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不断下行的过程中,微观领域的企业风险也大量暴露出来。
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在“重启”。据财新网报道,近日工、建、中、农、交和招行6家银行将参与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总额500亿元。
事实上,至2015年二季度,全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总额已超万亿元。但随着不良率的上升,“坏账”蛋糕也越来越大。当前,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份额和各类参与主体都在迅速成长,“坏账生意”的模式也在持续的酝酿探索中。
银行手中持有的不良资产,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即贷款人或企业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我国之所以出现“银行坏债多、财政补贴少”这种特殊现象,主要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把对国企的大量财政补贴转移成了银行贷款,即用银行坏债补了“财政窟窿”。而国有企业负债严重,主要是体制不能适应市场所致。除了国企坏账之外,银行不良资产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债务。
针对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银行体系主要有三种途径。专人催收,即银行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催收;减计,是对已无收回可能的不良资产,只能用各种办法冲销;出售股权,对于实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的国企,可出售部分股权偿还贷款。
但对于坏账的处置手段,银行远没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级”。以华融、长城、信达和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坏账处置公司,主要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并管理、处置收购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如把厂房改造成住宅出售,获取资产长期升值的盈利。
此外,当前市场上还兴起了一些“另类”的坏账处置模式。例如,有一种运作模式类似地产并购基金。资管公司不需要自行处置不良资产,而是找到某类资产的需求方,如厂房、办公室等,之后资管公司在银行不良资产包里找到相应资产,以低价买进后再出售给这些“金主”。
有的企业有并购需求,想借助当前经济不景气,以低价购得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就会找到相应匹配的企业资产,但还属于正常类或关注类的贷款处理成不良,然后以低价买断这个资产,从中赚取差价。
与上一轮国企不良资产剥离不同的是,此轮不良资产市场的爆发,源于实体经济的整体下行。所以,对资产处置能力的考验,更侧重如何快速变现和价值增值。
但对整体的经济金融风险而言,要消除银行坏债,首要的是控制增量而非清理存量。此外,在经济学概念里的“坏账”,并不意味着失去任何价值的资产,而是指在风险度更高和变现能力更弱的一类资产。但在市场上,这类资产也有着庞大的需求。
虽然现在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投资意愿的机构投资者众多,但不良资产的“消化”仍有诸多摸索的市场环境和交易流程。例如,关于资产包的估值和折让,就要投资者和银行商定,而不能随行就市。此外,监管者也明确要求,目前阶段不良资产不能出售给个人投资者。
银行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试点已经获得政策放行,但对其中的风险仍不可低估。以地产行业为例,受制于高企的地方楼市库存,负债严重的国企开发商若纷纷转债为股,对银行的资金流动也构成不小的压力。而且,让银行成为房企股东甚至大股东,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届时,银行被迫沦为楼市最大的“开发商”,对压低负债和追求利润都会助推房价走向不合理或更危险的境地,或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加入周知客社群,参与火热讨论分享:
请微信搜索并添加“zhouzhi06”(周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