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额度比2018年减少一半,近乎“断崖式”的补贴退坡,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应声而落。
2019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4.2%。
目前,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依然偏高,续驶里程并不尽如人意,充电还不方便,价格焦虑、里程焦虑、安全焦虑仍然是困扰消费者的现实问题。
这些短板不解决,即使有环保、节能、高科技等概念,新能源汽车很难真正普及。
今天想讨论的是,为什么选择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突破口。
中国在全球建立了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全球十大电池供应商七家在中国,其中包括第一名和第三名。
这些事实证明了我们的发展是有成效的,这是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规模地推广高科技的民用消费品,数量占全球的53%以上。
大约在2016年,全球基本都转向了这个方向,包括德国的三大汽车企业,现在包括日本的几家企业也都开始朝这个方向转型,这就是说它已经形成从中国选择到全球选择的趋势。
先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区分,如下图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新能源汽车呢?
A. 石油安全问题。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6亿吨,其中一半是汽车用的汽柴油消费。2017年有两亿一千五百万辆车,到了2019年上半年,存量已经到了两亿五千万辆车
车越来越多,油耗也越来越大,可这些油从哪里来的呢?这其中70%都是进口的,这就是能源安全问题。
B. 城市的污染,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低空的污染。比如说细微的颗粒物,百分之二十几是汽车带来的。再比如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都是汽车带来的。
C. 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国内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连续十年产量居全球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现在占全球汽车产量大约30%的车都是中国做的。
但是我们是一个汽车大国,还不是汽车的强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D. 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氢气和储能电池结合,就能来解决我们可再生能源的储存问题。
两大储能技术。
一个是锂离子电池,它是分布式、小规模、短周期储能的最佳方式,它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现在的装机规模也最大,发展潜力巨大。
将来是要到万亿瓦时的规模,也就是年产十亿千瓦时这样的规模,包括储能,包括电动汽车都要用到。
另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有一个特点,我们的西北地区有广阔的地方来供我们生产光伏可再生能源。
但是这些光伏就是集中式的、大规模的,长周期储存,远距离输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它变成氢气来长周期储存。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革命。
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往前走,前途一片光明!
周末被区块链刷爆了,概念股已经全部在意念中涨停。
事情是这样的: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除了担任浙大教授、工程院院士,陈纯还有一个身份,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据查,趣链科技成立于2016年7月,是首批通过工信部国家标准测试的区块链公司,核心技术为自主可控的国产区块链底层平台,具有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
其业务场景包括金融和非金融领域,金融业务场景包括数字票据、电子存证、供应链金融、股权登记、债券交易等;非金融业务场景包括物流、仓储、数据交易、医疗、能源、智慧政府等。
虽说趣链科技成立才短短3年多,但已获得多轮融资。参与趣链科技Pre-A轮融资的资本方包括浙大网新、信雅达、连连数字等。后续A、B轮,获得复星系、新湖系参与。
新湖中宝曾表示,该项投资系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区块链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我觉得,这次学习,起码全民普及了区块链知识,学习强国里面也上了区块链视频,非常不错。另外,有如下三点启示:
1、区块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此次学习的内容非常系统,其中涉及到了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场景,生态建设、与实体经济结合等各个方面,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看法非常全面。
2、为区块链产业正名
区块链首先是一项创新技术,当前这一技术还在持续研究、创新中,很多应用场景也不成熟。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数字币交易不能简单等同于区块链。
过去几年间,数字货币在缺乏规范的情况下经历了无序发展并最终被整体清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区块链在一定程度上被误解。
3、指明了区块链发展方向
