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新三板转板上市风起 市场各方忙准备

精选层挂牌企业可直接转板上市,这一政策红利激活了多层次互联互通的渠道,让更多的挂牌企业有了盼头。

市场参与各方也开始忙碌起来。记者了解到,各地证监局正在对辖区的符合精选层申报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梳理,并支持符合标准的挂牌企业申报;有近8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启动了精选层申报的流程;一些券商也开始重整新三板服务队伍,推出新三板在线开户,举办投资者在线讲座。

转板上市掀开面纱

证监会近日就《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只要挂牌满一年的精选层企业,且符合上市条件将可直接申请赴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引起市场各方极大关注。

新三板与交易所上市板块相比,在流动性、估值水平、融资规模、股东退出便利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公司的逐步成长和发展,部分挂牌公司会产生转板上市、获取交易所市场服务的需求。

新三板已成为A股市场一个较为重要的供给池,2013年以来,共有9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含曾经挂牌)的公司实现IPO上市。截至目前,已在科创板上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有19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量的20.88%;科创板在审企业中新三板挂牌公司有31家,占科创板在审企业总数的35.23%。但目前,挂牌公司到沪深交易所上市需要履行从新三板摘牌并经证监会重新核准或注册程序,在IPO审核过程中与其他企业无差异,摘牌再上市显著增加了企业成本。

粤开证券分析师殷越表示,转板上市规则的明确,给新三板优质企业提供了进入交易所市场的机会,降低了IPO的成本,提升了新三板市场的吸引力,也间接盘活了市场的流动性,形成了多层次市场的互联互通渠道,但精选层设置了与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条件相近略低的准入门槛,加上股转公司和交易所的严格审查,能够进入交易所市场的精选层企业总量不会很大。

申万宏源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刘靖表示,转板对新三板发展至关重要,是新三板改革成败的关键,转板有利于精选层优质公司估值向A股靠拢,间接拉动创新层和基础层投融资。

市场各方忙参与

新三板的改革超预期,也让市场参与各方忙碌了起来。

目前,交易所层面正在制定具体的转板审核细则;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下发通知向多家券商征求有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承销业务规范》的相关意见,在框架体系和基本制度上与此前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趋于一致;各地证监局也在盘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河南、湖南、深圳、河北、山东、重庆等地证监局已分别于2月、3月出台了《关于启动辖区挂牌公司公开发行辅导验收工作的通知》,意在培育转板上市企业。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8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启动了精选层申报的流程,从纯财务标准看,95%符合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标准。业内普遍预计,精选层将在第三季度落地,下一阶段的改革措施将以新三板挂牌企业年报披露完成为重要时间节点,即4月30日年报披露完毕后,新三板将启动创新层和精选层的分层工作,不少企业对精选层翘首以盼。随着分层完成,相对应的差异化交易制度、信披制度、监管制度等将会逐步落实和展开。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表示,目前市场各方都在加紧准备,以备精选落地,预计4月份就有券商申报精选层材料,第一批精选层企业或在7月份集中挂牌面世。

谈及转板制度的落地,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转板上市制度公开征求意见于4月5日结束,预计在首批精选层正式挂牌前,转板上市的正式方案会落地,精选层正式挂牌一年之后,或会出现首个“吃螃蟹”的转板上市申请启动公司,但预计要到2022年才能转板成行。

张可亮也表示,转板涉及沪深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以及中国结算公司等多家单位,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出台实施细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业板必须在此期间内完成注册制改革,否则精选层向创业板转板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指出,投资者门槛下降后究竟能否迎来更多开户,能不能解决市场供求平衡问题,以及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新三板何时成行,都关系到新三板改革能否成功。

2020-03-12 来源:证券时报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