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皮海洲

皮海洲

VIP 资深市场人士
资深市场人士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简介 :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人气 60434
赏金 229
粉丝数 180
鲜花 炒股有蔡班主任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个) 我也要送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从IPO发行速度放缓看IPO常态化

要使“IPO常态化”,这就必须维持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IPO常态化”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IPO常态化”也就无从谈起。

管理层对“新股发行无影响论”投了一张不信任票

►目前股市时间进入“两会”周期。虽然在春节前的1月份,新股发行保持着“一日三新”的高速发行节奏,虽然舆论方面也有人主张新股发行对行情影响较小,但在时间进入“两会”周期之后,管理层还是很“常态化”地把IPO节奏降了下来。在上周安排8只新股发行的情况下,本周甚至只安排了2只新股发行。因为面对“两会”的到来,管理层马虎不得。

►管理层对新股发行节奏的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新股发行无影响论”投了一张不信任票。毕竟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非常片面的。新股发行对行情影响有限,这主要是表现在行情偏暖的时候,如果行情持续低迷,或者在股市下跌的市况里,新股发行就会成为股市行情的杀手。这就是每当股市救市时,管理层都会叫停新股发行的原因所在。所以,只要稍微了解中国股市的人,都会对“新股发行无影响论”投不信任票。

“IPO

常态化”不是新股高速发行的“专利”

►而近期IPO发行速度放缓,又不能不让市场直面与审视“IPO常态化”的话题。因为在IPO“一日三新”的日子里,有关舆论竭力声称这是“IPO常态化”,在有关的当事人看来,“IPO常态化”就是新股高速发行的象征。而新股高速发行也就是“IPO常态化”。也正因为某些人给“IPO常态化”打上了“高速发行”的印记。因此,在IPO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股发行是不是常态化反倒让人有些疑惑了。

►不过,从舆论方面来看,至少还没有人称,近日的IPO速度放缓不是“IPO常态化”。其实在本人看来,IPO速度放缓同样是“IPO常态化”的组成部分。而“IPO常态化”根本就不是新股高速发行的“专利”。

如何正确理解“IPO常态化”

►顾名思义,“常态化”指的是一种“正常状态”。 “IPO常态化”指的是新股发行的一种正常状态,也就是说新股发行“正常进行”。只要新股发行在正常进行,就是“IPO常态化”,如果新股发行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这就不属于“IPO常态化”了。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新股高速发行才是“IPO常态化”。作为“IPO常态化”,它可以是某个时期的新股加速发行,也可以是某个时期的新股放缓发行速度,这都是“IPO常态化”。

►所以,对于“IPO常态化”市场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能把“IPO常态化”当成了新股高速发行的代名词。相反,如果新股发行始终处于高速发行状态,这反倒背离“IPO常态化”了。因为这种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的新股发行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也是难以持续的。股市真的一旦进入下行阶段,新股的高速发行必然会遭到市场的用脚投票,届时新股高速发行想发也发不出来。当然,新股发行叫停就不属于“IPO常态化”了,因为这时的股市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状态,因此也很难有“IPO常态化”可言。

►因此,要使“IPO常态化”,这就必须维持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IPO常态化”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IPO常态化”也就无从谈起。而要维持股市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局面,这就要求IPO本身就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如果不顾及市场的承受力,一味追求新股高速发行,这只会让市场踏上熊市不归路,“IPO常态化”最终也会受到影响,甚至难以为继。

当然,要维持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局面,实现“IPO常态化”,这也要求“IPO制度健康化”。而目前的IPO制度显然是难言健康的。因为根据目前的IPO制度,任何一家企业的上市,都会带来不少于3倍于IPO首发规模的限售股。如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月10日,2016年初以来共发行新股294只,首发募资1820.88亿元,而带来的限售股市值却高达2.23万亿。一旦限售股解禁,因此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这就是IPO制度非健康化发行给股市带来的恶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只有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IPO常态化”才能得以更持久地推行下去,否则,“IPO常态化”难免会有翻车的危险。

2017-02-17 14:20:4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75人气

应正视新股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下的新股发行来说,管理层务必要正视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正视并予以解决,新股发行就是一种病态发行,IPO提速的结果只会将更多的问题抛向股市。

刘士余主席没有明确给出IPO节奏放缓的答案

►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主席有关新股发行话题的发言受到市场的关注。一方面,刘士余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另一方面,刘士余又称,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