这几年,区块链在技术上的突破较为明显,但是在应用场地的落地上相对较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可能比技术突破更难,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
而讲话中提到,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未来如果朝着这一方向持续努力,将对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实,区块链技术首先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应用,它就像是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在互联网刚诞生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会怎么样,但是现在互联网已经与各个行业深度结合。
现在区块链技术也拥有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的空间,将可能变革、重塑很多产业。
从区块链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内的落地速度较快,银行体系对区块链的研究尤其走在前列,区块链在银行体系内的落地可能是最快的。
区块链+在民生领域内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区块链独特的信用背书能力,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区块链+慈善领域中进行应用落地工作。
同时,由于区块链的独特属性,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也存在大量的需求,未来这块技术服务的空间非常大。
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院院长易欢欢提出了10大预测:
1 会有专门部门跟踪这个领域,可能是中央网信办 ;2 成立区块链国家级协会;3 各行各业会出现一大批试点,金融行业、政务行业会首先起来;4 中国数字货币会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5 会有国家级数字银行、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投行、数字资管;6 全球区块链标准未来为中国主导;7 中国出现一大批世界级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企业家学者;8 区块链性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极高提升;9 数学、密码学、计算理论会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专业;10 接下来一个月资本市场将成为区块链板块的天下
国盛证券此前提出,2019年是区块链商业应用元年。
首先,区块链技术经过不断改良,传统规模小、效率低的问题已经部分解决,区块链在性能、易用性、可操作性方面发展成熟,能够支撑起大规模商业应用;
其次,区块链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区块链备案有利于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区块链技术迈出了规范化的第一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正规地做应用。
我们看好区块链率先在供应链金融、版权保护、法务存证、能源交易等应用落地,看好具备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平台技术服务商
A股市场,区块链概念股众多,最正宗的,肯定是和前两批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有关的。
2019年2月15日《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备案审核工作,于今年3月30日发布第一批共197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
当时3-4月份,不少A股上市公司都有异动。
最近公开发布第二批共309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也值得好好挖掘。
昨天早盘拉房地产的时候,有人问是不是可以买了?毕竟地产股价调整了几年了,已经来到了历史低位。在说这个问题前,先看最近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
先是南京六合搞了引入人才的购房便利,后是天津滨海科技园等地试行“承载非首都项目发展”,搞的什么意思大概能看明白吧。
当然,你不能问,一问就是我们绝没有放松房地产。
这种因城施策,引入人才的好戏,已经一次又一次出现了。这次也不会只有两个城市。
银根方面也颇为配合,9月逆转了此前三个月紧控按揭的态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了15%。(7/8/9三个月分别是5%,-3%和3%)。
说来说去,如果你把政策研究视为一种打听消息的研究,你就会永远觉得地产都看不到明天了。
如果你把政策研究视为一种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之下的动态博弈,你就不会那么想。 地产调控的目标是维持现状,观察指标是房价和土地收入。
房价下降,土地收入下降,没有理由不迎来微调。托底的决心是强烈的,反应是迅速的。
这么多年,调控改变的并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手段更高明了,市场也更平稳了。 当然也更无聊了。
每年都是这么一波,然后稍有苗头房价上涨,就会有~~~~
房地产不能是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从根本上是因为我国的住房保有量,以及房屋空置率,而不是一个决心问题。
不管有没有决心,房地产都不能是刺激经济的工具了。 但房地产又不能说拜拜。
吃药只讲种类不讲剂量是耍流氓,前几天有人说消费税改变了央地关系——消费税最多能挤出4000亿给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是多少呢?
前8个月就接近5万亿。房地产资产占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比例有多大呢?
