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自今年二季度强势上攻以来,走出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今天又创了历史新高。今天盘中最高触及536.24,收盘报536.09,基本上是根光头阳线。相比上一轮B股最高点394.21,目前点位已经超出了36%,预计后市在A股的带动和转板等政策刺激下,B股仍将不断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B股指数一直是大盘的先行指标,B股指数创出新高,是不是意味着大盘也将创新高?
个股选择上,首选AB股差价大的股票,如中毅达B,市北B,东信B股,深中华B,深华发B等;其次选纯B股,如沪市的凌云B,新城B,凯马B,大化B,深圳的粤华包B,中鲁B,瓦轴B等;最后选跟随A股强势上涨的股票,如大众B,陆家B,康佳B等。
1、折价
B股的投资价值,首先体现在折价上。一个公司发行的股票,权利都完全相同,仅仅因为一个是A股,一个是B股就有那么大的差价,这显然不合理。
目前沪B的53家公司中,纯B公司有9家,剩下的44家公司同时发行有A股,深B的50家公司中,纯B公司有11家,剩下的39家公司同时有A股。目前,这83家公司的B股,除了海航B股价超过相应的A股以外,其余的B股相对于A股都有折价。其中差价最大的鼎立股份,B股股价只有A股的26.85%,只相当于四分之一多一点。两市A、B股中海航股份是唯一的例外,其B股价格相当于A股的101.5%,已经超过了A股的价格。
但总体来看,由于深B有B股转H股的预期,且前期已有几家成功操作的案例,所以折价幅度相对小一些,目前沪B股价平均为A股的51.86%,深B平均为54.14%。
沪B折价情况(以2015年5月22日收盘价计算):
深B折价情况(以2015年5月22日收盘价计算):
2、改革红利
由于B股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再发展壮大B股市场显然不可能,那么,剩下的路就是B股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新一届政府关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探索B股市场改革”,随着沪港通顺利运行,注册制、深港通的逐步落地,未来B股市场作为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宣布,中国将在2015年年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一旦成为自由可兑换的货币,境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入中国的股票市场投资,那么B股就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A、B股接轨也就自然而然了。
不考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市场的自然并轨,B股目前可行的改革途径大致分为两种:转板或者回购。转板又分为B转H、B转A,基本逻辑是将B股转到一个流动性更高,估值更合理的市场。而回购B股后将其注销,可以提升公司每股净资产及每股收益,降低股票市盈率,推动公司股权重组调整,有利于提升股票投资价值。但无论是转板还是回购,目前都对业绩或是现金流有一定要求,因此,绩优的B股有更多的改革机会。
转板
此前,成功从B股转H股的案例有:2012年,中集集团成功转到港交所;2013年丽珠B转板成功,2014年万科B转板成功。从B股转A股的案例有:2013年东电B转A。
从目前B转H、B转A的案例来看,流通股股东在转股中的利益在于:
方案公布后,个股首先会迎来一波暴涨。如万科B在公布转板消息复牌后,连续3个涨停,股价创5年新高;丽珠B则在短短2个多月内,从24港元上涨至41港元多。东电B也是复牌后连续3个涨停板。
其次,流通股能享受对价的优惠。一般方案对流通股东均有一定的补偿或者是溢价,如中集B转H时,公司为除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之外的全体B股股东提供了高出B股现价5%的现金选择权。以中集B股股票停牌前一日收盘价9.36港元为基准,现金选择权对价为9.83港元。东电B停牌前一交易日报收0.574美元,而除大股东之外的股东有现金选择权,换股价格为0.779美元/股,相比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0.552美元/股,溢价达到41.12%。
最后,转板成功后很多个股也有一波上涨行情。如2012年底,中集在香港上市两日就以15.67%的上涨幅度成为当天港股市场的明星。虽然随后出现了短暂的沉寂,但令市场惊讶的是,2013年1月2、 3日两天,中集新年开门红,3日更是最大涨幅超过20%,4日虽小跌0.91%,但其收盘价15.30港元仍然较B股停牌前价格上涨57.71%。
回购
