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的长期投资价值
净息差
万业之基乃是银行,银行兴衰决定了实体经济周期轮回。笔者观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发现,近期利率的变化:去年12月底(1Y)3%,4月份最低的时候只要1.6%左右。9月份上升到3.85%已经走到去年同期水平。大家对银行估值低有两个认知:不良率提升和净息差收窄。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
银行最近10年净息差收窄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长期低估是有一定原因。但我们发现2014~2016年走低的时候,实体经济走好了,带动了银行资产增速扩张。净息差收窄反而有利于银行估值提升,很多银行股的翻翻行情就始于2014年。2017年净息差走强反而没有看到银行股的表现,为什么呢?实体经济遇到困难了!
所以,笔者认为净息差作为反向观察指标,长期收窄反而经济走好,有利于银行股表现。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大增。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相比较2019年,全年的平均增速也就7%左右。今年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明显提高。说了银行的资产增速和净息差走弱,那么银行的收益到底来自哪里?
要搞懂银行,先要搞懂自己。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深度挖掘公司商业逻辑,笔者在研究公司的时候深感纸上谈兵和环卫思考的不易。一些行业和公司没有专业知识根本没法帮助大家投资,比如医药、军工、科技行业,没有多年的沉淀真正看懂一家公司是困难的。大部分人喜欢买成长股,因为高速成长,但笔者看得更多是成长股变为业绩平平,最终很多钱都亏了回去。
看懂公司到合理去买,就是高位追涨风险和低位买入蓝筹得博弈选择。小公司高增长还是大公司小增长好?大部分事件是前者,但前者经常换主角。后者虽然不涨,但非常稳定在区间内波动。
。
数据来源:阿牛智投
在银行股已经横盘震荡5年之久的背景下,选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银行股来进行投资,可以承受较低股价波动去博取较高收益,从而在牛市中后期、熊市初期取得相对较好的收益。
对标比较
国内银行和富国银行比较会发现国内银行ROE更高,但股价长期不受提振。一方面是银行业务确有不同,国内银行隐含不良率容易受到市场影响,就是并不简单能过自己经营理念去改变不良率,比如在企业困难时候富国银行会考虑收回资金,但从经济周期平稳来说,国内银行不会。不同长期战略目标和执行不同。
欢迎转发笔者文章,添加关注,了解更多知识点。
本文任何信息内容都仅供投资者参考,涉及到的个股,只是对基本情况的一种陈述,不是推荐,所有投资决策及其后果均由投资者自行负责。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顾姓名:丁郦君 执业证书:A0460620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