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一,大家新年好!在这里先祝各位新春佳节快乐,虎年大吉,新年诸事顺利,一切顺心,合家幸福安康!
假期疫情不能外出,因此正好借此时间整理了一下一些思路,认真复盘一下过去一年的市场各方面表现,展望一下2022壬虎年的市场。篇幅较长,大家可以收藏,假期慢慢看~
先整体回顾一下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但供给端呈现压力,带动商品价格上行。原油、天然气、动力煤包括很多化工品,全年涨幅较大,我认为2022年供给端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商品价格波动趋势不明显,甚至我判断大概率会出现回落。新冠疫情在病毒变异中反复,我倾向于认为病毒在往普通感冒的方向变异,随着特效药的陆续上市,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2021年国内我观察到两个特征:
一是内需偏弱,外需强劲。我国经济复苏先于海外国家,从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来看,2021年一季度高点出现后回落。发达国家复苏动能整体强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其自身人口和产业结构问题,出现**链危机,而中国**链完整,受益外需激增和订单回流,出口成为2021年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二是2021年政府刺激重心发生真正意义上转移,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政策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与历年强调的重“力”不同,转向重“质”和可持续性,背后是基建和地产的渐次*出。12月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提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客观上地方基建刺激空间被限制,而地产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年内调控升级。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制造业大于房地产大于广义基建,而制造业内部高技术增速快于整体。中观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向高端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倾斜。取代地产和基建,制造业升级换代逐渐成为政府刺激拉动经济的抓手。
我也注意到,当前经济的若干隐忧:消费不振,“动态清零”防疫政策、部分行业监管政策冲击下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处境艰难;信用风险在地产和金融行业中无法得到有效释放,“HD”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处置;发达国家面临高通胀压力,未来存在加息可能,但我认为即便美联储加息,空间也不会大,因为加息无法解决其**链结构短缺的问题;海外**链恢复的替代效应,出口存在回落压力,但仍有韧性,政策也会有所对冲。
过去40年,中国龙头企业依托人口和改革红利,在产能扩张、集中度提升、出口扩张中,快速壮大。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增速换挡,我国人口红利、内需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就外部而言,中国受益于第三次全球产业链转移,但贸易战以来,发达国家生产要素配置开始从效率转向**链安全,在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上加大对我国的封锁,而疫情又增加了西方国家对我国**链过度依赖的担忧,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这样的内外背景下,中国企业各行各业都会遇到挑战,要想进一步受益,只有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寻找突破口。
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史看,制造业产值占比和基尼系数呈现负相关性,近几十年来,美国制造业占比快速回落,贫富差距扩大,而德国制造业占比稳定,贫富差距未扩大。以史为鉴,坚持本土制造,避免制造业空心化,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稳定就业人口的合理分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2012年以来,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占比逐年回落,国家显然是看到了问题,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且*除了“十三五规划”中“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的表述。
“十四五”提出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八大重点领域,覆盖面很广,不仅是大家熟知的半导体领域,我们可以总结为三个方向:锻长板、补短板、抓机遇。
锻长板是在原有的优势产业上要进一步巩固。比如数字化助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我国数字化经济在消费端处于世界领先,但在工业领域还有提升空间。通过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生产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产品端向定制化服务延伸,**链的整合,带动微笑曲线扁平化。有效抵御核心制造业的外迁,建立起新的比较优势。
补短板就是要发展硬科技、解决卡脖子技术、提高自主可控含量,比如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新材料是支撑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基础,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发达国家对关键材料、设备出口不断设置壁垒,我们可以看到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国产化率还很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不仅是半导体材料,“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新材料图谱,还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家用电器、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在众多企业的持续研发投入,和产业链上下互相扶持下,关键技术和原材料加速突破,我们看到了部分“卡脖子”材料领域,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我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材料相对于工程技术、工程设备等行业,往往拥有更好的商业模式(例如耗材),并且产业链拓展性更强,形成平台化大公司的可能性更高。
