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盘盘口突变,60分钟调整信号 0321
午后一点板左右,两市大小盘突然同步出现回调情况,在沪指和期指2点半补掉今天的分时跳空缺口后,没有及时看到护盘行为,于是市场出现恐慌联袂杀跌出逃。而最后15分钟,
反而是前面比较弱的沪指、300指数、50指数才有所护盘勾起,而创业板指数继续走低,尤其创业板50成分股,90%都出现了阴包阳的放量杀跌。两市指数从技术买卖线指标看,出现了60分钟的调整临界信号。这种信号,除非在第二天早盘第一小时出现阳包阴收复今天最后一小时60分钟的阴K线,否则讲至少延续4-5小时后,才能修复。在大盘跳水同时,黄金概念股出现了联袂走强。似乎有什么避险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在搅动。盘口变得比较微妙的不稳定了。估计还是金融监管事项的发酵。操作上需要多一份谨慎。建议把仓位控制在50%或偏下一些。看看有否澄清消息证伪,或者观察创50成分股是否有退场迹象,至少今天是的。
涨停板家数还是47家,没有明显的减少。跌停板4家开始增多,其中2家是复牌跌停。所以还不算异常。跌幅大于5%的33家(含4家跌停)也不算特别大。但是后市震荡已经在所难免了。热情指数上,也是在3月13日见反弹高点后,今天出现了右肩回落形态。也预示后市指数还要震荡调整。
板块上,今天早盘还是快速轮动的转“改”行情继续演绎,比如央改、国改、混改、油改等,还有部分新创投、新独角兽、新工业互联网品种个股冒出,但是,随着妖股总龙头不能保持10连扳后,老的品种开始补跌,新品种也不断被砸板、炸板、烂板等。操作上需要多一份敬畏。
今天晚上我上平台节目,欢迎大家收看。
热点板块在转“改” 0321
对照昨天晚上实战课的热点板块拆解分析表看,早盘第一波都是继续有所表现的,但是恰恰在总龙头万兴-科技冲板失败回落后,很多细分板块龙头股都纷纷砸板、炸板、烂板,导致一批“科”字头跟风盘板块个股回落。但是也有一批早盘很深起来的反包股,也在顽强作战,这也是最近一大特色,也就是有点类似板后法。新零售最经典,海南股也属于反包模式。而早盘有几个热点波动是:平安保险的超好业绩,带动了平安概念股的上攻,但是它自己本身冲高回软。其次是热点板块在转“改”:上海本地国改、海南国改、军民混改、油改、电改等,四大天王除了一个在停牌,其余全部上攻。但是还是有不少炸板、烂板。到是跟风的次新+的混改,打板封板更容易。这说明,目前还是存量博弈,资金不够,次新股因为筹码流量小,很容封板,老票沉底太多套牢盘,散户筹码太多,一打就容易引发抛盘。昨天的医药医疗全面休整。证券出山,芯片通信有点缓过神来。周期双白概念股依然在调整。
指数上,沪指补掉了上方3307点缺口,遇阻200天均线3310点,只有站稳才可以攻击绿袍阻力3330点。但是小形态比前几天乐观一些。创业板依托3天线震荡上移,但是上方双头绿袍阻力1892点,没有1000亿的量,将是考验。目前能量尚可。还可以精做“转改”个股。(附昨晚实战课的热点板块拆解分析表。不作为推荐)
午后盘口有所改善,有利于做个股结构性机会 0320
如果说,上午是抵抗性维稳震荡的话,午后的情况就比上午有所改善了。主要是两市大小板指数,都在午后收复了早盘因为外盘打下的低开分时缺口,而且在补掉后继续上冲,等于是说消化了外盘偏空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创业板,是2阳重心上移的K线组合,由收复了所有短期均线,而且成交量也放大到了810亿,属于温和进攻量范畴,这样就又具备了一次冲击前期高点的期盼,阻力上移到了1894点。但是中小板没有这么好,依然5天均线反压,反而沪指到是稍微收复了一些5日线和年线。但是上方还有一个3307-3304点缺口阻力。不管怎么,这样两市的空头警报暂时解除。
从0-3%涨跌幅比看,下午收盘是1308:1406,比上午700:2000大大的改善。涨停也有55只,比昨天增加了10只,跌停2只几乎都与业绩报表证伪有关,所以还是要对于业绩证伪阶段的博弈,带有敬畏之心。切不可在单只股票上仓位过重。
板块上,虽然今天央企改革出现了新龙头的国投-中鲁的领涨,但是所有跟风股全部在午后回吐。只见龙头不见龙身的感觉了。早盘也有部分军工混改工业互联网脉冲一些,但是从尾盘看效果不佳。资金上午是被医药股吸金,午后是被创蓝筹或者其他普涨反弹吸引,比如雄安概念午后也有过一次联动,而独角兽概念中,涨幅前列的也全部以医药类为主,其他TMT类多数是上蹿下跳,反而处于跌幅前列。同时,权重股中,中石化中石油、银行等,下午也贡献了不少主板指数。我们实战课分享的维生素类医药股量子通信概念也有所收获。兼顾了其中的防御性和成长业绩的气垫性。根据午后大盘环境有所回暖的环境,我们还是选择另一个板后法凤还巢的创投股等待。
今天晚上实战课,除了对七分法追涨强势股、板后法凤还巢牛回头板块个股进行解析外,还将讲解几种乖离指标的超买超卖+续航条件的比较分析。
【炒股人际面】
股市常说有四碗面,曰:国家政策面,行业基本面,烛线技术面和情绪心理面。
但我感觉,在圈子里,还有一种散户或公开媒体不见、或极少见的人际关系面(人事变动面,有点类内幕消息)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谁”,占据主要权重。只要他看重了“谁”,可以不顾前面四碗面。如果问一个票做不做,首先想到的是有“谁”?跟“谁”有关?
这种分析法,有一种是真在圈里的牛人。第二种是蹭网的(大多数是这样,只是有些信号强一些,有些信号弱一些)。第三种是显摆的,聚会时常见,仿佛刚从南院北院出来。第四种是唯人际面的,每天每股添加消息,其他全丢的。就是一把双刃剑了。他的交易系统是紊乱的。而且总是过头或过底!
————
乐视网,是最典型的人际面投资案例。其实从头到尾炒的就是人际面。你以为那些演员都是傻瓜给钱乐视?你以为社保参与定增看不懂财务报表?“谁”=红二代。
最近的用友网络,“谁”因为是期货大鳄葛XX,也是常见案例。
最底层的案例是:每晚翻龙虎榜,那是陆家嘴免费的公共WI-FI。
独角兽概念,已经进入到人际面挖掘层次。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