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火热的私募基金在第四季度出现明显降温,备案数量环比均有所下降。已提前锁定收益冠军的量化基金是否安好?量化投资明年还能否再续辉煌?业内人士认为,当下热门的量化投资多数是基于市场流动性的短线套利,随着流入资金趋缓,量化投资收益究竟如何,还有待市场考验。
四季度认购趋缓头部量化私募申购按下“暂停键”
今年以来,量化基金在回报率上显著胜出一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10月19日,国内100亿元级别的私募数量为91家,其中有11家前三季度净收益超过20%,采取量化交易策略的私募为9家,占比超过81%。量化投资优异回报也引起了上市公司的极大兴趣,已有多家公司表示将闲置资金用于认购量化产品,以谋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然而四季度以来,私募发行市场出现骤然降温。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协会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为2226只,较9月份减少2017只,环比下降47.54%;新备案基金规模为778.19亿元,较9月份减少754.48亿元,环比下降49.23%。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月15日,11月以来私募基金备案总数为1512只,较9月份减少近500只,环比下降约25%;证券类私募基金备案产品数为1091只,较9月份减少近500只,环比下降约33%。
不仅出现认购退潮迹象,头部量化私募也按下申购“暂停键”。11月15日晚间,头部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发布消息,从即日起暂停旗下所有资管产品的申购(含追加),前期已预约客户需要于12月2日(含当日)前完成申购,已有产品的固定开放日赎回业务不受影响。10月21日,灵均投资宣布,自11月1日起暂停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的募集。在此之前,进化论资产、天演资本、启林投资等多家量化私募宣布暂停旗下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募集。
流入资金趋缓量化投资路在何方
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在2022资本市场年会上,详细分析了明年A股市场资金流入情况。他表示,2022年A股仍有望保持增量资金持续入市的态势,但节奏较前两年有所放缓,测算A股在2022年将会有6400亿元以上的净增量资金。他建议投资者,需关注全球流动性拐点和美联储可能加息对A股的外部冲击。
预期中的市场流动性趋缓对量化投资构成了现实中的考验。湖南顺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泰超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今年量化投资回报可观,有一定财富效应,今年前三季度吸引各路资金争相追捧。就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量化投资持仓分散、短线持有、回撤较小,以流动性较好的标的为主,涉及蓝筹、成长、ETF基金、场内货币基金、短期债券、期权、期货等不同品种。”他补充,“但是,从今年第四季度数据来看,社会资金认购积极性明显下降。大家对明年A股市场流动性保持谨慎态度,普遍认为基于市场流动性套利的量化投资难以持续获得稳定回报。”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戴晓凤介绍国际量化交易基金的过往情况:“国际上量化投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短中长期因子家族,包括市场情绪、增量资金、短期换手、事件冲击、周期轮动、天气因素、地缘政治等因素考量。而目前,国内借鉴了国外已有成果,普遍以短期因子为主,表现为持有期短、持仓分散、快进快出。从国际经验来看,短期因子主导的量化投资十分依赖市场流动性,长期表现并不稳定。以美国Knight-Capital集团为例,该集团曾是Nasdaq重要的交易撮合商之一。由于市场流动性下降,市场波动性降低,该集团旗下的量化投资难以持续获得稳健回报,不得不在2017年以14亿美元价格整体出售给竞争对手Virtu。”
招商证券大客户经理王晴鹏赞同上述观点并向记者介绍:“国内量化投资多数为快进快出的交易风格,本质上是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短期套利。如果市场流动性趋缓,就好比池子中的水位下降,作为池子中‘大鱼’的量化基金将面临两种选择,或选择主动控制规模适应池子中的水位,避免净收益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影响自己的市场口碑和客户关系;或选择改变策略风格,考虑纳入中长期因子,例如上市公司基本面因子。当前已到四季度末,上市公司将集中披露年报预告,并安排部署来年重点工作,公司基本面消息将得到集中释放,正是量化基金主动创新求变的良好窗口期。”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