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口想做多,无奈增量不够(晚评)0407
这个盘口,实际是想做多,但是,场外资金迟迟不肯进场,导致了每个做多的板块起来后,又会导致另一批板块资金失血,出现不连贯的上涨后回吐。比如今天继续是雄安新区概念主导,再加中东和南海局势,导致黄金、两油、军工船舶大涨。早盘的一波航空混改没能延续大涨。中午前后与午后,基本还是被雄安概念的规划延续,这是一种预想的新生化模式板块,比如,美丽中国、环保清新、土壤修复、新能源利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等。再加几个炒地图区域,比如,上海深圳。由于有了这些热点,所以首当其冲受损的是次新股高送转,不管好坏,早到了市场抛售。同时,前面的丝绸之路概念也开始资金挤出,出现回吐。中字头板块看到指数无忧,又开始多起来休息。使得才拉了半天的轨道交通概念不知所措。类似还有电力、西藏、新疆板块等。
有人问,从周线看,是量价背离的。这波冲不上去的话,来个大级别调整是大概率的吧?
很尴尬,要大级别调整,需要权重股出货,但是现在看不出它们要出货。另外,这次量价背离,是因为本周只交易三天,少了2天。所以,估计还是这样,先以雄安概念+央企混改主导,慢慢磨。
午评盘感0406
整个上午,雄安概念继续发酵,但是已经分化。大约20只左右可以继续封板,其余分化回吐。尤其像长城汽车,甚至完全套牢了昨天追涨盘。一带一路的中字头、军民融合、新疆西藏建设类、港口等继续顶起大盘主板指数,临近午盘收市,电力股接力,但是以庄股为主。而次新股、高送转在盘中也有比较好的反抽效应。嘉兴概念盘中冲过一波,临近午盘回吐。除此之外的,以智能手机、苹果联想概念、电子信息类,开始联动性回吐。
就能量上看,沪市第一小时大量986亿是阴量,而第二小时的阳量524亿,所以还是没有增量资金入场做法。由此判断,下午以震荡为主,板块上亿主板为主。
雄安+混改+新生活模式(早评)0406
昨日雄安概念毫无悬念全体联动。从最后收盘的量比换手竞价未打开综合分析,真正龙一龙二股应该大约是17只,其中龙一8只,龙二9只。估计这17只继续二链板,除此之外,部分今天分化打开,多数一半还是封板。到了明天,那就只关注这17只为主。昨天中国联通停牌混改消息被雄安概念掩盖,我当时根据这个情况,是再次介入央改6+1的东方航空。收盘后有媒体分析,认为中国中冶也是这个消息,但我觉得更多是基建的中字头关系,因为,中冶混改系其他个股并没有联动。
目前,指数已经回到多头区,不用多分析。只要关注成交量是否突破2800亿,有的话继续上攻,缩量的话只能震荡做个股。
热点基本是:雄安+混改+新生活模式。所谓“新生活模式”,就是新型环保、美丽生态、新能源、新汽车、新手机。基建、地产另当别论。估计最后雄安里面留下的牛股也是这类相关。
雄安概念顶起,重回多头区域(晚评)0405
周末一声春雷,叫醒沉闷的上周股市,没有悬念的,所有雄安概念股冲击涨停,整个上午,因为这个概念,带起来的京津冀、河北、园林、环保,涨停的就有85家,到收盘大约有98家。在加上新股和链板其他的,一共大约有116家涨停。算是1年来最多的一天。由此,大盘被重新顶起回到多头区域。早盘高开后,分时回落点也是3233点,5周线在3241点,本周不破该2个点位,就算保持看多。成交量也是放量的,日线看,算是量价配合合理。但是细分到小时周期看,第一小时1100亿,第二小时532亿,第三小时463亿,最后一小时又回到了550亿左右。也就是午后的成交量还是有点存量的味道。所以明天需要继续观察能量配比,最好能继续保持2500亿之上。
今天热点的,最风光的是雄安概念当仁不让。也几乎导致了普涨。其次基本是锂电、特斯拉、小金属、智能、午后是,军民融合、西藏、央企部分。早盘复牌的张家港银行跌停打开,也挽救了一次开盘非常难看的次新高送转。除了蓝筹、前面的电力、大消费等,其他版块基本同步大盘普涨。而海上丝路明显有一条界线:京津冀最好。而原本上周涨幅过头的几家继续大跌。这说明,涨过头的都会补跌。上周五来势汹汹的次新小银行,今天没了人影,嘉兴示范区概念只有3只股票看得上眼,其中还有因为是小金属概念关系。看起来目前还是存量资金搬家流动。预计明天雄安概念还有一板,周五就难说了。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