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大势所趋 公募抢占ESG投资风口


日前,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绿色金融专委会联合成员单位华宝基金共同推出国内首只基于MSCI(明晟指数)ESG评级的指数型基金。ESG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再落一子。目前,将ESG纳入投研框架已是未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势所趋。而国内公募机构也在纷纷落地ESG投资相关的战略产品,特别是在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优化等大背景下,从ESG出发的投资布局,正在显示出独特的风景。

纳入投研框架

资料显示,ESG起源于社会责任(SRI)。相比较传统的投资策略,ESG更多考量基本面以外的其他因素,将Environmental(环境保护)、Social(社会责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项指标纳入投资决策中,期望能长期带来更高的回报率。

据华宝基金基金经理蔡目荣介绍,ESG投资起源于欧美。目前,将ESG纳入投研框架已是未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势所趋:截至2016年,全球大约65%的资产管理规模或者受到ESG监管和规范的影响,或者承诺在未来5年纳入ESG的框架之中。截至2018年4月,UN-PRI已经有1961家签约机构,其中,资产管理机构373家,管理的资产规模总计19.1万亿美元。此外,根据GSIA(2016)统计,全球责任投资规模达22.89万亿美元,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1.9%。其中,欧洲和美国市场规模较大,分别为12万亿美元和8.7万亿美元,占全球的90%。

目前,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多在ESG投资领域重点布局。如安盛投资此前表示,截至2017年底,安盛投资资管规模7460亿欧元。其中,完全整合ESG原则的有4190亿欧元。而且公司还在不断扩大ESG策略的覆盖范围,计划在未来一年多覆盖1000亿欧元规模的产品。方正证券研究指出,全球ESG投资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18年8月,已经有2031家机构成为UN-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签署成员,覆盖的资金规模达到81.7万亿美元,并持续增长。

ESG投资落地生根

ESG投资近年来迅速在国内资本市场落地生根。其中,外资机构成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回顾发现,A股在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的过程中,ESG投资就是重要的革新方向。MSCI早就明确,按照此前对客户的承诺,将对所有纳入MSCI指数的上市公司进行ESG研究和评级。瑞银财富管理指出,随着A股纳入MSCI指数、外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ESG投资在A股的影响力有望越来越大。如果说未来能够针对ESG(环境、社会、治理)相关主题有一个指数的子集,会吸引更多对ESG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把资金投到这些领域中来。

当然,ESG投资在国内的落地生发,有着充足的现实需求。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表示,相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国内无论在经济发展的阶段还是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方面的确部分影响了ESG在实际投资中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这方面在国内有了积极进步。从国内投资者对ESG投资的认知来看,一是ESG风险的行业排序,从高到低分别为采掘业、农林牧渔、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到食品饮料、医药、信息技术等;二是ESG实质影响因素的排序,从高到低分别是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公司治理问题、财务造假等到劳工问题、动物保护等。

浦银安盛基金经理杨岳斌表示,ESG的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外资大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背景下,这种趋势可能会加速。蔡目荣指出,目前,A股市场已经朝着ESG投资的方向努力,当前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及相关ESG信息的自主披露积极性有所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A股共有907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8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达到25%。从已发布ESG报告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金融板块披露率最高,钢铁、交运、地产次之。

从理念到产品的跨越

此次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通用指数基金(LOF)的亮相,是公募机构抢占ESG投资风口的一个动作,投资者既可以分享社会责任投资和A股“入摩”的双风口潜在利好又可以通过设置ESG筛选指标,高效、精准地筛除潜在“雷股”,更好地规避风险,实现价值投资。

当然,从投资理念到产品实操之间,仍需跨越障碍。杨岳斌直言,对于如何运用ESG理念来指导A股的主动管理投资,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没有比较一致性的结论。“我们想就如何运用ESG来指导A股投资的实践,尤其是如何把ESG的理念与价值投资框架进行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ESG投资需要基于坚实的评价体系构建,而在这方面,国内机构面临的基础条件并不乐观。MSCI亚太区业务部总裁林伟杰指出,ESG评级体系的构建,国外偏定量化,而中国偏定性,主观性因素较强。一方面在指标设定上,海外评价指标的构建往往基于大量基础数据资料,有较主流的指数评级机构及庞大研究团队及数据库的支持;而中国的ESG指标体系缺少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制度的支撑,也缺少有组织、有规模的机构来主导建立这样一套指标体系。此外,除商业机构网站外,中国评级体系也缺少有效的信息公开及传播渠道。

对于国内投资机构而言,ESG投资作为投资利器、避雷“神器”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ESG投资实现从投资理念到实际操作之间的跨越,仍需要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

2019-08-20 来源:中证报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