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上交所退市知识竞答 看看你能答对几个?(文末附答案)

股市学霸是你吗?

是时候展示你真正的学识了!

知道越多,风险越小。点掌投教基地本期为大家推出《上交所知识问答20题》。看看你能答对几个?

1、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特定主体,自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事先告知书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并摘牌前,是否可以减持公司股份?

 A.   可以

 B.   不可以

2、 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多少元,会被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A.    1元

B.    3元

C.    5元

D.    10元

3、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多少元,会被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A   1亿元

B   3亿元

C   5亿元

D   10亿元

4、以下哪种属于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A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

B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C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   以上全是

5、上市公司预计将出现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相应的会计年度结束后多长时间内,发布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并在披露年度报告前至少再发布两次风险提示公告。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6、关于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前述“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

B   前述“营业收入”应当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C   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需要就公司营业收入扣除事项是否符合规定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D   公司未按规定扣除相关收入的,交易所可以要求公司扣除,并按照扣除后营业收入金额决定是否对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以下哪个不属于规范类强制退市情形?

A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

B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一季度报告

C  因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改正

D  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被本所要求限期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

8、以下哪个不属于规范类强制退市情形中的“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A.   本所失去公司有效信息来源;

B.   公司拒不披露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C.   公司严重扰乱信息披露秩序,并造成恶劣影响

D.   董事会、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有效决议

9、以下哪个不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A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被中国证监会依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作出有罪生效判决

B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构成重组上市,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被中国证监会依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作出有罪生效判决

C   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导致连续会计年度财务类指标已实际触及本章第三节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

D  因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改正

10、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下面哪些行为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A  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50%

B  公司披露的净利润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净利润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净利润合计金额的50%

C  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

D  公司披露的资产负债表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

E 以上全部

11、下列哪些退市公司股票没有退市整理期?

A  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和主动退市公司股票

B  财务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

C 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

D  规范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

12、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多少个交易日?

A 10个交易日

B  15个交易日

C  20个交易日

D  30个交易日

13、关于退市整理期,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在退市整理期内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间不计入退市整理期,但停牌天数累计不得超过5个交易日

B 公司应当在退市整理期最后5个交易日内每日发布一次股票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C 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在退市整理期间可以筹划或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D 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14、以下哪个情形不属于主动退市?

A 因公司股本总额或股权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连续20个交易日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B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主动撤回其股票在本所的交易,并决定不再在本所交易

C 收购人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D 公司因新设合并或者吸收合并,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

15、 以下哪些属于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A  公司被控股股东(无控股股东的,则为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或金额超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

B  公司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担保对象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除外),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或金额超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

C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D  以上都是

16、甲上市公司的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下列哪个处理是正确的?

A 甲公司股票触及了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B 甲公司股票触及了终止上市情形

C 甲公司股票触及了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D 甲公司股票未触及任何情形

17、乙公司股票在2019年年报发布后被暂停上市,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为负,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乙公司股票应当被恢复上市

B  乙公司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

C  乙公司股票触及了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D  乙公司股票触及了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18、丙公司主营业务为设备制造,2020年年报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值,营业收入为1.2亿元,其中设备制造营业收入仅为0.5亿元,其余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请问丙公司股票应当如何处理?

A  丙公司股票触及了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B  丙公司股票触及了暂停上市情形

C  丙公司股票触及了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D  丙公司股票未触及任何情形

19、丁公司产生了控制权争夺,股东大会选举除了“双头董事会”, 导致董事会、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有效决议,请问丁公司股票应当如何处理?

A  丁公司股票触及了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B  丁公司股票触及了终止上市情形

C  丁公司股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D  丁公司股票未触及任何情形

20、2020年11月2日,中央深改委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围绕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  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B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

C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退市监管,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

D  以上全对

答案来了:

1、B;2、A;3、B;4、D;5、A;6、C;7、B;7、D;9、D;10、E;11、A;12、B;13、C;14、A;15、D;16、C;17、B;18、A;19、C;20、D。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