也许以后每年都四季度搞一次,二季度反过来搞一次。我们或许能见证罕见的,永远平稳的资产价格(还没有靠限价,二手也平稳)。
问题只不过是,永远有多远。
倒是外资和机构,似乎看到了一些你们看不到的信息。今天北上资金,大举买入万科公司,而另一家龙头保利的股价老早新高了。
入市马上要20年了,终于等到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决心。
这次的破局,关键点是注册制,增量改革总是相对容易一些,核心却在引入外资,共同竞争。
接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新股定价如何解决。
资本市场逐步接轨的过程,也是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突破过去思维模式的过程。新的盈利模式正在形成,炒手中,活的好的,都是已经明白新的游戏规则的。
这次的金融,和2013年的金改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那次是“创新”的话,这次叫“接轨”。就是说,外资和内资的游戏规则将走向一致。
来看看如今的机构:兴全基金旗下新基金兴全合泰混合型基金自10月14日起发行,开售仅仅半日,该基金就已经吸引了超100亿元的资金认购。
由于该基金设置了6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一日售罄已没有悬念,将启动比例配售。今年3月,睿远成长价值基金发行时也曾出现半日售磬的销售景象。
记得当年购买QDII的时候,也是配售。一晃十年了,现在的配售,不是天天出现,而是好的基金管理人,需要配售,差的呢?忙着清盘呢。
机构表现,两级分化非常厉害。
今天开盘,蓝思科技顶一字的时候,孙哥就在群里说,这是机构在买。从连续三日盘后数据显示,两家机构买入1.17亿元,一家机构卖出2305万元。
另外,深股通买入1.25亿元,卖出9815万元,净买入2679万元
结合今年已经快十家公司退市了。现在个股的分化也是非常厉害,好的公司,无论市值多大,都有机构顶一字买入。差的公司的,即使市值不到十亿,依然是跌停板。
机构就是这样,没有情感,只按照原则办事。好公司买入,差公司卖出。以前超跌反弹,现在都失效了吧。
困扰市场多年的,新股发行,退市,这些问题,似乎经过了两年的时间,都解决了。今天又有粤港澳加速开交易所,2020年对外资放开的消息,这些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市场要做大。我们的证券总市值太小了,我一直说,现在这些市值,连美国的零头都没有,怎么进行大国竞争呢?
资本市场的融资,是最好的,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往往从银行拿不到钱,只能走股权融资这条路。而过去新三板发展好了,解决上市这条路,才是根本啊
现在好了,相信这条路走下去,整体市值做大指日可待。那么,在做大的过程中,大家应该怎么赚钱呢?
下面看看券商的策略:
短期市场焦点仍将围绕三季报展开,在此后未来一个阶段的A股市场可以类比2014年2月~6月,处于结构性牛市向全面性牛市的过渡期,在过渡期中,市场整体以震荡为主,战术上适度增加关注低估值补涨板块。
行业重点关注:家电、医药、食品、风电、银行、电子等,主题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国企改革等。
从市场的表现看,这个策略的前瞻性还是可以的。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在多开一个打新股的账户,才是当务之急。刚刚过去的周末,发了4+5个新股,5个是科创板的。
有报道说,今年科创板要100个,按照这个速度,接下来就是每天一个科创板。还有,创业板要改革,存量新股是不是要加速发行呢?
提示就到这里,各位自己去想吧。
最后,还想说一点看盘技巧。个股活跃度的高低,连板个股的高度很重要。看今天的高度,和前几天比,更好了。大家每天都自己做一下统计吧,水平提高会加速!