抓机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抓住能源转型机遇,实现相关产业弯道超车。
中国由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无论是能源消费总量还是碳排放,都占到全球的近四分之一。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理应有履行碳中和承诺的担当,也是当前世界格局下与他国寻找共同点的需要。对内而言,“双碳”也是我国能源与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大框架下,碳排放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子指标,推动企业主动在产业和技术路径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倒逼制造业升级。
客观的讲,2021年碳中和、能耗双控政策对经济造成了干扰,我认为碳中和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该充分相信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碳中和碳达峰一定不是线性的,未来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方法,不应该线性地去思考和规划。
我认为,新能源本质是制造业,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会根据自己的优势,寻找升级换代的空间和发展机会。无论是风、光、电车还是储能,下游快速增长伴随着材料和原料需求的大幅提升,这些产品往往或是原本传统行业的产品,或是原本传统行业衍生的产品,传统制造业切入这些材料原料,往往比专做这些的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再比如,由于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未来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复杂性大幅提升,围绕电网升级的投资也将持续增长,给这一传统行业带来新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能源转型的队伍中来,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疫情后整体消费略显低迷,从消费指标的增速来看,2021年消费仅恢复到疫情前的五到七成,而高端消费有亮点,呈现两极分化。消费低迷一方面是经济换挡,居民收入趋势性下行,这是个长期因素,可能未来几年内都存在,国家希望通过共同富裕,构建一个橄榄型的收入结构,帮助消费力和消费意愿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些短期的因素,疫情动态清零的政策,对整个消费的压力不小,此外2021年以来,“双减”等针对部分行业的强监管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但反过来讲,这些短期因素,无论是防疫政策的调整,还是相关监管的回收,明年可能会边际好转,这是我认为明年消费改善的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看消费,2022年会面临CPI和PPI剪刀差收窄的过程。2021年消费行业普遍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11月以来,CPI-PPI结束连续18个月下行,未来有望呈现趋势回升。历史上食品和社服板块在CPI-PPI剪刀差收窄初期,毛利率改善明显。大众消费品三季度开始集中提价,成本压力逐步向下游传导,企业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从资本市场表现看,剪刀差缩窄时,行业盈利能力改善,有望推动板块行情整体走强。
第三个角度,2021年消费行业所遇到的环境是复杂的,板块受多重负面压制而表现不佳。比如化妆品受制于化妆品新规;小家电受制于原材料上涨、海运紧张、芯片短缺。2022年会有低基数效应,从数据上看,明年二季度开始,会比较正面。
我们也观察到消费行业中的一些长期趋势变化。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共同富裕下再分配,新中产开始崛起,成为消费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群乐于尝试新兴事物,重视品质而非一味追求品牌。
这些消费特征带来两个趋势:
一是供给创造需求趋势出现,由于中国制造业水平整体的提升,部分科技消费品供给端实力展现,反向创造新需求。以科技家电为例,洗地机的出现,将吸尘、扫地、拖地完美结合,满足解放双手的懒人需求,相关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号召力逐渐超过进口品牌。
第二个新趋势是国货崛起提升内外销竞争力,国产品牌认知度较以前出现大幅提高,一方面,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国人民族荣誉感增强,开始愿意为国货支付品牌溢价,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也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也和中国制造业的不断进步分不开,“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成为共识,尤其这几年原材料也跟上了,服装行业特别明显,国产黑科技面料、运动鞋底技术开始出现。
今年以来国产服装品牌淘系线上增速全面高于海外品牌
2021年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表现最差的指数,从指数权重来看,主要是以保险(金融)、餐饮(可选消费)、互联网(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地产等几个权重较大行业表现较差;而能源、上游原材料、公用事业则是香港市场少数表现不错的行业。
2021年我在港股上的配置主要在通信、互联网、煤炭、电力四个行业,其中互联网对组合有一定拖累。我总结思考港股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点:
