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厂”们究竟占了A股市场多少比例的成交?
量化投资是在挣散户的钱,还是职业机构的钱?
什么是当下量化机构的主要策略?
量化是不是谁下单快谁赚钱?
这些问题曾经前一阶段各方瞩目的焦点,但答案却众所纷纭。
不过,近期量化头部机构幻方在公众号上公开进行了一场“自问自答”,直面上述敏感话题。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量化投资机构,幻方量化的“独白”,透露了哪些内部运作的逻辑?
罕见“自问自答”
资事堂日前发现,幻方量化通过官微发布了一篇名为《量化投资18问》的文章。
这篇文章直接回应了关于量化投资的18个关键问题,涉及换手率、交易占比、收益来源、对市场影响等多个敏感议题。
这篇“自问自答”的文章,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投资者教育,相关更像是量化行业专业人士对敏感话题的一次“正式回应”,亦是对前期各种“负面抹黑”的一次“正名”。
交易占比首次“披露”
此前,曾有卖方分析师称量化交易在A股成交占比50%。此言一出,市场哗然。
幻方量化在这篇“自问自答”中直击上述敏感点,回应了一句话:
根据各方的估计,一般认为量化交易量占全市场10~20%左右。
幻方还指出,日内交易(指日内平仓)在A股量化里的资金占比很低。因为近三年,市场有效性增强,日内交易机会大幅萎缩。
幻方量化还提供了一组数据:A股量化资金短中长周期结合,大部分资金的换手率比较低,短周期上大致和普通短线交易者差不多,在中长周期上大致和主观投资机构差不多。
割了谁的韭菜
量化私募究竟赚了谁的钱,这是市场又一个关注点。
幻方量化指出,“应该说量化赚了一部分原来主观机构赚的钱。”
这家机构认为,量化投资对于长期持股的基金经理没有影响,但对交易型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则“影响比较大”。
具体来说:市场有效性增加,利润丰厚的交易机会变少,交易的容错阈值变得很低。此外,量化机构和部分基金经理形成竞争,摊薄了收益。
换言之,量化私募割了“交易型基金经理”的韭菜。
不挣快钱
关于量化机构依托系统优势,以下单速度挣钱的“神话”,在海内外市场流传,但幻方量化的最新回应“否定”了这种判断。
它们表示,A股量化中有很小一部分资金对下单速度十分敏感(传说中的“高频”),但在近万亿的管理规模里,大多数资金对下单速度的要求并不高。
它们还提到,头部量化公司在多个券商开户交易,不同券商的速度差异很大,通道差的券商比通道好的券商,下单速度慢几百毫秒,但对产品业绩没有什么影响。
幻方还提及,有些机构在香港通过沪深港通或QFII下单,速度也很慢,但对业绩也没有大的影响。
量化收益来源“一分为四”
幻方还将量化盈利进行了拆分,这也是首次有量化机构明确表述了“收益来源”。
具体如下:
【量化总盈利约35%】企业自身的价值和成长的钱。随着管理规模扩张,这部分盈利占比还会增大,更多收益是来自持有而非交易。
【量化总盈利约25%】市场非理性波动的钱。量化对波动进行逆向交易,既平抑了波动,同时也赚了波动的钱
【量化总盈利约25%】定价的钱。为市场提供更准确的定价,正确定价往往会得到市场的奖励。
【量化总盈利约15%】作为准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钱。提供流动性的同时,承担了风险,也赚取了风险的溢价。
准做市商面纱揭开
幻方量化的“自问自答”还罕见提及了自身的市场定位。
这家私募指出,量化机构其时是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扮演的角色是一种“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的准做市商,它一般不在盘口上维持报价,但它能及时纠正价格的偏差。
幻方进一步解释称,接手大笔的股票后,一般要花很多天才能平掉,因此准做市商有资金成本,同时还承担了风险。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费用大致是“印花税+资金成本+风险溢价”。
近三年关注度日增
有一个背景需要交代,虽然2010年就诞生了中国本土量化机构,但其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近三年。
2018年起量化策略开始跑赢主观多头(即通常的股票投资),再叠加资管新规影响,场内外资金资金开始规模性的流入量化私募机构。
超额收益影响下,量化私募的受托规模不断“滚雪球”。
据中信证券研报,量化类私募管理人数量占比呈现稳步扩展态势,由2017三季度末的11.4%提升至2021三季度的25%。
上述背景下,市场对量化运作的理解不少负面:比如“黑匣子”策略、制造波动,影响股价,需要严管量化等。
特别是近期沪深两市成交放大后,各种的猜测和关心也不断增加,这也令不少量化从业人士感到忧心。
而幻方量化的这次公开回应,或许有助于一些猜测的消弭。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