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先锋领航与蚂蚁金服成立基金投资顾问公司之后,望京博格写了一篇《蚂蚁都知道了:基金销售的核心是投资顾问》,该文阅读量达到了几万,说明大家对这个话题非常关注。
继几年之前招商银行摩羯之后,很多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企图在智能投顾上有所作为,但是大家都会暗暗纳闷为什么:“智能投顾:美国为橘、中国为枳?”
(一)美国智能投顾的意义是什么?
在美国市场基金销售的模式变迁:
1980年之前,主流模式赚取销售提成的卖方模式,其实就是中国目前的销售模式,金融机构只管卖基金赚提成,基本不会在意投资者盈亏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5%申购费+1.5%管理费合计约6.5%。
1980年之后,先锋集团率先推出基金销售的“免佣”模式,就算销售先锋的基金,先锋集团不给销售渠道任何费用,起初找个模式如同倒行逆施,但是投资者得到实惠,投资者开始追捧“免用”基金(没有申购赎回费),但是还需要找人咨询买什么基金好,这时候买方投顾就出现了,投资者向投顾咨询资产配置方案,并支付咨询费用。在这种模式中,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0.05%(指数基金)管理费+0.5%顾问费合计约0.55%。
2010年之后,在2006年美国劳工部将401K养老计划变为默认参与,投资基金的需求猛增,但是人工投顾的门槛高,通常需要客户至少投资50万美元以上。所以需要更普惠模式的解决普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出现两种模式,一站式资产配置工具:目标日期基金;另外一个就是智能投顾。在智能投顾模式下,投资者的的投资成本为0.05%(指数基金)管理费+100美元账户管理费合计约0.06%。
我们需要在梳理一下:
(1)卖方模式: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5%申购费+1.5%管理费合计约6.5%;
(2)买方投顾: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0.05%(指数基金)管理费+0.5%顾问费合计约0.55%
(3)智能投顾:投资者的的投资成本为0.05%(指数基金)管理费+100美元账户管理费合计约0.06%
巴菲特、芒格、博格等投资者大师反复强调股票的投资收益来源企业价值的增长,某种程度上这个增速就是GDP增速,如果增速是确定的,谁的投资成本低,谁获取的利润就更多,因为:
利润=收入-成本
说到这里面,我们就明白了美国智能投顾的意义就是替代人工投顾,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但是招商银行摩羯的基金申购费是一分钱不打折的。
(二)中国智能投顾面临的问题
在美国市场,智能投顾是帮助投资者节约投资咨询费的,但是中国市场根本没有这个费用,这一下就尴尬了……
在中国市场没有投资顾问费这个东西,第一批登陆中国市场的智能投顾讲资产配置似乎没有什么市场,被迫转型说:“智能投顾可以创造Alpha”,在美国智能投顾是降低投资者成本的,如果把省到就是赚到也算Alpha的话似乎这个逻辑还是讲的通的。
但问题,中国投资者不支付智能投顾咨询费用,智能投顾也是要吃饭的,所以被迫靠赚取"佣金提成"吃饭了,如果想赚更多的提成就必须卖费用更高的产品,问题产品费用高了长期业绩能好吗?
所以没有过几年,中国第一批智能投顾就销声匿迹了。银行的基金申购费为什么不能也打一折呢?银行要求中间业务收入,例如卖基金收入也算中间业务收入,要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如果银行基金申购费打折或者销售低管理费基金的,那么他们当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是一定无法完成的。
继几年之前招商银行摩羯之后,很多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企图在智能投顾上有所作为,如果中国智能投顾无法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那么这种智能投顾注定又是昙花一现!
文章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