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韩式俊
22-03-28 13:44
市场底部反复震荡,给人一种跌跌不休的感觉。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目前市场调整的幅度已经够大了,各种利空消化也已经非常充分了,市场正在筑底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市场情绪不断强化的过程,即使已经是底部区域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对于行情的悲观判断却在逐步强化,这是一种明显的滞后效应。2008年以来A股共出现5次阶段性底部,分别发生在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6年1月、2019年1月和2020年3月。市场底出现前往往伴随着高层喊话稳定预期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救市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些举措多被确认为政策底。政策底信号确认后,无论是对前期监管政策过严的纠偏,还是货币、财政领域刺激政策的再加码,均有迹可循。

上证指数周K线图
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政策底到市场底的A股
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周期见底特征较为清晰,市场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1-3个月左右出现,政策发力的初现成效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开始由悲观向乐观转变。经济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3-6个月左右出现,标志着前期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得到根本性缓释,之后A股也开始从底部企稳回升。目前来看,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A股并非全无机会。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是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比如2020年2-3月的TMT板块和2018年Q4的小盘股。
底部震荡阶段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本轮政策底到市场底之间关注三条投资机会,一是滞后于经济周期变化并能反映通胀的后周期品种,包括煤炭、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等。二是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房地产以及受益于地产链条企稳的银行等大金融板块。三是前期调整较充分、当前性价比已经开始显现的低估值成长板块,包括TMT、医药生物等。
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阿牛智投投资顾问:韩式俊,证书编号:A0460621010001】

扫一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