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2年沙盘推演-- 20220103
每年预测大盘指数高低点,被多数投资者认为是算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好在,我近3年的每年元旦发出的全年沙盘推演的高点低点,尤其是高点,比券商机构的平均预测点位要准确一些。
比如,对于2021年的沪指最高点,我预测是在3800点!
实际沪指高点是在3731点。比年初多数券商机构和自媒体看高突破4000点,应该是更加客观准确一些。
我今年沙盘推演的沪指最高是不超过4132点,最低是3288点。见图一、图二。
但是,千万记住,对于何时接近预测高点?何时接近预测低点?这是非常难的或者模糊的事情。
预测大盘指数,我认为,必须建立在金融工程知识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本面、技术面就可以了。
金融工程涉及到国家证券金融市场的全局性市值管理知识,一般技术派是没法覆盖的。
其实,预测大盘指数全年高点低点,只要你不带多空偏见,也不是多空观点先入为主,实际是很简单的!
比如,年均线就可以大致预测全年指数的极限低点和正常低点。图三是沪指32年的年K线和均线图。
首先,极限的最低点,哪怕是大熊市,都不会跌破20年均线,这样计算就有了极限最低点:
2020年20年均线=2577点,2021年20年均线=2677点,每年上移100点。
那么,沪指绝对最低点不会低于:2677点+100点=2777点。也就是说,不要去预测大盘会低于2800点。
非熊市的年份,大致的大盘下影线低点,都会落在5年均线上,比如沪指:
2020年5年均线=3085点,2021年20年均线=3195点,上移110点。
大致上,今年如果不是大熊市,那么正常低点平均落在:3195点+110点=3305点。
这意思,心理要有准备,2021年沪指的有一次下影线低点会打到3300点的。我设定在3288点,那也是2019年的最高点。
再接下来预测高点也简单了,根据A股32年来 的年K线振幅,正常最小值是24%(但是2021年只有12-13%,与2017年相当),正常中间平均振幅值是在34%。
那么,今年沪指最高点约在:3305点+(1+24%)=4098点 或者
3305点+(1+34%)=4428点
再接下来的对于上述预测的修正,就是涉及金融工程的市值管理常识了。
比如,中国2019年GDP总量为98.65万亿,2020年为101.59万亿,假设2021年增长率为5%,那么是106.67万亿。
按照巴菲特指数(曲线)模型,股市总市值应该正常低于GDP,达到90%就要谨慎了,
那么,2021年的106.67万亿X90%=96万亿,而
2021年12月13日的A股最大市值是92万亿,已经非常接近上限,所以,2021年不能突破3800点,就比较好理解了。
那么,为何多数人还会在去年初预测期待4000多点呢?
主要是A股的新股发行数量很大,同时带来的市值增加,以及前面新股的解禁市值等,是非常难确定的。很多人把这一块的市值贡献低估了。
比如,2021年524家新股上市,募集资金总额5466亿。
很多人就此以为只贡献了5500亿市值,实际上,目前新股发行只是流通盘的10%,还有90%正在源源不断的解禁贡献市值,大约是募集金额的9-10倍。这部分市值如果叠加在前面的老的市值上,就接近巴菲特曲线的上限了。(去年年底的总市值是80万亿,今年是91万亿)
所以,我预测今年沪指的高点4132点,也是部分脱离了新股发行实际的,我根本不知道会发多少新股,怎么能准确预测高点呢?!但我可以大致预测,今年还会最高增加11万亿市值。
这样的话,实际大盘指数的上方空间不会太大。
实际上,我在预测中,还用到了黄金刀交易系统。
比如图一中,5178点与2440点的0.5分位,就是3809点,那么,结合前面的常识,所以预测2021年修复到3800点,比较中性合理。
同样,2022年,最好的结果,也就修复到0.382分位=4132点。也就符合交易心理阻力位了。
甚至,如果美国TAPER情况不好,新冠疫情还在影响经济复苏,只能修复到0.433分位=3992点,也就是沪指上限只能到4000点附近,也是可以的、可能的。
另外,在节奏上,我认为春季行情会有的,应该从2月春节后开始,而元旦与春节中间这段,属于年报结构性行情,同时,1月下旬和春节前,还要防止一次极差股的“地雷”。
2月春节后开始的行情断断续续持续到4月清明节后一周。
说完我的沙盘推演,我们也来看看各家券商的2022年关于A股的核心观点。
-------------------------------------------------
关于2022年的投资主题
我先转发2张图,一张是各家券商的投资策略,一张是各家券商的投资主题。
各家券商研报所涉及的频度有两大种类,第一种看好投资主题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石油石化以及钢铁煤炭、金融等领域。
第二种看好投资主题是:军工科技、新能源电力(风光核发电、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物技术、新基建、数字人民币、VR、非银金融、保险等科技、消费电子以及新经济领域。
想比较而言,前者是偏向防御和周期一些,后者偏向成长和科技一些,前者中,我比较偏向氢能源,也会守正金融配置一些。后者中,就是偏向带“新”字的成长板块。
再穿插叠加纯个股股权改革性质的。
另外,今年是主板的注册制改革元年,到时候看换手率波动性决定参与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