去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一提出,市场关于创业板改革的预期就非常强烈。如今一年快过去了,科创板已经平稳运行,从有关方面的准备看,创业板改革只待发令枪响。
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坚守科创板定位,优化审核与注册衔接机制,保持改革定力。总结推广科创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稳步实施注册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科创板设立、注册制推出是对资本市场的制度再造,这需要逐步推进,先从上海开始,成功以后,一定会在其他板块推开。无疑从创业板开始是阻力最小的。
作为科创板最关键的制度创新,注册制稳步推广的第一站将是创业板,落地时间可能会超市场预期。
一方面,科创板这一重大改革,从明确提出到首批企业挂牌上市仅用了八个多月时间,大大快于此前预期。这预示着,科创板“试验田”经验推广也有可能快于预期。
另一方面,科创板平稳运行,积累了相应经验。从科创板企业“上会”情况看,科创板上市委将进行数轮、数十个问题的“刨根式”问询,充分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要求,市场主体已较好适应发审方式切换。
从科创板企业上市流程看,上交所负责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证监会负责股票发行注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这种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敦促发行人完善信披内容、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及全面强化监管,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目前,已出现被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否决和被证监会拒绝注册的案例。
最新消息
孙哥觉得,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可以类比1998年的房改,本质都是放权。当一个行业开始市场化以后,活力就会被激发出来。1998-2018年,可以说是地产行业的黄金20年。
资本市场的黄金年代,终于从股市成立快30年的2019年正式开始。以前那种普涨普跌的时期过去了,行业和公司的分化将成为新常态。
不同类型的公司,都能够在资本市场找到最合适的融资渠道,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也能够找到合适的公司,这才是双赢。真正市场化的股市,长期有利于双向扩容。
科创板好在哪里?看看刚刚发布的胡润2019年富豪榜单,就知道了。科创板贡献了其中的22位,这样的财富创造效益,如果在创业板扩散开来呢?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刚刚过去的9月,数字货币的热度又上来了,这次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刺激了资本市场。上次热度高的时候,还是2019年6月“Facebook推加密稳定币Libra”。
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稳定币,这些词虽然不是最新的词汇,但却代表了技术进步对各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区块链
实际上区块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那时一个很神秘的人叫中本聪,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同时给出了一个初始的设计和实现,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比特币。
孙哥最早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用比特币炒币,或者市场上发行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加密货币上。这些乱象,导致了对区块链较大误解的产生。
其实,区块链并不高深,它就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加密分布式记账本。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记账本、加密和分布式,搞明白这三个词就够了。
首先是第一个关键词:记账本。
这个账本其实就像我们的银行账户一样,你在某一个银行里面有多少钱,今天花了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有记账的。
我们再拿比特币交易的例子来说,一笔比特币交易完成之后,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就会记住你购进购出多少比特币的流水,这些条目会在你的账户中,你的账户就是一个账本。
这个账本可不是普通的账本,它前面有一个定语,叫多方参与。多方参与意味着什么?这个账本不是一个人去记的,也不是一个中心化机构去记的,而是由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一起记。甚至借助于卫星系统,接下来可能还会分布在星空中。
这和我们平常在各个银行中开户存钱,然后再分别让各个银行给我们记账可大不相同。无论你分散在世界哪里,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你就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看看A交易了10个比特币,或者B交易了100个比特币等等。
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密。加密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密码学的手段,保证你的账户不会被别人篡改。
这就和现在我们去银行转账,他们通常会给你一个U盾一样,这个U盾就相当于你账户的一把钥匙,只有拥有钥匙的人才能操作这个账户,才能进行转账。
在区块链里面也有这个概念。你在区块链开户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创建一把钥匙,有了这个钥匙才可以操作区块链上的账户。这把钥匙的产生,和使用钥匙进行账户操作的一些判断,都来源于这个加密学手段。
第三个关键词叫做分布式。分布式的意思是说,区块链这个多方参与的节点,实际上是分布在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里面,他不归属于一个特定的机构。
像现在在BAT的一些系统里,存在有很多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多方参与的,但是我们不能说他是分布式的。为什么呢?
因为分布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它在物理位置上是分布式的;二,它在规则上面也是分布式的。但是像BAT他们的服务器,是归属于一个特定机构或者特定的个体的,这不能叫分布式。
总结一下:区块链就是分散在全球的所有的离散的点上的多个机器,维护一个特定的账户系统,而这种系统通过一种密码学的手段,可以保证操作时比较规矩的一项技术。
Libra 是什么?
