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科技落地的标志性一步,近几年来,智能投顾领域从兴起到发展,竞争强度越来越大,各家券商也在服务场景、模式和专业度上下足了功夫,投顾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不过,国内智能投顾整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公募基金、银行甚至是互联网巨头、外资资管大鳄的纷纷入局,如何求同存异,打造自身特色,对于券商来说,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智能投顾发展遇瓶颈
经历2015年到2018年的快速发展,智能投顾在我国的发展俨然进入一个瓶颈期,独立性不够、投资者教育欠缺以及投资标的局限等都为其进一步推行设下了重重关卡。
目前,智能投顾和人工投顾仍处于相互协同的关系,智能投顾脱离人工投顾“独立行走”似乎仍是遥远的“将来式”。
华南某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智能投顾的使用或者服务能力仍然受到实际投顾人员人数的限制。
平安证券经纪事业部投顾团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智能投顾使用的都是量化分析模型或机器学习技术,这些数学模型都基于正态分布理论,而真实的金融数据往往很难符合正态分布。围绕金融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突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智能投顾建议背后还是需要人工把关或修正。因此,智能投顾提供的投资建议还是需要人工服务,一方面,理解客户的情绪,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有温度”的解读;另一方面,作为客户服务的执行角色,替客户把控风险,发挥智能投顾的优势。
与此同时,目前运用金融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化服务,大多局限于对某一业务的“单点解决”,或以“低佣金”吸引用户,但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更加关注短期收益,智能投顾所秉持的资产配置、长期价值投资、被动投资等投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中国中产阶层80%的财富配置集中于房地产和储蓄,过往收益几乎只涨不跌,并且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仍然偏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资产配置的动力。”招商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智能投顾平台主要有两种业务方向,一种是资产配置模式,另一种是股票分析服务模式,而这两种模式均有不足之处。以资产配置模式为例,如果把美国纯浮动收益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组合搬到国内,一旦亏损,普通人很难接受。而股票分析服务模式,一方面,会出现合规方面的风险,比如荐股等,另一方面,许多股票分析的服务都采用非常固定的模型及结论分析模板,用户体验不佳,难以起到投资辅助效果。
在智能投顾业务上,相比中小券商,大券商具有天然的资源禀赋,一些布局较早、研发深厚的机构开始展现出了实力。
华南某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券商更看重收益指标,没有特别明显的量化指标显示智能投顾降低了人工投顾的成本或其他方面的成本,所以有些券商对智能投顾的重视度也不够。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相比技术和能力,投资标的局限才是制约智能投顾发展的核心因素。智能投顾所谓的“千人千面”需要根据投资者的偏好和需求去定制产品,但国内市场投资工具主要是标准化标的,非标投资和另类投资缺失。例如,国外有做空波动率的产品,国内主要通过做多股票盈利等。
打造差异化优势
智能投顾的风潮日益兴起,不仅券商加紧布局,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公募,甚至是互联网巨头、外资资管大鳄也纷纷加入战局。
今年6月,美国最大共同基金公司先锋领航在上海设立的外商独资公司也携手蚂蚁金服,设立合资投资咨询公司,与此同时,公募投资顾问业务也开闸在即。而在更早之前,银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之下,科技感满满的智能投顾产品获得了银行全方位的资源倾斜。面对竞争者,券商智能投顾业务如何破局成为关键。
平安证券经纪事业部投顾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加强业务中台的建设,为业务前线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同时也在加强队伍培养,只要前线“战斗能力”强,上了“战场”也不怕。
打造特色优势更为重要。目前,智能投顾基本是基于标准的模型算法,未来的服务差异化可能更多在客户体验方面,致力于形成有辨识度的服务特色,建立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的投资服务模式。
招商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以股票分析作为切入点,更加符合当前的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一方面,尽可能提升分析模型的灵活性,为客户提供千股千面的点评,加强内容的质量;另一方面,将人工投顾和智能投顾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人工审核降低合规风险。
国泰君安将“科技+服务”定位为公司战略,以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六大智能化引擎的深度应用为驱动,通过投资决策辅助平台,在市场行情、证券交易等五大核心业务场景全面落地,辅助用户投资决策。
与同业其他券商把投顾变换为投顾组合的方式不同,国金证券追求的是投顾服务的满意度,采用分析师+投顾搭建工作室的模式,建立起针对零售类客户的“研究所”模式。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智能投顾目前在国内市场遇到阻力,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内投资者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智能投顾在中国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可以长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投资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章子林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