1. 港股仍是典型的离岸金融市场,缺乏长期稳定的本地资金。虽然沪港通开通以来,南下资金持股占比稳步提升,但在当前阶段,外资仍是决定恒生指数走势的关键因素,而美联储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外资在新兴市场的进出,进而影响恒生指数。
2. 市场深度不足。港股市场目前成交量较A股、美股都非常小,且头部公司与中尾部公司差异巨大。一旦遇到资金冲击,在股票价格上的反应会非常剧烈,波动大。
但是,2022年我仍将港股作为战略级市场:
一是:港股在经历一年调整之后,当前存在超卖,多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无论从绝对估值还是股息率方面已经非常诱人,性价比较高。
二是:港股在中国金融系统战略意义:在中美对抗长期化的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作为承接美股(拟)上市公司回流的主要市场,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
三是: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供给:未来随着美国SEC《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实施,以及中国政府收紧涉及数据安全公司赴美挂牌的审批,香港会成为相关公司首选的上市地点。市场深度的增加,有利于市场长牛。
四是:A股无法完全替代港股:正是由于港股的战略地位和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制度优势,港股具备A股所没有的产业结构:互联网、生物科技、新能源整车、物业等。从可选标的广度来看,和A股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
总的来讲,我觉得2022年权益投资要更加强调均衡。
2022年市场未曾改变的三个中期趋势:
1、财富结构调整过程中,权益类资产比重趋势性上升没有发生改变;
2、中国经济拾级而下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宽松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3、经济下行转型过程中,市场结构性行情为主,分化不断加剧。从大类资产选择角度,我仍将权益类资产放在最前面,其次是债券,再其次商品、地产。
2021年新能源赛道相关板块持续火热,电气设备、汽车估值偏离度处于历史最高分位,市场甚至将宁系和茅系对立起来,成长情绪的高点或已出现。医药和食品饮料两个曾经热门赛道分别在2020年7月和2021年2月达到历史估值最高分位后快速回落,全年表现较差。选赛道策略最好的时间点大概率已经过去,与以往一样,我会选择远离过热的赛道,回避与收益不匹配的风险。
我将从三个角度强调均衡:
首先,行业选择角度更加均衡,经济开始真正进入后疫情模式,真正边际变化比较大的行业不是当前预期比较充分的热门行业,即便是热门赛道,明年大概率也会出现很大的分化。
其次,价值和成长之间寻找均衡点,成长固然是大家追逐的方向,但过高的估值会大幅降低预期收益率。寻找行业增速超预期以及一致预期过于悲观可能出现修正的行业。
再次,在大市值与小市值公司之间,也要寻找均衡点。
2021年转债市场是大年,展望2022年,我认为:2022可转债仍具性价比。
首先,尽管转债市场估值比2021年年初贵了,但规模、广度、深度均处于历史最佳时期;
其次,截止2021/12/23,转债市场(含公募EB)存量规模约6935亿元,存量转债396只,仍有近1/4可转债到期收益率为正,转债市场依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再次,大股东配*转债的解禁与新增发行的持续扩容,有利于择券及配置,同时转债估值也会适度压制。
我认为,中小市值股票波动率较大,而可转债波动率整体小于股票。在结构性活跃市场中,转债是把握中小盘风格、成长标的投资机会很好的方式。
2021年转债基金业绩分化较大,年初至今收益差距高达40%以上,回撤差距也高达20%。自2021年1月31日起,转债纳入短线交易限制范围,大股东配*的大量转债筹码需要锁定6个月。在发行满6个月后,配*转债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通过大宗交易卖出的转债比例提升,大宗交易成为重要的转债筹码获取方式,对转债投资者的资源及长期积累要求提高。超额收益来自**个券,当前转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也是结构性机会为主,需要更专业的投资者。
转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在整体估值水平不低的背景下,超额收益将更多来自个券的深度挖掘,这也意味着2022年对转债投资专业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最后我这边把关键的一些信息点整理如下,供大家查阅:
1、2022年供给端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商品价格波动趋势不明显,甚至我们判断大概率会出现回落;
2、2021年内需偏弱,外需强劲,取代地产和基建,制造业升级换代逐渐成为政府刺激拉动经济的抓手;
3、坚持本土制造,避免制造业空心化,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稳定就业人口的合理分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4、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可以总结为三个方向:锻长板、补短板、抓机遇;
5、抓住能源转型机遇,实现相关产业弯道超车,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我国很多制造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6、消费行业中的一些长期趋势变化:供给创造需求和国货崛起;
7、港股在经历一年调整之后,多数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美对抗长期化的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2022年我们依然愿意将港股作为重要投资战场;
8、2022年资本市场未曾改变的三个中期趋势:1、财富结构调整,权益类资产比重趋势性上升;2、中国经济拾级而下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宽松趋势;3、经济下行转型,市场结构性行情为主,分化加剧;
9、2022年权益投资要更加强调均衡,行业选择角度更加均衡,价值和成长之间寻找均衡点,大市值与小市值公司之间,也要寻找均衡点;
10、2022可转债仍具性价比,转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在整体估值水平不低的背景下,超额收益来自个券的深度挖掘,2022转债投资对投资者专业能力要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