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中,智能投顾业务模式所直接产生的规模还不是很大,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梁昱
近日,决策者金融研究院、2021“数智”财富决策者蓝皮书编委会与梁昱博士进行深度对话,全方位探讨智能投顾的业务流程、发展现状、评价体系、市场空间及未来前景等。
精彩提要:● 广义的智能投顾可以扩展到财富管理的各个领域,狭义的智能投顾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机器人投顾。● 智能投顾的价值:一是可以促进财富管理领域的转型与升级,二是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智能投顾发展由需求、机构、产品、客户、技术、资金6个层面共同驱动;整体来看,监管持积极开放态度。● 智能投顾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投前、投中和投后3个环节;具体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画像、资产配置、组合构建、交易执行、投资组合再平衡和业绩分析6项。● 目前,各个机构之间单纯在技术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更多是发展理念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差异。● 目前,国内智能投顾行业存在的8大问题及8条具体改善途径。以下为采访实录,经决策者金融研究院编辑整理:
问:智能投顾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包括了技术与金融两个元素,对于智能投顾这一概念现在是否有明确的定义?
梁昱:目前对于智能投顾这一概念有很多种说法,比如美国证监会对于智能投顾的定义是“基于网络算法的程序、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全权委托式的账户管理服务的注册投资顾问”;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将在客户画像、资产配置、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执行、投资组合再平衡、税收损失收割等一个或多个环节使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投资咨询服务定义为智能投顾;我国资管新规中对于智能投顾业务的表述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顾业务”。其他一些例如埃森哲、普华永道的第三方机构,以及兴业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国内金融机构都给出了各自的智能投顾定义。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对于智能投顾的定义。
基于广泛的调研,我们将智能投顾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智能投顾可以扩展到财富管理的各个领域。传统的财富管理模式由人工财富顾问提供服务,主要工作都由人工完成。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在整个财富管理流程中(包括客户画像、明确客户需求、筛选投资产品等多个环节),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资产配置、账户咨询、理财规划等与资产管理相关的各类线上服务。
狭义的智能投顾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机器人投顾,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根据客户不同的投资需求、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其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投资建议,为客户提供自助式的线上证券投资服务。
问:随着财富管理与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您认为智能投顾将会为金融市场带来哪些改变?目前智能投顾市场的生态是什么样的?未来智能投顾行业整体是否会拥有很大的规模与发展空间?
梁昱:我认为智能投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智能投顾可以促进财富管理领域的转型与升级。智能投顾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对投资者的数字化、个性化服务,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投顾服务理念,逐渐摆脱基金销售的主流模式,真正做到为客户的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二是智能投顾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投顾的目标客户主要是中产和低收入群体,门槛极低,无论是起投金额还是管理费用都要低于传统投顾,所推荐的投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匹配客户自身的风险偏好与财务状况,可以覆盖到长尾客户的投顾服务需求,让投顾服务能够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从整个智能投顾市场看,主要的参与者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以及第三方机构,他们其实将智能投顾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抓手之一。各类机构都有自身的发展禀赋和优势,例如传统的银行、券商都有较为多的分支网点,较强的人工服务能力;而基金公司则在投资研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第三方更多的优势来自于互联网流量。
就规模与发展空间而言,大部分机构目前在智能投顾上仍然采用基金销售模式,因此体现的更多是销售规模而不是管理规模。而从智能投顾业务模式所直接产生的规模来看,绝大部分机构的规模都没有超过百亿,这在目前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中来看,规模还不是很大,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问:对于智能投顾,您认为其发展的驱动因素都有哪些?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是否有助于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
梁昱:我认为智能投顾发展的驱动因素涵盖了多个方面。
从需求层面,目前国内的资产配置服务需求市场广阔,在传统投顾业务模式存在局限的情况下,智能投顾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服务更多的客户,技术的赋能也能提升投顾业务的整体质量。
从机构层面,目前机构正在由传统通道业务转向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通过差异化的资产配置和咨询服务实现获客和用户留存,收费模式将从交易佣金逐步转向以资产管理规模作为收费基础。而智能投顾可以帮助机构更快更好地实现财富管理转型,在客户、数据、口碑等方面的积累上抢占先机。
从产品层面,近年来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及净值规模持续增加,人们对于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的筛选是有难度的,而智能投顾实现自动化的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因而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客户层面,在大资管背景下,公众的资产配置结构和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并且对于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公众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寻求更为专业的投顾服务,智能投顾业务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从技术层面,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大,随着数据的积累、算法的升级、软硬件的发展,智能投顾的效能将会不断提升。
