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掌财经PC首页顶部banner
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主板中小板合并 深市发展启新程

  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今起正式合并。这是深市主板在时隔二十一年后恢复上市功能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小板在完成探索使命后光荣“*役”的历史性时刻。

  两板合并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市场功能、夯实市场基础、提升市场活力和韧性、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认为,两板合并后,深市板块结构得以优化,将形成主板与创业板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全新发展格局,将更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全局。

板块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  

  中小板在设立之初即被赋予了探索的使命。2000年初,深市主板暂停新股发行。2004年5月,深交所在主板内设立中小板,旨在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

  多年来,中小板不辱使命,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新渠道,在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市等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创新,为创业板顺利**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对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在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板块同质化等。深交所方面表示,中小板自设立起,便定位于主板内设的板块,在主板制度框架下运行。经过17年的发展,中小板上市公司总体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值规模、业绩表现、交易特征等方面与主板趋同。两板合并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也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合并之后主板和创业板的定位和分工更为明确。”招商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共同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将不断增强。

  “深交所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相关准备工作,将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厘清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说。

两板合并对市场影响有限

  专家表示,主板与中小板发展趋同,也意味着两板合并涉及的规则变动、技术调整、监管变化程度及难度较小,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在规则制度层面,深交所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中小板自设立以来所遵循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与主板总体一致,本次合并不涉及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的实质性修订。

  3月31日,深交所进一步明确,在两板合并业务规则整合过程中,深交所对交易规则、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高送转指引等7件规则进行了适应性修订,并废止《关于在部分保荐机构试行持续督导专员制度的通知》等2件通知,主要涉及*除中小板相关表述、统一高送转定义、调整相关交易指标计算基准指数、取消持续督导专员制度等。

  具体到业务层面,深交所此前明确,本次合并对固收类、期货期权类产品和深港通业务基本没有影响,涉及中小板的相关指数须进行适应性调整。目前不会对指数编制方法做实质性变更,不会导致跟踪相关指数的基金产品投资标的调整。

  中证指数公司于3月17日做出相应调整,即中证创业成长指数、中证创业价值指数的指数样本空间中“中小板”调整为“原中小板”,中华交易服务指数系列的指数样本空间中*除“中小企业板”表述,编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此次合并应该对交易和投资的影响都比较小。”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此次合并不会改变证券代码和证券简称,只是对部分业务规则、技术系统和发行上市安排等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市场运行和投资者交易影响较小。

  高瑞东认为,虽然两板之间的平均市盈率有所不同,但主要是行业因素导致的,深市主板上市企业以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用电器等传统行业为主,中小板上市企业以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行业为主。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已日趋成熟,机构投资者占比也越来越高,两板合并后对个股估值的影响相对有限。

不意味着市场会加速扩容

  两板合并后,深市主板将恢复上市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加速扩容。

  “合并后主板仍然实行核准制,没有降低上市门槛,也没有新增上市通道,不会直接导致市场短期内加速扩容。”南开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相信监管部门将会把好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科学把握投融资平衡,市场对此不必过度担忧。

  作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两板合并与全面注册制的关系如何?杨德龙表示,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不意味着全市场注册制即将很快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取得较好效果。但也要看到,注册制试点的时间还不长,有些制度还需要不断磨合和优化,不能急于求成。

  “两板合并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存量改革,并不意味着全市场注册制会很快实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两板合并后能够形成了一个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板块,与创业板各有侧重,更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2021-04-06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