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资管市场的变革和重塑之年。中国资管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诸如影子银行、刚性兑付、资金池等行业问题和风险也逐渐暴露。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8年中国资管市场迎来巨变,《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相继出台,为资管市场建立了全新的秩序和规则,护航中国资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资管新规”影响下,各个细分资管市场在调整中砥砺前行。以下重点介绍“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 规模和结构双双调整 理财子公司蓄势待发
1.市场总规模略有下降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银行理财规模约为28.97万亿,较年初的29.54万亿略有下降。另据融360监测数据,2018年12月,各银行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1110只,相对于1月份降低24.14%。
2.产品收益率方面连续十一个月下跌,推动“二手理财市场”升温
全年平均最高收益率出现在2月份,为4.91%。2月份以来收益率持续下跌至12月份的4.40%,11个月下跌51个BP。
同时理财收益率在短期内迅速下降,推动了“二手理财市场”升温,包括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十余家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理财转让业务。
3.保本理财逐渐退出市场,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激增
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回归净值化管理的政策指引下,许多银行在2018年开始全面转型,按照监管要求缩减保本理财规模,并尝试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管理。
融360数据显示,2018年银行保本理财规模占比持续走低,由1月份的35.53%降低到12月份的26.17%,累计降低9.36个百分点;净值型产品的发现量则持续大幅增长,2018年12月各商业银行累计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508款,几乎是上半年发行量的总和。
4.银行理财子公司蓄势待发
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明确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公告或披露了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或资管子公司的规划。
前瞻展望 “资管新规”影响延续 “数字科技”促进理财
1.市场在过渡调整中不断规范
在“资管新规”的持续影响下,可以预期在2018年银行理财市场上的表现出的,保本理财持续退出市场、产品逐渐转型净值化管理、刚性兑付被持续打破、机构着力发展资产主动管理能力等市场特征将在2019年延续。这一系列调整可能在短期内带来资产管理市场的市场和规模波动,但长期看将引导市场在过渡调整中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2.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将迎发展元年
受2018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政策影响,在各大商业银行积极申请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与此同时,银保监会也在积极稳妥的推进理财子公司的审批工作,2018年年底至2019年2月,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先后分三批批准了五大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
按照《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需要经过筹建申请、筹建审批(4个月内)、筹建期(6个月)、开业申请、开业审批(2个月内)、领取营业执照、开业(6个月内)等几个关键步骤。目前,五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均已进入筹备期,2019年有望迎来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元年。
3.智能投顾让理财服务普惠大众
智能投顾(Robo Advisors)最早兴起于美国,美国金融业管理局(FINRA)将智能投顾定义为数字化投资的一种,即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财务状况、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智能投顾相较于传统投资顾问服务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低门槛,可以让低净值客户享受专业的理财顾问服务;
二是高效率,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各个流程的服务效率;
三是理性决策,帮助投资者克服“追涨杀跌”的不理性投资行为;
四是分散资产:帮助“小资产”实现“大配置”。
2015年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火爆,该概念被译为“智能投顾”引入中国。当前智能投顾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前景广阔。
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首次将智能投顾作为一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的业务”纳入监管框架,为智能投顾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4.资管科技推动行业形成“智能资管”生态
随着“资管新规”的不断落地实施,市场对资管机构的主动投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投资的智能化将成为未来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资管科技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科技技术全方位助力机构投资者提高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销售交易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解决行业痛点,实现降本增效。
资管科技作为金融科技应用买入深水区的重要标志,将进一步提升资管行业的智能化运营水平,推动行业形成“智能资管”生态。
文章来源:亿欧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