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发展绿色金融需精准量化碳减排效果

阿牛智投 来源:阿牛智投 21-12-16 16:31

       央行11月8日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这是央行首次推出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精准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共识,绿色金融迎来重要发展契机。9月25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按2018年不变价计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

       投资需要评估。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发展绿色金融需精准量化碳减排效果

       不过,碳减排量核算体系尚未明确,而生态环境部也暂未明确专业机构名单和相关验证资质。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量化、评估绿色项目的碳减排量,如何将碳排放量金融化?为此,时代周报专访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融科技”)总经理张涵。

       绿融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首家绿色金融科技服务商,致力于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供绿色金融与碳中和解决方案。目前,绿融科技正为南方电网、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企业提供绿色金融、碳中和相关数字技术服务。

       “碳减排”如何与金融结合?

       绿色金融产品范围广泛,覆盖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投资基金、绿色担保和碳信用,以及绿色保险、租赁和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双边和多边气候资金。碳减排大背景下,金融业务如何展开?

       张涵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目前金融机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事求是地做好碳核算,二是如何真正发挥绿色金融的“影响力”与“额外性”。“以规模最大的绿色信贷来说,绿色信贷是服务绿色发展的信贷,一笔贷款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数值需要科学、精确地计量,这就是央行等监管一直强调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张涵表示,这也与国际国内碳市场所通行的MRV原则(Monitoring监测、Reporting报告与Verification核查)不谋而合。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只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央行定调该货币工具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定位,对所有绿色金融工具都有启示意义。这意味着,要做好碳核算,金融机构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利用数字评估系统解决企业碳排放量的测算问题。

       评估机构根据不同场景研发服务债券、融资租赁与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及碳核算工具、平台,以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效率,使成本显著下降。“比如我们建立数字化的‘碳-绿色金融’信用模式,替代人工碳核算,以应对人工认证低效高价、道德风险、标准性差等顽疾,解决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问题。”张涵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绿融科技研发出绿色金融智能评估认证系统“绿色金融共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追溯等技术特性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同时发挥区块链共识机制作用,结合大数据应用,以实现绿色金融产品的智能化认证与ESG风险管理。

发展绿色金融需精准量化碳减排效果

       “绿色金融共识”属于智能数字化认证与量化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手段确保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高效、不可纂改、可追溯并规避道德风险;同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半自动化认证,从而构建高效、低成本的碳中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科技是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比如,科技公司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基于碳属性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模型,并将碳属性评估嵌入到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过程。

       绿融科技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基于区块链提供的认证信用基础,设立与碳减排量挂钩的差异化利率机制,信贷申请方光伏发电企业减排量越大,享受的利率也将更低。金融机构利用利率杠杆形成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减排。

       绿色金融要充分发挥效力,就要创设与绿色属性、环境效益挂钩的金融定价机制,把环境因素纳入金融投资决策。“利用金融手段正向引导企业重视环境效益,构建影响力,这就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张涵认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项目的信贷必须体现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绿色信贷就没有‘影响力’或‘额外性’。”

       “比如,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商业银行提供1.75%的低成本资金专项支持碳减排项目,这就体现出金融工具给碳减排项目带来‘额外性’,也意味着支持碳减排项目的绿色信贷存在‘影响力’。”张涵进一步表示。

绿色金融科技方兴未艾

       通过海量碳核算认证经验,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数字化碳核算系统,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

       “任何绿色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核心都与绿色债券的‘四大基石’一致,即资金是否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是否建立了适当的绿色项目评估与选择程序、募集资金的跟踪管理是否合格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合格。”张涵表示,对服务“双碳”的绿色金融,更需要对碳减排效果进行精准量化。

       现实情况是,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填报并不规范,存在异常数值或空值现象,中小企业排污数据更流于表面。比如,企业能源消耗数据总体披露比例过低,空气质量数据和污染排放数据披露时间过短等。金融机构难以精确识别“漂绿”项目。

发展绿色金融需精准量化碳减排效果

       而金融机构较难建立专业团队进行有效评估碳排放量,需要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工具的支持。绿色信贷规模大,且碳减排核算、验证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人工认证难以提供适当的性价比。“绿色金融发展需要新的技术、模式,为企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张涵说。

       在张涵看来,数字技术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绿色金融领域已出现数字技术的应用方向,但绿色金融发展尚处初期阶段,绿色金融科技方兴未艾,未来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金融科技具有场景、渠道、数据和技术优势,能高效形成规范化的绿色信息披露报告,助力企业绿色项目符合监管要求,同时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

       “金融科技重构信用体系。”他认为,金融机构利用科技实现去中介化,增加直接融资,以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将愈加浓厚,这也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将聚焦‘如何更好地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建立绿色信用体系,用绿色信用来影响金融决策与定价。

       张涵还认为ESG等非财务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同样不能依靠“人工打分”,这需要基于数字科学搭建适当的方法与体系。环境效益核算要求科学、精确,数字技术比人工更具优势。

来源:时代周报

标签: 量化金融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