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许慎:为海峡两岸架起经济交流的“电波之桥”

       海峡隔开了两岸,却隔不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隔不开经济文化交流的殷切盼望。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浦江之声电台作为全国八大对台广播之一,陪伴着一代代台胞的成长,而其中《经济之窗》节目还促进了两岸的贸易往来。

许慎:为海峡两岸架起经济交流的“电波之桥” 

       许慎,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参与创办了上海有史以来第一套对台广播的大型经济类节目《经济之窗》。点掌财经本次特别邀请到许慎,为我们讲述电台节目如何为两岸同胞经济交流架起一座电波之桥。

       浦江之声架起“空中鹊桥”

       许慎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两岸形势有了飞速的发展,台湾也逐步开放党禁,同意部分老兵返乡探亲。1987的11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开始筹备对台部,并根据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取了“浦江之声”这个有特色的电台名字。许慎也在这个时候参与对台广播筹备。

       作为第六家对台广播,浦江广播电台在1988年1月1日开始正式播出。许慎表示,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尤其是“故乡的云”、“江南好”、“外滩漫话”等细分档,为成千上万分居两地的家庭架起了空中鹊桥。节目在走进中国台湾人民心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祖国大陆有更多认同感。

       一场招商引资广播讲话,促成百万美元贸易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日益增长,而现有的广播节目中没有专门的对台经济新闻节目,许慎提议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建起广播之桥。通过团队调研、召开工商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需求,不到三个月时间,《经济之窗》开播。

许慎:为海峡两岸架起经济交流的“电波之桥” 

《经济之窗》组稿会

       针对台湾工商界人士迫切希望到大陆投资的需求,节目开设了"招商引资广播讲话",每期组织一位大陆企业家通过广播讲话向海峡彼岸提供征求合作伙伴的信息。节目中,大陆的商界人士不讲空话,直接说明自己的公司资产、产品情况,希望哪些合作,甚至有些还会讲到利润分成,这些消息让台湾的工商会也感到惊讶,他们没有想到大陆的兄弟会如此坦诚。许慎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交心”。

       许慎回忆说,上海远东仪表厂厂长刘忠民先生致信感谢浦江之声广播电台。感谢信中说,《经济之窗》节目播出了该厂愿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进行合作的信息,仅一个多月就有三位台商、港商与他们联系。远东仪表厂二位负责人,亲赴深圳与他们进行了技术洽谈,初步意向定货仪表二万台,100万美元的贸易。

       《经济之窗》 让“股疯”不再肆虐

       许慎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大陆股市发展初期阶段,台湾投资者进入大陆资本市场主要有三种渠道:即"借人头"炒股、开公司炒股以及购买内地基金炒股。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在影响内地股市正常运行的同时,自身也存在巨大风险,电影《股疯》就表明了当时的股市现状。

许慎:为海峡两岸架起经济交流的“电波之桥” 

许慎采访央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周芝石

       《经济之窗》针对当时的股市情况,马上组织开讲座,邀请时任央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的周芝石作访谈嘉宾,从金融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来讲解金融证券的投资行为必须要遵纪守法,一切违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并且向市有关部门、领导反映和建议有关股市的改革,让台湾同胞在证券投资上有更多的合法渠道;同时请专业的证券人士讲股票知识,希望加快证券发展的步伐,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需求。

       许慎表明《经济之窗》一直在为两岸同胞作桥梁,这就是他的“中国心”。在采访的最后,许慎用一首诗表达了心情。

       韶华已逝人亦老,

       如烟往事知多少?

       今日回忆"浦江事",

       以"史"为鉴显风骚。

 

       附:嘉宾简介

       许慎,上海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1984年考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奉调参加浦江之声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期间,多次成功策划采访江泽民、朱镕基等领导同志。

       1989年5月,创办上海有史以来第一套对台广播的大型经济类节目《经济之窗》。策划的专题《海峽两岸经营之道系列谈》《招商引资广播讲话》《大陆股市ABC》等,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全国对台广播奖"等奖项。主编的《经营者之歌》等书藉受到海峡两岸工商界人士欢迎。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