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房企年内境外融资破3000亿元 高杠杆房企财务风险加剧


这个夏天,房地产圈里,最繁忙的或许是企业的融资部门了。一季度融资渠道稍微放缓后,7月份又迎来了收缩,将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限制到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的范围,这意味着房企之后将无法通过发行外债来补充营运资金或偿还境内债务。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房企月内融资计划额度(包括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已接近1800亿元,有望继续维持今年4月份以来,每月2000亿元以上的高位。

“二季度大量房企大额度融资减少,对融资渠道较少的房企来说,压力很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境外融资对于房企来说并不是主要资金来源,但却是在港上市房企的重要融资渠道,且面对即将到期的境外债务,这些房企不得不“借新还旧”。

境外融资已超3000亿元

申万宏源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累计在境外新发和增发美元高息票据约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8%,超过2017年全年发行额,相当于2018年全年发行额的八成,而同期到期的美元债额度约165亿美元。而就在7月初闻讯房地产信托融资将收紧后的一周里,又有约15家房地产企业火速在离岸市场发行了总计约50亿美元的外债以备粮草。

由此,截至7月7日,中国房企累计境外融资已超过435亿美元,约为2990亿元人民币。加上近两周碧桂园、中国金茂等房企发布的美元债融资计划,这意味着今年年内,中国房企境外融资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过去两年,房企扩张较快,借了不少规模较大的债,由于受借款和还款周期的影响,很多房企今年的资金兑付压力都比较大。”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资金链压力,过去杠杆率比较高的房企可能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半年房企之间的并购案将会随之增加。

不过,中信建投首席房地产分析师陈慎则认为,“此次融资政策更多体现为结构化调控和窗口指导,而不是‘一刀切’收紧。融资监管的意图在于通过控制融资来平抑部分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从而平稳房地产市场销售终端预期,降低房企未来潜在经营风险。”

高杠杆房企财务风险加剧

“我们跟踪的30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房地产企业,平均净负债比率在2018年中期达到新高约100%后,2018年末回落至85%(2017年末90%),预计今年中期可能重新反弹到90%以上,因多数企业上半年又加大了买地力度。”申万宏源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而整体的外债比例,预计从去年末的33%上升到今年中期的36%,拥有外债绝对额最高的三家公司为中国恒大、碧桂园控股、中国海外发展,外债占比最大的三家公司为世茂房地产、旭辉控股和禹洲地产。

“境外融资方面,房企集中寻求海外融资,也将导致境外融资成本的上行,房企将同时面临高额融资成本及汇率波动的双重风险,未来利润增长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元国际认为,未来房企境内融资将承受更大压力,银行同业授信方面也会更为谨慎,资金成本或有所上行,从而进一步提高房企的境内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从融资成本方面看,大部分房企的资金成本维持在4%-8%之间,平均约为6%。但7月份以来,美元债成本快速上升。”张大伟向记者表示,7月份,房企发布的美元债平均利率已达8%,其中多笔资金成本都超过10%,最高者甚至达到了15%。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中型房企为了寻求规模发展仍在加大拿地力度,因此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需求加剧。不过,近期房企内部更关注资金链安全。一般会在销售回款可控范围内,进行拿地投资,以寻求安全。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大型房企由于信用等级较高、融资成本更低,日益主导土地和并购市场,而高杠杆的中型房企由于信用评级较低,融资相对较难,融资成本也高,因此陷入资金紧张的局面,小型房企则处境艰难,甚至卖项目求生。

值得一提的是,申万宏源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高杠杆房企面临的财务风险再度上升。

2019-07-26 来源:证券日报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