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1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对比前期20日均量线的基础推导,例如年初我的“2017年股市观点看法”就看到,很难期待与相信今年的日成交额可以超越2751亿元的20日均量线平均值,这是2016年12月5日的高度,从有效的平均值效率效果监测应该如此,所以本年度20日均额线最高来到4月14日的2527亿元就开始回测,近期在8月11日的2452亿元。
可以同时对比10日均额线的高度,观察短线的高峰值影响程度,分别在2015年12月2日的2814亿元、2017年4月13日2668亿元及8月14日2518亿元,连10日均量线的前高峰值都无法扩增突破,如何期待与相信多方可以在这个周期阶段如此放量攻坚呢?这是做不到的事。比较沪深300指数,您会更清楚看到量能的不可为。
周四(8月31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如何解读上周五瞬间发力拉高的特征呢?我的见解认为:这是典型的人为凿刻炒作的手法模式,来自于大盘权值权重股,意谓跟国家队操作有一定的关联,但为何会在这里如此快速偏向急躁的强势拉抬呢?通常这就是典型的高位强势拉高诱多后反手下杀的特征,可以逆势拔高诱多,当然也可以在诱多之后顺势下杀杀多。
涨跌主要关键在于成交金额及手数,最关键在于这个阶段无法说服市场确实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增量资金进场,无法证明会有多少资金投入市场后引发股价再度拔高,只是原来场内存量资金加码操作造就的涨势,无法证实可以无限量的资金投入,有限资金当然也只能成就有限的涨势,这个才是最关键的演变。
周四(8月31日)盘面特征解读:
开盘时只看到港口板块涨幅达到1%,之后10分钟多方采取证券股的拉抬,主要是因为“券商救市资金整体已浮盈1.2%”的消息有关,但这个消息并不能保障多方拉抬的优势与持续性,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增量上涨的特征。盘中的判断可以采取麦氏理论的“三点一项”解读,其中人气倾向可以采取延续性推导,配合反转点加以观察认定。
上涨的“人气倾向”很少能够持续三天都维持“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的拉抬,总会面临获利了结后的卖压释放,此时必须多注意调整动作的演变。从操作手法解读,上周五瞬间采取大盘权值权重股发力,拉高三天后一样可以采取大盘权值权重股强势压制,理由很简单,这是操作手法的应用,不是常态演变操作特征。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