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以来,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呼声在增加,绝大多数银行仅在化解存量方面难度不小。虽然当前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态是否会延长,但通过央行、银保监等相关人士的发言,我们可领会一些信号。2月7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资管新规是否会延期”的问题时表示,央行和银保监会正在进行技术评估,存在可能性。
对于监管层信号,业内人士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大概率将延长。事实上,银行产品净值化转型的确面临很大挑战。长沙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向实曾向表示,净值化产品发行对系统、人员、托管挑战很大,管理模式要变化,对人员能力要求更高,也需要更多人。
笔者认为,即使过度期延长,但难题依然存在:其一是产品估值问题,其二是投资者接受度问题。当然智能投顾更深入的应运可加速产品净值化转型,这点在银行业乃至整个融业等都是如此。
据悉,过去预期收益型产品估值容易且准确性要求相对低,按照不同类型资产分别估值即可;净值型产品估值于披露频率和估值精确度方面要求严格,开放式产品依据开放频率披露,封闭式产品则每周至少披露一次,所以银行在估值系统方面的搭建时,对自身投研能力、技术水平等挑战也进一步提高,但净值化转型是趋势、是必然。
智能投顾作为科技和金融耦合之产物,本身具有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配置属性,银行加强资产配置和实时调仓的投顾能力,建立动态前沿配置统计学习系统,可以很好解决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的产品估值问题,同时在加强投资者教育方面也是一个新的契机。
当下,银行理财用户大多已习惯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普遍难以接受有浮动收益的净值型产品。所以银行在净值化转型的道路上,需让投资者意识到净值型产品非意味着亏损概率增加,但想要实现,任重而道远。
“我认为,不仅是银行业,金融行业都需要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加强力度。当然相较于银行理财,智能投顾现阶段于股票、债券、基金等大类资产领域的运用要更深入。我们产品专注于垂直股票市场,投顾产品涵盖从股票到行业板块,从交易策略到风控机制,实现可视化的智能投研,满足用户智能分析的多维需求。通过基于标准的模型算法和长期的数据回测,协助投资者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寻找相对确定性,产品风险收益比相当于美国一流基金经理的水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能投顾行业从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同时,在私募基金领域,量化基金受青睐度在提高。中信证券曾撰文表示,2019Q3私募基金整体规模增至13.4万亿元,产品发行升温,量化类产品持续受追捧,量化策略在私募基金的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不过,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一样,目前券商、信托目前面临很大压力,券商固收为主的结构虽暂未有大的改变,但面临资管新规压力下,主动转型已初现端倪。相信随着智能投顾在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进一步突破,强化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管理,会将加快反哺产品净值化的转型之路。
文章来源:未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