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公司把广告当生产力。这类公司以销售为导向,不惜重金请明星做代言。产品质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主流媒体上,铺天盖地打广告,把普通产品宣传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这类公司也很好分辨,如销售费用占比营业收入很高,并且这个比例会持续提高。如一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超过营收的30%以上。这就是一个大坑,太可怕,一定要躲开。如莎普爱思。类似还有网游公司,也需要靠广告轰炸打榜,这是烧钱,不过其很快就会被另一款好玩的游戏所取代。
第二类公司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公司业绩靠卖家当、政府补贴和炒股理财等副业维持。实话实说,如果真能找到这样一个持续盈利的副业也可以,如这类公司投资贵州茅台,主营好不好,也就无所谓。但是话说回来了,大多数情况的副业收入都是不可持续的,可以说是一锤子买卖。卖家当总有一天会卖光,政府补贴只是暂时的,对投资理财,企业更是二把刀,其能力一定不如专业机构,股权投资也需要关系和眼力。在财报上,就要对一些科目格外小心,如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很大的公司,如吉林敖东。
第三类公司是其管理层搞多元化,长期以来效果很差,投资者对其管理层已经失去信心。这类公司盲目并购,总想把公司做大,高估自身实力和整体环境。这样的管理层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飙车,任何一个小的差错,都是致命的。如乐视网。
第四类公司就是高科技公司。这类公司所在行业发展太快,竞争格局不明朗,并且这些高科技公司都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在中国这种创新环境下,突围都困难,别说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了,所以领先的企业一不留神就会被超越。如科大讯飞。这类企业,投入大,回报不确定,一旦研发人员被挖墙脚,竞争优势就荡然无存。
第五类公司是在打价格战的公司。说明企业所在行业处于激烈竞争阶段,看谁钱烧得起钱,企业产品的毛利都很低,也就是赔本赚吆喝。如光伏行业公司就是这种态势,还有航空业的公司。航空也除了处于价格混战当中,还油价和经济形势对其也影响很大,且前期固定支出和维护费用都很高,出事还大笔的理赔。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还远远看热闹为好,直到分出胜负,再去恃强凌弱。
第六类是靠接单的工程类公司。这类公司的工程项目时有时无,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年景好,大赚一笔,年景不好,工人放假回家。如中国建筑。这类公司部分还受益于中国的的低人工成本,慢慢地这种优势就会消失,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