►对于希望从刘士余讲话中寻找IPO脚步放缓答案的投资者来说,刘士余的讲话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虽然刘士余提到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但由于IPO排队公司中还有大量的增量,包括IPO扶贫的“即来即审,即审即发”,因此,刘士余的讲话并不意味着IPO节奏放缓。更重要的是,刘士余主席还希望通过IPO数量的提升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一些丑恶现象,如将壳的价格降下来。包括某些市场人士所分析的,通过IPO提速,使股价回归理性,让投资者以更合理的价格买到股票,以此保护投资者利益。所以,从刘士余的讲话中要得出IPO放缓的结论,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应正视新股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不过,在刘士余主席的表态中,有关希望通过IPO数量的提升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一些丑恶现象的说法,这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虽然在刘士余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姑且不论刘士余能否通过有关措施来保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仅就通过IPO数量的提升来解决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的说法来说,就未免一厢情愿了。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新股发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壳”,即降低壳资源的价格,而是为了融资,它是股市融资功能的一种体现,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至于“打壳”根本就不是IPO的任务。而让新股发行来“打壳”,这显然是张冠李戴了。因为真要“打壳”的话,这也应该是退市制度的事情,加大退市力度才是解决“打壳”问题的正途。而用IPO来“打壳”显然是本末倒置。如果IPO的目的是为了奔着“打壳”而来,那么IPO大可叫停,只需要加大退市力度就可以了。

►其次,退一步来说,用IPO来“打壳”,这实际上是用大恶来治小恶,只会给股市带来更多的问题,带来更多的丑恶。虽然“炒壳”是A股市场的一个不良现象,但市场必须正视新股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实际上现行的IPO制度本身就是一个丑恶的制度。因为根据现行的IPO制度,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都会给市场带来不少于3倍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大小非,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的提款机,而中小投资者注定要为这些大小非的套现来买单。而大小非问题显然是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并且围绕着大小非的套现,各种丑恶现象又一再在股市里上演。因此,用IPO来“打壳”,实际上是用大恶治小恶,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

►此外,某些分析人士提到的所谓“通过IPO提速使股价回归理性”的问题,这同样是庸医治箭,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什么A股的估值高?这除了市场投机炒作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与新股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即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就是每家公司上市,首发流通股的规模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四分之一甚至不足四分之一。而大量的股权以限售股的名义在新股上市时不上市流通。由于流通股规模有限,这就方便了市场的投机炒作。股价当然也就因此炒高了。然后限售股解禁,减持套现。整个过程都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而当下的新股发行制度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所谓的“通过IPO提速使股价回归理性”,这其实是在给股市制造更多的问题。

所以,对于当下的新股发行来说,管理层务必要正视发行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正视并予以解决,新股发行就是一种病态发行,IPO提速的结果只会将更多的问题抛向股市,“通过IPO数量的提升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一些丑恶现象”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017-02-16 08:56:1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94人气

剑指“大鳄扒皮” 更要杜绝“制度性吸血”

尽管这次刘士余炮轰“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值得市场为之点赞,但市场更盼望刘士余主席能够正视A股市场的“制度性吸血”问题,并着手解决制度性“扒皮吸血”问题,让A股市场与“制度性吸血”早日“说再见”。

►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再一次展现了其性情中人的一面。继去年12月3日痛斥“野蛮人”、“强盗”、“妖精”、“害人精”之后,这一次刘士余又向“资本大鳄”、“黑嘴”开炮了。其中,在炮轰“资本大鳄”时,刘士余直指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让市场闻到一种血醒的味道。

刘士余炮轰“资本大鳄”为哪般?

►刘士余这一次炮轰“资本大鳄”,也是继今年1月3日刘士余剑指“资本大鳄”后的再一次炮轰。今年1月3日上午,元旦节日后刚一上班,刘士余就专程到证监会稽查局、稽查总队进行工作调研。在发言中,刘士余表示: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依法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切实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有效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因此,刘士余一再剑指“资本大鳄”,表明了刘士余对“资本大鳄”坚决打击的态度,同时,此次刘士余痛斥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这也体现了刘士余对散户利益的保护之意,难怪有市场人士将此视为是散户的重大利好。