Libra 是一种稳定币,它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行业里对于加密货币的分类。
什么是稳定币?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锁定价值的积分系统。区块链相当于一个不可篡改、不可破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可以发行一种积分,积分可以交易。稳定币就是这么一种“积分”,它的价值是稳定的。
以 Libra 区块链为例,在这个区块链系统上,一个 Libra 积分等于 1 美元,这个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如果你的账号里有 10 个 Libra,那就意味着你手里有 10 美元,可以在接受 Libra 的地方花掉这部分钱。
你也可以花钱买 Libra,也可以拿 Libra 换钱。根据 Libra 白皮书,创造 Libra 只能通过法定货币 1:1 购买 Libra,法币也将转入储备金。储备的规模决定 Libra 的实际价值,或有波动,但是很小。
在 Facebook 发币之前,数字加密货币市场中也出现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稳定币,包括 USDT、GUSD、PAX 等。
这些稳定币主要用于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入金和避险,即如果有人想炒币,他可以花钱购买稳定币,然后在市场中买入卖出其他数字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等。
稳定币其实其主要目标是全球化的支付,但是因为无序市场的原因,目前这一功能很少被用到。
有人认为 Libra 就是 Facebook 的发行的类似于 Q 币的东西,其实这么理解也可以。但 Libra 比 Q 币更透明,应用场景更大。
其实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更愿意将其解读为国外的支付宝余额,用户拿现金存入 Facebook,换取 Libra,然后在 Facebook 的大树下支付。
对于 Facebook 下的 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来讲,这是一件利好大事。他们终于可以在手机上更快、更便捷地在生活中转账付款了,而这一功能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普及。
那么腾讯或者阿里巴巴会不会发行这样的数字稳定币呢?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央行目前仍然处于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阶段。
央行数字货币
此前,市场一直将区块链概念和央行数字货币有所混淆,但在近期的宣传中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区块链更多作为一种技术存在,虽然比特币等产物具备了一定的金融资产属性,但究其根本仍不是货币,而未来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更多在溯源、交易等领域,当然,比特币交易即清结算的特征也给未来的账本体系很大启发。
而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对既有货币发行体系的补充以及对未来数字经济下货币基础设施的布局,其采用的技术将更为成熟,区块链只是备选。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兼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多次阐述了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况:定位上,注重对现金(M0)的替代;运营体系上,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架构;技术路线上,考虑区块链技术,不加载对履行货币职能不利的智能合约;账户上,仅对央行实名,对交易双方外的其他实体匿名(包括作为分发机构的商业银行)。
央行研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名字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
DCEP 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最大区别是,DCEP 是由央行中心化运营的,只有交易双方和央行能看到交易的具体信息,而后者的管理是更去中心的,交易信息全网公开可查,且比特币的产生完全由开源程序控制,生成机制固定,更类似于原生资产。
DCEP 与 Libra 有以下异同。
➢ 相同之处:(1)都是数字资产;(2)分发机构向发行方的准备金率均为 100%;(3)都不向持有人付息;(4)都可控匿名(能满足监管要求)。
➢ 不同之处:(1)DCEP 的债务人是央行,无风险;而 Libra 的债务人是 Libra 协会,对持有人而言,其面临 Libra 协会及其分发机构的双重信用风险。具体来说,对持有人而言,存在着其经销商未能向 Libra 足额缴纳准备金以及 Libra 协会自身的信用风险。(2)DCEP 的运营体系为“央行-商业银行/其他机构”,而 Libra 的运营结构为“Libra 协会-Libra 的分发机构”,Libra 协会充当了事实上的央行角色。