此前,B股的回购也一度给市场注入了活力,如深市的鲁泰B、长安B、京东方B、东旭B,上海的上柴B均启动和实施了B股回购计划。回购对于维护股价,提升每股的收益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股股票,又称人民币特种股票,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根据最初的规定,它的投资者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以及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投资者。一句话,A股是面向境内投资者的,而B股是面向境外投资者的。目前,B股分上海B股和深圳B股,其中沪B用美元计价和交易,目前有53家上市公司;深B用港币计价和交易,目前挂牌交易的有50家公司。
说起来,B股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员老将了。远在1992年2月,上海和深圳的B股就分别开始挂牌交易了,仅仅比上海A股最早的老八股挂牌晚了不到一年半。相近的起点,后面发展的路径却大相径庭,A股如今已有近2700家挂牌公司,市值突破了60万亿,而B股自2000年7月28日以后再无新股上市,目前沪B总市值不到200亿美元,深B总市值1400多亿港币,与A股最近日成交量都突破了万亿元人民币相比,B股已经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市场。
B股被边缘化,并淡出主流市场有其政治和经济背景。B股设计的初衷,是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股票市场,并为企业融得当时较为紧缺的外汇。但由于最初上市的沪深B股企业质地不是特别优秀,所以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企业的规模偏小,整个市场规模偏小,也限制了外资的进入;随后,大型国企都去香港市场发行H股、红筹股,B股市场的国际融资功能和吸引力进一步减弱;随着QFII机制的引入,A股对境外投资者开放,B股被彻底边缘化。目前,B股整个市场交投清淡,股价低迷,相对于A股市场,基本上成了死水一潭。
沪B全家福(以2015年5月21日收盘价计算):
以5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所有的沪B公司B股总市值为242.35亿美元。
深B全家福(以2015年5月21日收盘价计算):
以5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所有的深B公司B股总市值为1548.99亿港币。
1997年9月,我从国外回到国内,带回来将近2万美元,由于不想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把其中的1.6万美元投进了上海B股。
当时投资B股的想法很简单,第一,有美元,不想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第二,那时差不多是1997年的11-12月份,B股指数在55点左右,已经从初始点位100点跌去了45点,当时便宜的B股股价只有0.2-0.3美元,贵的也就1美元多一点,感觉非常有投资价值;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我那时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负责对外经济活动,从工作出发,抱了一个很坚定的想法,那就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自己的对外形象,B股是作为对外的一个窗口来开设的,如果B股长期低迷,不利于我国的对外经济形象,所以坚信会有政策支持。抱着这些想法,就把三年辛辛苦苦挣的1.6万美元投进了B股。当时真的没想到,我进去那天的点位,竟然是之后将近三年不可逾越的高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B股已经是被边缘化的一个市场,融资功能已经消失,新股不再发行,所有人考虑的是,B股会不会被关闭,所以到99年的时候,B股最低到了21点。当时市场熊到什么程度呢?我买了鄂绒B,就是做鄂尔多斯羊绒衫的那个公司,买入价格是20美分,当年分红分了2美分,分红率达到10%(现在A股里面肯定找不到这么高分红率的股票),但就是这么便宜的股票,最后是1毛钱割肉出来的。因为当时市场真的是崩溃了,所有人都已经不看投资价值了。回头看看,10美分买鄂绒B,分红2美分,20%的分红率,这样的回报率竟然还没人敢买!市场崩溃的时候,股票竟然会跌到这种地步,真是疯了。
什么是熊市,我不知道大家理解的熊市是什么,比如说出现2块钱以下的股票是否就是熊市?B股最低的交易价格是3.8美分,以1:8的汇率折算,折合0.3元人民币多一点。但在跌到4美分左右的时候,大家还是不敢买,因为都觉得这个市场要被关闭,大家都要血本无归了。想想100点的初始点位,55点进去,竟然还能跌到21点,证券市场有时候是多么难以预料。幸运的是,由于当时工作的关系,我一直坚信B股市场不会关掉,因为中国政府没法对内对外交代,抱着这个朴素的观点,我就咬牙坚持,一直熬啊熬。所幸的是,我当时重仓的是东信B、黄山B这样的绩优股,因为觉得买这样的股票安心些。它们也确实给了我回报,两只股票的跌幅都远低于市场平均跌幅,所以最低的时候我的市值还在1万美元以上,也算是在熊市中跑赢了大盘。
B股的最低点出现在2001年的3月份,到了5月份,B股在低迷到极致以后,在利好政策的传闻配合下走出了一波反弹,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指数最高涨到了62点,但随后又一路下滑,在30-50点之间来回震荡。B股真正开始走强是2000年的5月,冲破了三年前的高点,指数站稳在50点的上方,到2000年下半年,指数超过了80点,这个时候,我的账面上已经略有盈利了。
