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是指主要采用量化投资策略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的基金,并且量化投资技术几乎覆盖了投资的全过程,包括量化择时、量化选股、股指期货套利统计套利、算法交易、风险控制等。
整体来说,量化基金还是跟随市场跑的,从过去的收益率来看,确实有部分策略跑赢市场的概率较大,但需要投资者自身比对历史数据。而对冲基金则不同,整体收益率可以与债市进行类比,一般来说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风险敞口较低的对冲基金。
投资者是否要选择购买量化基金或者对冲基金,也需要对后市的风格有判断。如果认为A股未来可能出现震荡甚至下跌,则选择对冲基金更为合适;对于一些对后市无法判断的投资者,也可以多配量化对冲基金。如果认为A股一定是牛市,而且是大牛市,则购买指数型基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可以称为是另一种类型的量化基金;如果出现慢牛,则投资者需要仔细对照量化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以及历史业绩等,因为量化基金除了投资范围不同之外,还涉及到是否是增强型基金。
然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量化对冲产品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呢?除了考量一般基金的三大指标,历史收益(区间收益)、夏普比率、最大回撤外,还可以通过考察量化投研团队和产品对冲策略来做出选择,这样,在选择量化对冲基金就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历史收益(区间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量化对冲产品最直观的就是看产品业绩。但并不意味着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业绩高,就意味着产品本身质地好。投资者在观察量化对冲产品业绩时,尽量看长期业绩,尤其是在一个区间内能够涵盖多种市场风格阶段,从而能综合反映其投研策略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
A股市场尚不成熟,市场风格变化较大,量化对冲产品运行的时间越长,越能表明其量化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体现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因而,只有半年业绩的新产品,参考性并不强,有2年以上运作业绩的产品更值得关注。
二、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用来衡量产品风险收益比的,即单位风险内能获得的收益有多大,其计算公式为收益率/风险。通常情况下,夏普比率越高越好。比如两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是20%,但一只上半年跌了20%,下半年涨了50%;而另一只产品从来没有亏损,每天小幅上涨。相比之下,后者的夏普比率就很高,而且投资者的体验感也更好。
由于国内对冲基金起步较晚,短期的夏普比率并不准确,投资者在参考这一指标时,应尽量选择运作期限较长的量化对冲产品。
三、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率也是反映量化对冲产品运作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该指标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通常情况下,最大回撤率越高说明产品的风险越大。
四、量化投研团队
量化基金的核心就是量化模型,模型思想是产品的灵魂,而最接近这一灵魂的人物就是这个模型的构建者。对于量化投资团队的考察可包括人员构成、投资能力和经验、成员稳定性、策略研发能力等。任何一只量化对冲产品背后都离不开投研团队的支持,例如,如果模型的核心开发人员变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化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而影响量化基金的业绩表现。
五、产品对冲策略
目前量化对冲产品实施的策略很多,可分为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管理期货策略等,有时投资者还会遇到宏观对冲、趋势等多样策略。不同的产品在具体运作中,可能只使用一种策略,也可能是多种策略的同时运作。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己选择的量化对冲产品采用的是什么策略,赚的是哪一部分的钱。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量化对冲产品管理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市场中性策略,其策略是否有风险敞口,投资者需要仔细了解和辨别,从而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的产品。
在搞清楚产品策略后,投资者也要对量化对冲产品的规模进行选择。这是因为当基金规模快速增加,超过策略可容资金上限时,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公司往往都需要增加新的策略来吸纳多余的资金。当没有新策略加入时,就会增加原有策略的冲击成本,造成策略收益率降低。
一般而言,市场中性策略即传统的阿尔法策略可以承载的产品规模最大,获取统计套利策略的可容资金量要少于传统的多因子策略,而像股指期货日内趋势策略的可容资金量就更少。
来源:明星私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