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骗子有了新技术 AI行骗防不胜防

  最近ChatGPT引爆AI风潮,刷新了人们对AI的认知。然而,AI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也不一定为实。从声音、图像到视频,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入套”。

  小刘的初中同学“小韩”通过QQ联系小刘,准备借6000元钱。小刘向来谨慎,担心“小韩”不是本人,没想到“小韩”发来一条语音声音很像本人。后来“小韩”又给小刘打了一通视频电话,看到对方的脸后,小刘便相信了对方,于是便给“小韩”提供的银行卡转了6000元。

  小刘转完钱后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小韩”表情僵硬,于是拨打小韩的电话,没想到小韩的QQ账号被盗了。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立即报警。

  警方初步判断,通话的视频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通过AI技术“变声”、“换脸”诈骗手段合成而来。

  AI诈骗常见手法有三个:

  1、AI合成声音诈骗

  骗子会通过拨打骚扰电话等方式,录音提取诈骗对象及其重要关系人的声音特征,利用AI技术进行语音合成,使诈骗对象放松警惕,进而用伪造的声音实施诈骗。

  2、AI换脸诈骗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骗子会利用AI技术,将他人的脸换成指定人的脸,冒充诈骗对象的亲人、朋友等重要关系人,通过合成视频或照片来“以假乱真”,扰乱诈骗对象的视线进而实施诈骗。

  3、AI筛选受骗人群

  骗子不是漫无目的地广撒网,而是别有用心地锁定诈骗对象。他们会分析诈骗对象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个人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利用AI技术对人群进行筛选,从而选出目标对象,制定诈骗计策。

  点掌投教基地提醒:

  1、多重验证 确认身份

  在涉及钱款时,大家要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要格外留意、不要着急汇款,避免上当受骗,建议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2、保护信息 拒绝诱惑

  为避免骗子窃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大家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接听任何陌生人邀请的视频验证或语音聊天,谨防骗子利用AI技术搜集人脸、声音等素材,掌握大量个人信息并对人物性格、需求倾向等进行刻画,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3、相互提醒 共同预防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快,老人常常难以适应,中青年人要及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醒老年人对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向老年人及时解析新型诈骗手段,以防被骗。遇到亲友借钱,应多方核实,不要贸然转账。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