从资金层面,社会整体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方面寄予厚望,作为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可落地的细分领域,智能投顾因其门槛费用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会引发资本关注,从而促进智能投顾的发展。
在国内,智能投顾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监管环境。2019年《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为我国基金投顾,以及智能投顾都做出了极好的监管创新尝试。整体来看,监管对于智能投顾的态度是积极的、开放的,通过试点的形式优先让有一定业务规模的、有监管牌照的、有一定技术能力的机构先行先试,之后再逐步对智能投顾进行推广。目前,从试点开始以来,已有18家机构获得了试点资格,并且不少机构也正在积极申请参与试点。
问:在国内,各家机构采取怎样的服务模式来开展智能投顾业务?您认为智能投顾当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梁昱:总体而言,智能投顾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投前、投中和投后三个环节。
在投前环节,智能投顾平台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资产收入情况、持有期限预期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客户行为等大数据及平台自有的客户信息,对客户情况及财富管理需求进行分析,形成相应客户画像;在投中环节,智能投顾平台设置大类资产配置逻辑,对全市场资产进行分类优化和指数化编制,从中筛选出合适标的,并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持有期限预期等情况智能匹配相应的资产配置;在投后环节,智能投顾平台持续对市场行情及投资组合风险收益情况进行监控并实时预警,结合调仓申赎交易成本计算确定是否有调仓必要,并形成相应的投资组合调整建议。
此外,智能投顾平台也实时结合市场行情及投资者行为,根据情绪监控情况智能推送投资者教育内容,以起到陪伴的作用,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从具体服务内容看,国内智能投顾主要包括客户画像、资产配置、组合构建、交易执行、投资组合再平衡和业绩分析六项内容。
目前,智能投顾在国内还处在发展初期,各平台在客户渠道、技术经验、数据体量、用户管理、组合管理、投资分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智能投顾服务主要可以分为纯人工投顾、纯机器人投顾(智能投顾),以及“人+机器”的模式,客户群体以30-45岁、有一定经济基础、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的人群为主,各平台数字化水平差异性较大,存在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两种投资理念,全权委托与投资建议模式并存,信息披露水平和持牌情况有待完善,用户体验、智能化水平以及投资者教育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问:随着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行业中不同机构或平台的发展程度各有不同,您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在众多智能投顾平台与产品中进行选择?
梁昱:虽然智能投顾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但由于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各平台和客户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对于金融知识匮乏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很难在众多平台中选出合规且匹配自身需求的平台与产品。基于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投顾评测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投资者与智能投顾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综合展示企业的各项指标水平,提供从不同维度分析得出的智能投顾平台画像,让投资者更清晰地对比各企业的优势及劣势,了解行业内不同公司的经营现状,从而帮助有理财需求的使用者更准确地匹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投顾平台。
问:您认为技术水平是不是智能投顾平台生存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梁昱:目前,从我们调研的行业情况来看,算力、底层技术并不是制约智能投顾发展的主要因素,或者可以这么说,各个机构之间单纯在技术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更多是发展理念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一些行业内智能投顾做的比较好的机构,大多是在该领域专注深耕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或者是大型的银行或基金公司,或者是在基金销售领域排名靠前的机构。因此在智能投顾行业,除了技术研发,拥有基金管理能力、销售获客能力等先发优势也较为重要。
问:您认为目前国内智能投顾行业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进行改善?
梁昱:我认为目前智能投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客户数据的来源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的全面性有待提高;二是智能化场景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智能化水平还需继续提高;三是以基金销售佣金为主的盈利模式需要尽快转变;四是投资者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智能投顾行业的人才储备稍显不足;六是当前所需的牌照对于智能投顾业务的开展存在限制;七是技术监管还需完善;八是信息披露还未标准化,信息披露水平有待提升。
具体的改善途径:
一是要建立多种数据获取渠道,丰富客户画像;二是要设置多种投资场景,丰富智能投顾服务类别;三是要继续引导行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进行转变;四是要通过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教育与引导,改变投资者存在的投资认识误区;五是要着重培养具备金融与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持续为智能投顾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六是要继续稳步推进基金投顾业务牌照试点工作,为建立良好的智能投顾监管体系积累经验;七是要细化技术监管的相关政策,将技术问题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八是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各平台的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