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智能投顾”的概念逐渐走进投资者的视野。据小智所知,智能投顾又被称作“机器人理财”,是虚拟机器人基于投资者自身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
大家不要感觉智能投顾是个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其实简单来说,它就是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手段来代替人工的投顾。
今天,小智就简单和小伙伴们聊一聊关于“智能投顾”的那些事。
智能投顾的概念
据小智所知,智能投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自2008年在美国兴起后,就获得了巨大发展。至今,在模式、算法、法规、监管等方面已较为成熟。2017美国证监会(SEC)给出了一个关于智能投顾的概念:智能投顾是指通过基于网络算法的程序、利用创新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权委托的账户管理服务的注册投资顾问。
另一方面,在美国传统的投顾模式下,一些专业的投资顾问只服务于高净值人群,普通的投资者或许无法支付高成本的人工投顾。于是,投顾公司开始开发了一批“通用的模板”,试图用“智能技术”解决一部分人的理财需求,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所以,追根溯源,海外的智能投顾是基于人工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海外的投资者支付一定服务费用,投资顾问就会提供相关服务。不过,国内与海外的情况往往相反,国内基本上是免费提供咨询服务,而获得的是推荐产品的返佣。
国内智能投顾的发展模式
据小智所知,国内智能投顾的应用场景与国外也有着较大差别。随着国内理财人群的增长,尤其是大众理财群体的增长,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追逐公募基金、股票等产品,不过,基金或者股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较高,而自己又不是专业投资者,在此背景下,“智能投顾”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公募基金+智能投顾”背后的逻辑
据小智所知,智能投顾一般都会选择公募基金作为标的。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首先,公募基金的门槛低,适合大众理财需求;其次,这类产品的逻辑是大类资产配置,而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里,基本囊括所有的大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大宗商品、黄金、海外市场等,类容丰富。
一般来说,互联网系的智能投顾往往是利用大数据分析,配置不同的资产类型及比例,最终落在公募基金的配置上。利用互联网独有的技术手段,做的“一键购买”“自动调仓”等功能。最后,加以包装、宣传推广。这就是小伙伴们常看到的智能投顾。
具体如何利用大数据配置资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收集用户信息,将用户信息分类、打标签;将不同大类资产分类、打标签。用技术手段,将用户标签与产品标签相匹配,最终生成资产配置的比例。
有人说:“90%的收益是来自资产配置!”小智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理论上来看,智能投顾的效率非常高,关键在于配置的模型是否有效,是否适应市场,而这些都是需要持续不断优化、改进的。
最后,小伙伴们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用“智能投顾”做噱头的基金产品有很多,可谓鱼龙混杂,大家在决定买入之前一定要仔细辨别!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