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智能(AI)的热潮扑面而来,并迅速渗透到我国金融科技领域。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并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已获得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发展态势向好,带动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纷纷试水智能投顾,在我国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上掀起波澜。
市场扩容:人工智能催热财富管理
当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投顾、智能风控、金融监管等方面。这两年兴起的智能投顾,是指用有限或无人工的服务,根据用户大数据偏好特征分析,通过算法和产品搭建数据模型,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随着金融科技向纵深推进,基于智能投顾应用的财富管理也显现出更多的市场机遇。
由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投顾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达3.11亿人,预计到2017年底,这一数据将达到3.84亿。而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新中产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新中产阶级可投资资产在20万元至500万元,但投资理财自我评分仅为5.3分(总分10分),认为自己投资理财能力还远远不够。
由此,随着大众互联网理财观念的逐步普及,理财规模随之扩大,智能投顾以低成本、风险分散、无情绪化等特点恰恰迎合了中产阶层、大众富裕阶层理财的需要,加之人工智能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智能投顾正催生我国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的进一步扩容。
抢滩布局:新金融探路智能投顾
记者发现,在当前市场上,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金融科技企业等新金融业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在智能投顾领域试水,带动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迭代创新。
智能投顾的核心在于数据。国内几家互联网巨头具有海量数据积淀,具备智能投顾的先发优势。据了解,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及京东利用自身的数据技术优势,发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去年都曾推出智能投顾理财产品。宜信财富平台推出的“投米RA”、蛋卷基金等智能投顾产品,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也有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相应的智能投顾产品面市。
蚂蚁财富AI项目负责人余鹏表示,人工智能在财富领域的应用,可以发挥出其专业力量优势,解决用户痛点。首先是懂用户,帮助用户理解和优选产品。其次是连接产品并进行智能匹配,在适当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户投资兴趣和偏好,提供认知度更强的产品。比如,在蚂蚁财富平台上,机器人安娜便是人工智能技术做成的财富顾问。据介绍,安娜平均85秒回答一个问题,每天可回答网友1000个以上的理财、经济等问题,满意率达93%。
在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看来,人工智能是行业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公司可发力进军智能投顾领域。但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离不开一定量数据的积累,科技公司需要有节奏地推出现阶段可行的智能服务,持续通过用户使用、数据积累来优化智能模型,并不断迭代更新。
并非“万能”:“智能化”仍待市场考验
诚然,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也并非“万能”。智能投顾在我国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考验。比如刚性兑付仍未完全打破,数据孤岛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有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深度学习能力,改变在资产配置过程中人为操作的情绪化特点,提升投资理财的效率。但做到“深度学习”四个字并非易事。
比如,智能客服也是当前各大财富管理平台最常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蚂蚁金服副总裁漆远日前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客服技术已广泛使用,但实际上,多数客服更接近于一个搜索引擎,将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与数据库已备好的相关答案进行匹配。而对于口语化的提问,往往很难给出“智能”回答,和人工客服存在客观差距。
“智能本身要应用在用户上,对用户行为较好的理解、对数据的解析和处理能力、金融本质理解和建模能力等要素,对于人工智能发展至关重要。”吴雅楠表示,没有一成不变的金融服务,智能投顾产品的开发者始终要关注“变化”和智能升级。用户在变,市场在变,投资者信心在变,“智能”需要对这些变化有兼容性和处理能力。
他进一步表示,从投资理财用户角度出发,投资人需理性对待智能投顾,可以采取递进方式使用智能投顾服务,但也要阶段性去复盘投资结果和智能投顾服务承诺的结果是否一致。总体上看,相信逻辑,比如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胜过盲目信任一套系统。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