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不缺乏成功转型的例子,有从各行业领域转型成为基金经理或行业研究员,但是要说从清华的博士*学转型成为一名量化私募的基金经理,这还从来没有过……
点掌投教特邀艾叶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张华,一起畅谈他的投资转型之路。
清华的天才,弃IT从金融
本科保送清华的张华,是一个数学天才,在高中全国数学竞赛取得名次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深造,本科毕业后,又直接跳级读清华的博士,攻读电子计算机系,而这个专业在当时是最热门的。
然而到了2006年,张华却突然选择了放弃清华的学业,转而从事了金融领域。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IT行业收入很高,但到了2006年左右,却并没有什么进步,而当时金融业正在突飞猛进,张华也了解到当时很多国外的对冲基金业绩和规模都特别大,非常羡慕金融行业,从那时起,就萌生了转行金融的想法。
恰逢当时美国的一家对冲基金在中国招人,张华抓住这个机遇,在家人的反对下,毅然辍学,进入了对冲基金工作,而这也是他金融生涯的起点,为他未来的私募量化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股票的量化,更加丰富精彩
在美国公司,张华主要就是处理大量的数据,做出自己的量化模型,公司则选出实际运用效果很好的模型进行量化交易,而不是主观的研究。那个时候,美国市场最流行的模式就是多空对冲,这样就可以无惧大盘的涨跌。
在美国的这家对冲基金磨练了两年半后,张华选择了自主创业, 2010年的时候,由于期货在国内已经可以做程序化交易了,所以他从期货做起,将自己开发的策略写到程序中去,用程序进行自动化交易。
到了2013年,张华开始投身于股票市场的交易,因为股票市场的策略更丰富,标的更多,而期货就只有那几个品种,而且期货与股票比起来,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容量太小,无法充分发挥量化交易的特点。
至于国外的模型是否适合国内的市场,张华认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有些细微的差别,因为股市有规律,股市的参与者,心理层面不一样,预期也不一样,但只要参与者一样,走出来的规律就一样。
比如都是个人投资者,美国的个人投资者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其实都是一样的,由他们走出的股市规律也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美国市场的机构多,个人投资者少,差别就在于此。所以在国外的量化模型,用于国内市场,依然是有效的,而且国内股市的波动越大,对于量化来说,会更加的精彩纷呈!
市场的多头与空头,缺一不可
现如今回顾2015年的那场牛市后的下跌,很多人会归因于杠杆的破灭。然而张华看来并非完全如此。2015年的巨幅波动,根本原因在于牛市时几乎没有做空的力量,这也叫羊群效应。这其实与公募基金的考核以及管理机制有关,当时机构对于短期业绩过于追求,市场又是这么的无情,如果自己空仓一个星期而别的机构满仓,那么被别人一周甩下五六个点的差距后就落后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就算明明知道是高点,但由于短期的业绩压力实在过于残忍,也不得不满仓。那么在这种市场只有多头却没有空头的情况下,一旦有突发状况发生,那么此刻市场的多头就会都转变成空头,却没有任何力量来对抗空头了。
所以说市场上的多头与空头缺一不可,没有做空的市场是不成熟的,量化对冲的策略正是需要有做空的工具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