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一片好文章,如果感兴趣的股民朋友,可以读一下,会有很多启发,当然也有一些干货!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一举一行无不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而在聚光灯下,公司能实现的净利润金额无疑吸引所有目光,三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跟小学生一样痛苦。上市公司再融资、退市、股价波动等等,均跟企业净利润息息相关。因此,上市公司无时无刻都存在调节利润的动机。企业最主要的调节方向是调高净利润,也存在一些调低净利润的时候,这需要去分析企业管理层的动机了。
本文重点谈谈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
我们知道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有这个公式在,利润调节手段就是以上科目的简单加减法了。
强调一下,调节利润跟作假是两个概念。部非日常活动的会计处理依赖会计师主观判断,因此以下举例的公司有没有造假与本文无关
一、变更会计估计或者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在“可利用的信息”发生变更时,会计估计应该发生变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一般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会计政策就会发生变更。
由以上内容可知,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与否,基本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因此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常见工具。
举个栗子,老王肉夹馍10万块新进一个烤馍机,想着可以用两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是5万元,后来因为利润表不好看,于是调整成用四年,每年的折旧就是2.5万元,于是前两年每年多了2.5万元利润。这个调整折旧年限就是一种会计估计的变更。
重要而且常见的会计估计如下:
应收款坏账准备。比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一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由5%调整至3%,这意味着10亿的应收账款可以调增10亿*(5%-3%)=2000万的利润总额啊。
举个最新的栗子。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月16日晚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实反映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升级后客户群在质量和信用特征方面的变化,结合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拟对以账龄为组合的应收款项重新评估其信用风险,重新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公司同时公告,基于201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余额及账龄结构进行测算,将影响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14,864.68万元。
公司仅仅修改了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均减半,比如1-2年的比例由10%的比例调整为5%,这样简单一改,可以为2016年增加1.49亿利润,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金额很高。
当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影响最大的为变更当年,以后年度几乎没什么影响,属于一次性手段。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变更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可以影响变更以后每年的利润,其影响结果是:前几年增加利润,会相应减少后几年的利润,是寅吃卯粮的手段。举个栗子,鹏博士2017年10月16日公告,为了更加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及经营成果,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实际使用寿命更加接近,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年限更加合理,通过对比同行业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现对公司线路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由原来的8年折旧年限调整为8-15年,可以减少2017年折旧金额3.54亿,增加2017年净利润3亿元。真是一个会计估计调整,凭空增加3亿净利润,羡慕多少上市公司。
寅吃卯粮的结果就是,从某一年起,企业要承担这块晚计提折旧的部分。降低以后年度的净利润。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模式的改变会影响会计处理方式,从而影响净利润。
比如中安消,公司2016年5月发布公告称: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增强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公司决定对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即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影响效果呢,公司披露: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将增加公司2015年合并净利润约6,766.64万元,增加公司2015年末合并所有者权益约6,766.64万元,增加公司2016年度1-4月份合并净利润约12,315.23万元。看到没,政策轻轻一变,平白两年多了将近2亿的净利润,当然对于2016年全年来说,更是多了2.6亿的净利润。公司这么做只是为了完成借壳上市的业绩承诺,虽然最后还是没能完成业绩承诺(滑稽脸)。
其他变更还包括:4、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5、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6、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7、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当然这些调整很容易甄别,因为上市公司一般都需要公告,大家长个心眼就好。而且这种调整不是万能的,往往只能解一时之需,自己的做的孽自己迟早还是要还。
二、资产减值损失
俗话说,资产减值是个宝,怎么需要怎么搞。根据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可以知道,资产减值这个科目与利润比较近的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指什么呢?在任一会计期末,企业都要复核账上资产的账面价值,看看有没有迹象显示实际价值过低,甚至低于账面价值,如果低于账面价值,那么就需要计提减值,影响净利润。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可以计提减值的资产科目特别多,所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就会是一个“东北大乱炖”,虽然喜欢乱炖,但是这种不在喜欢的范围之内。
像上面提高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也属于资产减值损失,除此之外,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商誉等均可以计提坏账准备。现在证监会对企业监管特别严格,企业需要对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做专项说明,因此,很容易查询到相关信息,而且可以肯定大部分资产减值的计提都是相对合理、公允的。在判断是否是调节手段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动机。
近几年市场上常见的调整情况就是一年足额计提,然后希望来年不至于接连亏损。比如ST柳化,柳化股份主要业务为合成氨为原料的系列氨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5年由于其产品毛利率太低,亏损4.85亿。2016年前三个季度公司业务没有好转,亏损4.32亿,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被ST几乎不可避免,所以可以预计公司2016年会大额计提减值,把能计提的都计提,来年业绩压力会小一点。果然公司2017年4月21日公布减值准备公告。
柳化股份公告2016 年度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23,518.69 万元人民币,其中主要是固定资产和存货跌价准备。
具体来看,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公司公告为了提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减值测试的准确性,公司委托广西众益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公司相关固定资产进行了评估,众益公司分别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公司部分固定资产存在减值,公司根据测试评估结果,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19,487.72 万元,其中公司计提 15,432.85 万元,湖南中成计提 4,054.87 万元。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公告存货主要系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期末公司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经过清查和减值测试,库存商品存在跌价情形,公司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 3,702.18 万元。
从两次计提来看,都属于可控的内容,但是公司还是大额计提,大幅做低公司的利润,同时公司发布年报时,再次补计提减值准备。2017年4月27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6 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同意公司增加计提2016年度资产减值准备893.52万元,补计提的为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补计提后,公司2016年合计亏损8.16亿,可谓是一次亏到底,亏到公司净资产为负。当然,2017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盈利,但是半年度依然亏损8000万,考虑到今年公司想不被暂停上市,那么盈利是必须的了,大概率要靠政府补贴了。
大家需要规避那些去年亏损、今年三季度还在大额亏损的企业了。如果这些企业靠自身及补贴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就有了做低今年亏损的动机了。无疑是一个地雷,不要等到公司公布亏损再跑,那时候不是跑,是践踏。 当然资产减值损失调节空间非常大,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说。
(内容太多,我们后面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