2001年2月19日是个值得说一说的日子。那天的点位在80多点,上午B股的成交量忽然放大,是前些天的好几倍,感觉市场有异动。中午11点半收盘后,下午就没再开盘,交易所发公告,说B股有重大事项,会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停牌。停了几天后就公告了,B股要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但政策又留了一个尾巴,不是所有的美元都可以马上买B股,只有当时(2月19号)已经存在个人银行账户上的美元可以马上入市。如果2月19号之前没有在银行账户上的美元,要6月1号以后才可以入市。
消息公布以后,市场一片沸腾,2月28号B股复牌后,指数从80多点无量涨到120多点,无量涨停了四天。从那时到五月底这3个月,B股一直都涨得非常好,从80点最高到240多点。市场火爆到什么程度呢?1、B股开户要排队,甚至要等好几天;2、消灭1美元以下个股,上海B股涨得最好时,只有轻骑B还在1美元以下,其余全部超过了1美元,而仅仅两年前,市场上还能买到0.038美元的股票,两年之中,股价上涨超过25倍!3、出现了好几只股价超过A股的B股。B股风头之盛,一时之间其他市场都难以匹敌。
我个人在这波上涨过程中,买进卖出忙得不亦乐乎,但也只是仅仅和大盘的涨幅差不多。不过我跑得很成功,是在240点左右,差不多最高点跑的。为什么会跑呢,是因为听了一个著名的B股分析师的演讲。当时B股没有多少分析师,只有一个研究员每周在上证报、中证报上发一篇B股的时评。我一直对她心存好感,觉得她对B股还是非常熟悉的。但听了五一前后的那个讲座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当时指数在180-200点左右,这个研究员让所有的人赶紧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做B股,因为她觉得B股后面会这么走:6月1号以后所有居民的美元存款都可以进B股了,增量资金会把B股指数推高到 400点到500点左右,然后外资会再次进场扫货,把它推到700-1000点。我听完后,目瞪口呆,我认为这个研究员疯掉了,我完全不信她说的。
在2月19日之前,理论上只有外国人或者港澳台同胞可以开设B股账户,包括我的B股账户其实也是借一个外国人的,因为当时监管不严,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可以分离,这个证券账户对应的银行账户是我的。所以B股当时的参与者要么是华侨要么是外国人,还有很多外资机构,他们在150点到200点的时候基本上都跑掉了。让他们在500点后再接回来,这个想法我觉得显然是疯掉了。因为外资实际上是非常理性的,他们从全球范围看市场,只要你这个市场估值过高,肯定会走,比如巴菲特在中国石油很便宜的时候就卖掉了。
我一看这个研究员发布这样的观点,就感觉市场太疯狂了,而且失去理性了,所以在6月1号之前义无反顾地清仓,清仓后清点,1.6万美元变成了6.6万美元,4年4倍,收获还是很大的。果然,240点后B股一路下跌,最低又跌回到50多点,时隔6年,在2007年A股大牛市的时候才重新回到240点以上。
现在来看那波B股行情,在政策的设计上是有问题的。当时的想法是把B股市场先激活,然后让它重新产生融资功能,所以设计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先让国内居民进入,然后允许机构进入,允许B股公司回购,甚至设立B股投资基金。但是后续的政策不知为何没有跟上,这导致那波行情的最终结果是:把外资全部解放了,把国内股民全部套牢了。
从B股得到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呢?
第一点,在一个极度低迷的市场,千万不要随便去抄底。比如鄂绒,我0.2美元买的已经觉得很便宜了,但0.2美元去抄底,还是只抄到半山腰,最低又跌了一半。有个股票叫上工B,我8分钱买的,最低的时候跌到5分钱。当市场完全崩溃的时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它也根本不跟你谈投资价值。
第二点,也千万不要觉得,当一个市场疯涨的时候,所有的人跟你一样非理性。B股就很明显,外资非常理性,该撤的时候就撤退,不会加入疯狂的行列。一些国内投资人的想当然,结果是把自己放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第三点,当市场崩溃,所有人信心全无的时候,最大的机会也就出现了。想想在4美分买入的B股,两年以后能够以1美元以上的价格抛出,这将给你带来多大的成就感,也能给你的财富带来多大的增值。
第四点,任何时候,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基于公司价值来选股总归是没错的,也许不能让你战胜市场,但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失,也会让你在下跌的世道中更安心一些。
第五点,对政策,一方面要寄予期望,另外一方面,也不要把期望全部寄托在政策上面。这个大家都懂的。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