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业产能过剩极其严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订单不足,融资需求反而没那么强烈。也正由此,短期货币政策影响有限,而更需要结构性财政政策支持。
长江商学院日前发布了2015年产业经济报告,根据报告中约200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来看,产业经济主要面临着以下困难及挑战:
1、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
2、货币、财政政策刺激的乘数效应不大,显得“治标不治里”;
3、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报告发布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甘洁表示,总来而言,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在2015年较2014年更为严重,尤其去年二季度以来,过半的企业(53%-56%)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在76和77之间(注:50为临界值),持续为历史最高。
此外,国内市场的情况差于国际市场。由于产能过剩,投资疲软,企业并没有多少融资需求。因而,融资仍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约三分之一的行业、地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地区总数分别为35和31),较上季度明显下降。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四季度为11个(三季度21个);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四季度为11个(三季度24个)。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在减少,而总体产能过剩的扩散指数居高不下,一方面说明许多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已经不得不关停,另一方面也反映需求进一步下滑,拖累更多企业。
产业经济长期以来的第二大挑战为成本上升。而这一矛盾在2015年并不突出,尤其是后三个季度。四季度单位成本基本持平,扩散指数为54。劳动力成本指数为53(上季度为56),原材料成本稍有下降,扩散指数为45。成本上升主要集中在有投资、用工人数上升的企业。也就是说,成本问题的缓解是由于经济太景气所致。
甘洁说,与外界的感受不同,我们的调查显示融资不是现阶段产业经济的瓶颈。四季度仅有2%的企业认为融资是制约因素。与此相应,调查中34%的企业认为资金充足,60.4%回答“一般”,仅有5.4%资金不足。与疲软的投资相应,绝大多数资金不足的企业(91%)是生产性、而非扩张性资金不足,7%是因亏损而造成资金不足。总体而言,融资不是现阶段瓶颈是源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机会严重不足,企业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因此并不需要融资。
基于此,长江商学院提出的政策建议有:
1、产业经济呼唤长期的产业政策。
产业走出低谷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过剩的产能要被充分淘汰,即相当部分企业面临关停、倒闭的痛苦,之后存活的企业才可能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研发、产业升级。因此产业政策应围绕帮助部分企业实现妥善关停、剩余企业升级、以及增加收入(扩大内需)三方面进行。
2、财政政策应以增加内需为主。
短期而言,财政政策不建议简单地一刀切地减税,因为这并不解决需求不足这一关键问题。更为有效的策略是,通过财政支出提供社会保障,降低家庭为养老、医疗的储蓄,从而增加内需。
3、宽松的货币政策只应该是一个短期政策。
放宽货币政策本身并不能振兴产业经济。从目前产业经济的现状看来,从2014年开始的宽松货币、信贷政策,并没有扭转产业经济下滑的趋势。因此,放宽货币政策最多只是防止硬着陆的短期之计。若持续时间过长,有可能人为维持过剩产能,不利于产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目前预期走弱的情况下,乘数效应不足,更难有好的效果。
周勇,财富管理专家,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先后担任央视《对话》栏目点评嘉宾、央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第一财经电视财经评论员。历任阳光卫视副台长、财新视频副总编辑、央视《经济半小时》出镜记者。2003年获得由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担任主任评委的财经奖学金。1997年取得律师资格。2014年创办财经新媒体“周知客”,旗下视频《周知》在优酷总点击率超过1800万,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