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交易系统还是服从盘感交易?1212
我在自己的《周末综述》最后一段总结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所以,两者指数目前一个是在低位盘住了(创小板),一个是在高位腰部盘住了(白马股)。而不是证券界比较一致性趋同观点的:下跌才刚刚开始。这也符合我一周来的预判:盘底震荡进行中。今后,市场可能会在“成长领先”还是“白马继续”的预判上不断打架。前者是做贝塔激进收益的人(资金),后者是做阿尔法稳健收益的人(资金)。操作策略上,可能还是先要两者兼顾。”---这种看法,是建立在自己的交易系统上,叠加盘感的。虽然昨天出现了两者大家抢资金的情况,但是我内心还是更倾向:在整体能量不能放大时,白马股这波上去,随时会出现双头抛压,所以也不会再像之前大涨。反过来,创小板会可能遇阻几次,遇阻回踩做1-2次W底形态。
昨天晚评说到过:昨天下午2点后的一段分时上涨,是源于“资管新规延长过渡期”坊间传闻,但是晚上一些媒体称:接近监管人士称一切未定!要等本月17日截止日期到了,才能汇总和研究。这样的话,今天上冲会遭遇回吐压力是大概率。
今天媒体有个消息,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这对调整多时的该类板块,可能有个刺激。
昨天的新零售是第二板,预计今天第三板有点难度的。因为最近一个板块中连续出现几个票三连板的几乎没有。
昨天大数据中,既有跟风股直接冲高回落的,也有直接一字板的,后者可能继续板第二个,到第三个能买到的,就几乎很难操作了。而跟风股今天就难操作了。
昨天的360借壳股江南,有点茫然。因为,从我的交易系统看,是属于溢价超值了,但是从盘感交易看,博傻的资金还顶住了抛压。是服从交易系统还是服从盘感交易?在股市中,谁都想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交易系统。但是,往往挡不住先赚几单快钱的诱惑。于是,“随着盘感交易”,就变成了一些人的交易系统。这样做下去,很难真正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最后,转帖一图,说的是比尔盖茨减持自己微软股票后的结果:我的体会是:圣人都不能避免集中持股的恐慌。哪怕是自己亲手创建的企业,这是外人、投行、投顾,怎么分析都回避不了一个行为学问题。你可以说,盖茨如果不减持,不是财富收益还比现在减持微软后买其他资产,还要大2倍?没有如果的。因为那样分散投资他睡的着觉,我瞎猜的。
权重托底,成长领先,盘底后尝试回升(周末综述)1210
这个周末消息面,还没有开市热点就有点变换的。
先不谈IPO的数量,基本正常,没有干扰影响。今后IPO最大的影响就是满一年后的解禁减持开始股。
美国11月非农数据强于预期;美国政府暂时避免关门危机以及英国脱欧谈判取得新进展等消息。黄金继续下跌,离岸人民币也没有出现大波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8日上涨1.4%报1702点,连升16日。时隔近四年重返1700关口上方。所以,外盘影响方面也可以忽略干扰影响。甚至根据这些外盘动态,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是否我们对于周边事态的影响是否高估了动荡性,否则等于说市场是无效的。
证监会:严厉打击私募基金领域违法违规。几乎每周一个证券领域监管类型,就理解为常规工作。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市场还没解读透彻带来什么板块影响。
重点是随后官媒发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规格很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总书记在主持。人民日报归纳了几个要点: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我提炼为:数字中国。重点在建设和安全。所以,下周应该会在这2个方面,补充芯片半导体板块在周五的隐隐约约的滞涨回吐。因此,下周主题成长反弹领先局面还会有惯性。
从创业板指数看,技术上只要继续站稳1787点,就已经算领先权重止跌了,甚至出现了中级反弹的雏形。如果缺量,它还会在60分钟指标高位回撤,但是已经很难再有效创新低。
而沪指在跌破120日半年线后,也并没有直接去年线的3240点附近,而是3天都被200日线阻截。周五下午还出现了部分资源股的止跌。
所以,两者指数目前一个是在低位盘住了,一个是在高位腰部盘住了。而不是证券界比较一致性趋同观点的:下跌才刚刚开始。这也符合我一周来的预判:盘底震荡进行中。今后,市场可能会在“成长领先”还是“白马继续”的预判上不断打架。前者是做贝塔激进收益的人(资金),后者是做阿尔法稳健收益的人(资金)。操作策略上,可能还是先要两者兼顾。
权重指数变数还有,其他不错1208
今天早盘开始,权重股指数有过一次止跌上攻,但是仅仅维持了半小时,就被补跌的地产、工程、中字头高铁建设、航空股给打下来,它们是最后一批掩护前期金融消费白买护盘的成分股。所以,50权重指数属于刚刚15分钟止跌。而次新股指数是最强的,目前反弹到60分钟快要临近日线级别的反弹档口。创业板稍微还差一些次新股指数。综合出来,上证指数就是30分钟基本的止跌信号出现。所以今天基本全天算看好状态。而热点上,一度早盘芯片半导体有所低开,但是随后就慢慢收复,尤其被次新+概念带动,结合新出现的功率芯片涨价概念。基本主题题材,就被芯片半导体、通信、智能概念所把持。而临近午盘收盘,突然腾讯收购入住永辉,瞬间秒板,带动了了新零售和商业连锁板块。目前该板块还只是有第一个板个股,没有第二个封板,午后就看有否再板,就可以激活一个板块几天。军工混改等题材果然没能续航发酵,但是好在早盘低开部分基本被修复。就回到了中性状态。除了补跌的权重板块,其他板块个股,今天应该可以继续持有。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