在高位,好比糖水比较浓稠,一勺糖只能兑出一碗糖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调整,糖水变得更稀了,这时,用一勺糖,可以兑出三碗糖水了。那第一次和第二次兑的糖水混合在一起后,因为第一次的浓稠糖水加了稀的糖水,整体变淡。这就好比投资成本被摊薄了,只用了两勺糖就兑了四碗糖水。
再继续,当市场回升后,又回到了一勺糖兑一碗糖水的时候了。这样你可以用四碗糖水换回四勺糖,这样你的盈利就是“两勺糖”。
普通的投资者,用一次性买入的模式,随着市场的下落、回升,只能回到原点,没赚没赔,而定投的投资者则可以获得收益,这就是定投的魔力。
微笑曲线举例解释
假设小A每月定投1000元,定投对象为某股票基金。一月:基金净值2元,小A定投了500份额;二月:基金净值1元,小A定投了1000份额;三月:基金净值2元,小A定投了500份额。(暂不考虑申购费等)
此时小A共计2000份额,总成本3000元,市场价4000元,小A获得盈利。但如果小A开始就买入3000元,只有1500份额,此时也不赚不赔。
A股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微笑曲线
前三条微笑曲线,分别代表了从三种定投情况——整体上涨,整体下跌,整体不涨不跌,共性是,中间都会经历一段下跌行情。
各种情况下,定投的效果如何?
我们来测算一下,在A股历史上不同微笑曲线阶段,定投的效果是怎么样的。
为了计算方便,举例采用最常见的月定投方式,*款日为定投起始日,并忽略了交易费用,对比定投和一次性投资的收益情况。
微笑曲线1:200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1003点,至2007年10月16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5008点。区间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上涨486%。微笑曲线的代表模式:整体上涨。
微笑曲线2:2007年10月16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5008点,至2009年7月31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3735点。区间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下跌36%。微笑曲线的代表模式:整体下跌。
由此可见,在通常情况下,在指数整体下降时,采取定投的模式,大概率比一次性投入所得回报率要更高一些。
微笑曲线3:2009年7月31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3735点,至2015年1月5日,沪深300指数点位约3642点。区间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下跌2%。微笑曲线的代表模式:整体震荡。
由此可见,在通常情况下,在指数整体震荡时,采取定投的模式,大概率比一次性投入所得回报率要更高一些。
免责声明:举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