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季度不到两亿营收,却坐拥2400多亿市值;连续7年亏损,却被735家基金集体热捧。这就是大A的传说、机构的信仰——寒武纪。
最近,这个“绩差生”居然被抬进了A股的明星指数上证50,让股民难以置信,这真不是手滑调错了?老毛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种调整合理吗?调整后寒武纪的股价还能续创新高吗?
在大家的心目中,上证50都是业绩持续向好的大盘蓝筹,所以对寒武纪的加入颇不理解。其实,上证50指数的编制规则主要考虑的是市值和流动性,而不是业绩。只不过,以往规模大、流动性强的股票都是业绩推动的;而寒武纪是个另类,靠市梦率撑大的。论规模,寒武纪的总市值在A股中排名第45;论流动性,这一年多基金买买买的助攻,确实符合指数的调入规则。
那基金为啥集体追捧这样一个绩差股呢?
这两年,老美把我们的脖子卡得越来越紧。12月2号,美国又发布了最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还悍然干涉中国与第三方国家的正常贸易。在这种背景下,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就成了资本热炒的新方向。寒武纪被市场寄予厚望,因为它和华大哥是国内唯二的两家生产AI训练芯片的公司,期待它能对标英伟达,扛起国产AI芯片的大旗。
我们当然希望它能成,但从目前的业绩来看,寒武纪不但净利润持续亏损,营收增长也出现了停滞。
网友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他说,每次都是这样,涨到历史高点就调入上证50,然后就开始不断阴跌。你别不信,还真有,2016年在巅峰期调入指数的信威集团,对,就是那个要在尼加拉瓜挖运河的公司,大股东套现后现在已经退市了,2023年金山办公在人工智能的行情中爆炒,进了上证50指数,之后一年最大跌了60%,这次退出上证50的上兆易创新,2021年进入上证50指数时股价173,现在股价83,股价大跌都超过腰斩。
这是老毛团队给上证50指数的综合评分图,从投资角度看,它的成长能力和估值空间都不错,但从交易角度评价,无论是短线、波段,还是长线,怎么操作都很难赚钱。上证50最近5年的累计收益是-10%,比大家经常吐槽的上证指数还要差。
寒武纪到底是A股的笑话,还是神话?上证50指数长期不涨,到底是上市公司的问题,还是指数自身编制的问题?你怎么看?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