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数问题不大,还需应对个股技术突变? 0410
---下周指数依然在缺口与黄金位之间震荡?
---谁还能称为主线板块?
外盘的话题有点鸡肋,人家的市场,总是在往好的方面去理解,比如开战双方有一方稍微松口说和谈,欧股立马就反弹上去了。
而我们的市场了,总是在往坏的方面去预期,年初开始没断过,比如:
年报差预期--美国*出宽松--大盘技术破位--俄乌开战--金融脱钩--石油涨价--粮食涨价--化肥涨价--疫情防控--**链问题,估计后面还会想“主板注册制”利空什么,已经看到有自媒体在这么说了。这种情绪反馈方式导致的盘口弱势,确实需要很长时间的来修复。
那么,所谓能有利好的板块,就变成了局部板块,因地缘局势的涨价品种、抗疫医药链。最近2周或一周,又变成因疫情防控**链吃紧,可能导致GDP下滑,需要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泛基建,成为主线。
看看周五的盘口几个数据,指数与个股群体还是处于分裂状态:
大盘重点指数红盘的有: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上证指数、中证500;
绿盘倒序的有:平均股价-1.00%、科创50-85%、中证1000-0.73%等;
涨跌家数比 1554:3027上午1120:3450;
涨跌停家数比: 78:20 上午51:7
看大盘指数,似乎问题不大,上周是反弹遇阻0.382分位3285点,随后回踩再次考验缺口支撑,3205点也没跌破下去,很规范的区间技术震荡。
但是,板块个股就不一样了,权重偏大的中证100、沪深300成分股开始转好一些了。
而中证1000指数,开始跟随科创指数走坏了。明显地,MACD是第一个死叉信号。见上图
涨跌家数比1554:3027,以及平均股价指数下跌1%,跌停上午才7家,下午20家以上,即使下午指数稳企反弹了,情绪差的股票群体依然是隐隐约约扩大的。甚至批量大跌。
对比来看,指数是被泛基建、化肥板块顶起来的。同时,泛基建里面,从周四开始,又多了一个带金融属性的REITs概念,似乎比上周的AMC强(上周的AMC基本是夭折的)。甚至下周还能脉动。
事件驱动是4月7日,华夏中国交建REIT正式面向公众发*,一天大卖650亿,创下特许经营权公募REITs产品的配*比例最低。
上周说过,这东西也是信托产品。本质上,REITs是一种信托基金,全称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将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手段,基金的资金主要投资于不动产,包括高速公路、房产、物业等。简单来说,相当于一群购买信托的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经理,用来投资房地产或者基建项目,这些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回报,比如租金,*除管理费后再分钱给大家。
需要风险提示的是,目前公募REITs产品溢价很高,第一批机构筹码6月份解禁。所以,在炒作泛基建的REITs概念时,也不能一根筋。别到时候别人走了,你却主观看好全年行情,长线持有。
上面说的是指数和板块问题不大方面,但是,最近个股技术突变问题,仍然需要谨慎的,
比如周四,市场还在说,弱势炒次新、疫情宅家玩游戏元宇宙,突然,周五风口突变,2只周四人气近端次新股纽泰格、泰恩康,大跌20%、18.6%。元宇宙概念股全线破位暴跌,恒信东方跌17.65%、宣亚国际跌14.1%,还有丝路视觉、中青宝、中文在线、美盛文化,等等,无一幸免。
除此之外,另一条原本的抗疫主线,周五的绝大多数个股,也出现了全面的大跌。九王也在跌停之列。抗疫中药似乎也就只剩下以岭这个独苗中军了。
这样的板块个股技术图形突变,对一般的投资者是很难操作的,除了第一时间止损*出,只能用仓位平衡、资金管理来纠偏。也就是,某个个股的仓位不能太大,热点一旦转换过气,不能一直重仓持有。即使你看好,也仅保持较低的跟踪比例,不至于造成总资金面的伤筋动骨。在这个保住本金的基础上,或者股价平移,或者市值平移,再开新仓,需要有纪律。
比如,下周热点,有人猜是泛基建、REITs、工程机械等,还有民生保障**链配送等,但是,如果你没把前面或周五的元宇宙、医药开始走坏的个股处理掉或处理好,再去用资金开新仓,那这样也可能走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