无现金社会
以往部分商户拒绝接收电子支付方式,而根据法律,它们无权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
消费者无需遍寻 ATM 机或银行,或将进一步告别实物现金,生活更便利。不同于以往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无现金社会”活动,央行数字货币或将进一步取代实物现金,促进无现金社会的真正到来。但短期实物现金并不会消失,例如仍有不少不习惯使用手机的老年人。
二级市场热度提升,我们推荐关注:(1)发行环节,DCEP 由央行发行, 我们推荐能帮助央行识别与控制 DCEP 场外交易风险的服务商。(2)分 发环节,有望成为 DCEP 分发机构的公司,例如,有大量 B 端(企业)商 户资源的公司或有 C 端(个人)支付服务经验的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支 付系统开发商也值得关注。(3)用户端,有数字钱包等网络支付服务基 础设施开发经验的支付机构或技术开发商、POS 机具厂商、支付安全服务 厂商、多功能 ATM 机服务商,包括海联金汇、飞天诚信、数字认证、卫 士通、科蓝软件、易见股份、四方精创等。
【沪指缩量收复3000点】
早盘沪深两市小幅高开,随后三大指数全天维持窄幅震荡。盘面上受到消息面刺激,交通强国概念的各大主题表现强势,盘中科技蓝筹股再度异动,个股跌多涨少,成交量维持低迷。
收盘,沪指涨0.24%,报收3006点;深成指涨0.29%,报收9881点;创业板指跌0.03%,报收1705点。
临近尾盘,北向资金异动明显,全天累计净流入约185亿元,其中沪股通全天净流入87.8亿元,深股通全天净流入96.8亿元。
【板块涨跌】
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利好刺激下,交通概念股集体爆发,高铁板块凯发电气(300407)、晋西车轴(600495)、天铁股份(300587)等十股涨停。
大基建板块走强,新疆交建(002941)涨停,无人驾驶概念数源科技(000909)封板,亚太股份(002284)、力帆股份(601777)一度涨停。
武汉率先在全国迈出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9月22日上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
证券板块午后有所回暖,东兴证券一度涨逾4%;半导体板块走强,惠伦晶体(300460)、金安国纪(002636)均封板;消费电子板块也有所拉升,闻泰科技(600745)、共达电声(002655)触板。
军工板块持续下挫,海特高新(002023)、奥普光电(002338)、雷科防务(002413)纷纷下跌。
2019年4月中旬以来,沪指经历了555点的调整(3288-2733),随后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若以目前沪指表现来看(截至9月19日),大盘依然累计上涨了20.26%。
今年,大消费和科技板块交相辉映。
涨幅跑赢同期市场的14个行业中,消费行业的食品饮料(73.63%)、农林牧渔(56.38%)、家用电器(42.42%)、医药生物(33.65%)入榜,科技板块中的电子(60.94%)、计算机(47.24%)、通信(27.48%)也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以来,科技板块还实现了弯道超车大消费,通信、电子、计算机板块成功栖身大类行业涨幅榜的前三甲,截至9月19日,区间涨幅分别是13.28%、12.71%、11.32%。
孙哥认为,本轮科技股的上涨离不开其自身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压制2018年科技股业绩的商誉减值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大幅缓解,在今年科技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下,科技公司的业绩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行业基本面改善的前提下,公募,私募和北向资金的持续加仓,是推动此轮科技股上涨的重要动力。
素来有“聪明钱”之称的北上资金对科技股给予了关注。今年以来,外资持续增持计算机、通信板块,并不断调整了电子板块持仓结构,整体加仓思路主要沿着长周期优质赛道、业绩确定性等维度。
在个股方面,年初以来,北向资金大幅流入了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中国联通、生益科技、广联达、沪电股份、光环新网、韦尔股份、恒生电子、用友网络等细分行业龙头。
外资加仓科技板块,更准确的应该是科技龙头,而非整个科技板块,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成长性、基本面优秀的龙头企业才会享受或继续享受估值溢价。
做短线,博的是概率,难在掌控仓位。
股票做的时间长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常买到了牛股,也有不少盈利,但几次亏损就吞没了大部分利润?为什么每次买到妖股时都是轻仓,一旦重仓后就亏到一塌糊涂?
而超短又是极致的投机: 一种可以让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人下地狱的操作方式。
游资之炒股养家说过:
超短线,要么身家过亿,要么一无所有。
本篇从“凯利公式”出发,引出胜率,最后总结仓位,里面有孙哥多年的实战心得,也有一线投资机构的数据总结。在这里,先不讨论技术和个人水平的高低,只探讨一个问题:
如何在个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只依靠仓位管理达到----最大限度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神奇的凯利公式
赌徒迷信的是运气,赌场相信的是数学。
超短线交易最终能维持盈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个大概率盈利的模型。
凯利是著名的数学家,他曾对较小概率发生事件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凯利公式。
由于博彩中的冷门也是较小概率发生事件,真正让凯利公式名扬世界,是凯利值的概念被引入到博彩业中。
以最简单的赌运气赌大小为例,胜负的概率是50%,如果赔率为1,持续玩到最后的结果是一定会破产,因为不管输赢都有交易的佣金税费成本,超跌线交易的成本也不低。
凯利公式:
凯利公式VS仓位管理
如果f算出来是0,表示这是一个期望收益为0的游戏,最优决策是不参加。
如果f算出来是负数,表示这是一个期望收益为负的游戏,更是不能参加了。
如果f算出来是小于1的正数,就应该按照这个比例下注;如果是个大于1的数,最优的决策是需要借钱来参与这个游戏。
下面是前滩孙哥拿典型的胜率和盈亏比算出的一组最佳仓位
大部分投资者的胜率分布在40%-65%的区间,也就是上面表格中,0.4-0.65的区间。而绝大部分交易的盈亏比分布在1-2之间,如果是1,超短就是止盈5%,止损也是5%。而如果是2,那么止盈是10%,止损依然是5%。
记得以前写过关于市场情绪的文章,正常情况下,孙哥把超短的情绪分为三种:贪婪期,恐慌期和迷茫期。
贪婪期(胜率:0.6-0.65)
如果市场参与者情绪高昂,贪婪无惧,持续追涨,市场会呈现出极强的赚钱效应,而毫不费力的持续赚钱进一步刺激参与者的贪婪情绪,同时也激发了场外资金的参与欲望,再次推升市场。
恐慌期(胜率:0.4)
当场外资金面临枯竭,场内接力游戏无法持续的时候,泡沫开始破灭,追高的人套在山顶,抄底的人抄在半山腰,甚至卖出都不给机会,不断尝试,不断亏钱,场内持有筹码的人开始抛售离场,继续在场内持筹的人账户资金不断缩水,进一步刺激了场外资金的恐慌情绪,更加不愿意参与进来,从而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
迷茫期(胜率:0.5)
介于贪婪和恐慌之间的,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并存,其实市场大部分时候就是迷茫期。迷茫期的市场,只剩有限资金博弈,只有结构性行情。
哪有百发百中,即使顶级的高手,在行情最好的时候,三次出手能成功两次已经是上限。这就是上面表格中最后一行出现的5成仓位的时机。曾经有幸目睹一位顶级高手的操作,就是单票5成仓位做到1个月翻倍的收益,最大回撤小于6%。
而在恐慌期,盈亏比2的时候,只能下1成仓位,其实这个对账户市值的影响不大,所以,对于普通选手来说,这个时候最好就是不要操作,等待机会。
表格中两行黄色的地方,都是2成仓位出击的情况。一种是迷茫期,但是有明确的题材和个股,这个时候盈亏比就会比较好,可以上仓位。另外一种是贪婪期,即使选到盈亏比1的股票,也可以出击。
表格中两行蓝色的地方,是普通投资者的单票仓位上限,就是4成。经常出现的,应该是0.6,2这个组合。在贪婪期,选择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个股,在合适的价格进行操作。
从表格也可以看出,胜率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即使同样盈亏比2的情况下,胜率从0.5提高到0.6的时候,仓位可以从0.25上升到0.4。所以,下注前,要充分分析这次操作的胜率。
同样,如何提高胜率就是投资的第一要务。如果胜率上不去,就很难上仓位。上不了仓位,就没法取得大的胜利,使账户的净值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提高胜率的具体方法,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
总结一下,单个股的仓位,控制在2成-4成之间。如果计算出的数值低于2成,就不值得参与。如果超过4成,要引起警惕,行情是否已经过热。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