►“资本大鳄”在股市里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股票交易秩序,严重损害了“三公”原则,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资本大鳄”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使出“美人计”来获取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另一方面又通过资金优势来操纵股价,从而将广大中小投资者玩弄于股掌之上,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刘士余将“资本大鳄”的这种行为称为是“对散户扒皮吸血”显然是合适的。加大对这些“资本大鳄”的打击力度是很有必要的。正如刘士余所言,对存在问题的违法违规“资本大鳄”,即便逃到海外,也可以通过刑事手段遣送回国。这其实也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所以,基于股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需要,股市确实不允许有“资本大鳄”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不允许“资本大鳄”在市场上“对散户扒皮吸血”。因此,在这次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剑指“资本大鳄”,炮轰“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这是值得市场为之点赞的。

►不过,就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尤其是就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来说,仅仅只是剑指“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还是不够的。进一步说,查处“资本大鳄”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杜绝A股市场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制度性“扒皮吸血”。这才是A股市场需要直面的严峻现实。换一句话说,剑指“大鳄扒皮”易,杜绝“制度性吸血”难。

什么是制度性的“扒皮吸血”?

►什么是制度性的“扒皮吸血”呢?简而言之,就是A股市场制度本身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比如,就“资本大鳄”对散户的“扒皮吸血”来说,对这种行为的查处当然是一件好事,从其对市场的长远影响来说,也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不过,就被“资本大鳄”实施“扒皮吸血”的当事投资者来说,其利益要得到保护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虽然不排除监管部门对“资本大鳄”处以重罚,但这些罚没收入是不能用之于赔偿投资者损失的。投资者能否获得赔偿还得另当别论。并且由于A股市场没有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最大多数的投资者利益肯定是得不到保护的,他们的损失很难得到赔偿。所以,即便管理层查处“资本大鳄”,当事投资者的损失也未必能够得到赔偿,这就是制度性“扒皮吸血”的一种表现形式。

►又比如,由于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可避免会受到损害。如在这次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刘士余主席重点提到的IPO问题。刘士余称: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来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刘士余的这番话显然有用IPO来根治股市问题之意。但殊不知,A股市场的IPO制度本来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丑恶的。因为股权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都会给市场带来不少于3倍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大小非,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的提款机,而中小投资者注定要为这些大小非的套现来买单,大小非因此对散户“扒皮吸血”,这就是一种“制度性吸血”。

也正因如此,尽管这次刘士余炮轰“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值得市场为之点赞,但市场更盼望刘士余主席能够正视A股市场的“制度性吸血”问题,并着手解决制度性“扒皮吸血”问题,让A股市场与“制度性吸血”早日“说再见”。

2017-02-15 09:05:2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58人气

新股发行会大减速吗?

对于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的说法,市场不要做出片面的解读,进而盲目乐观。2017年新股发行的形势非常严峻,对于这一点投资者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对2017年的投资作决正确的判断。

重大利好!IPO或将减速?

►2月10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场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刘士余主席基本上都作出了相应的回答。比如,市场关注的新股发行节奏问题,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为此,有市场人士表示,这是市场的重大利好,此举意味着IPO大减速。

►该市场人士为此算了一笔账。据证监会网站消息,截至2017年1月1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21家,按照春节前一天三只的节奏,排队的企业一年就全上了;如果是2-3年,咱们可以具体算一下:如果是2年,那平均一天才1.5只;3年的话,那一天才1只!为此,该市场人士表示,新股发行从一天三只,减速到一天一只,这明显是重大利好!

新股发行速度真的会放缓吗?

►新股发行速度真的会放缓吗?基于刘士余主席“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说法,市场人士作出新股发行减速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可以佐证的是,上周只是安排了8只新股发行,而从本周目前的安排来看,更是只在15日(周三)安排了2只新股发行。这似乎也表明,IPO减速成为一种客观事实。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股发行真的会大减速呢?或者说,监管部门听取了春节前市场呼吁IPO放缓发行节奏的呼声呢?本人以为,这种可能性很小。虽然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但在这次全国证监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主席也明确表示,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由此可见,刘士余还是主张“IPO数量提升”的,也即更多地发行新股。

►至于说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对于这个话题,市场不能静态来理解,而应该动态来解读。因为IPO堰塞湖不只有存量的721家,而且在未来2-3年还会增加规模或不少于721家的增量公司加入到IPO排队队列中来,形成新的堰塞湖。这意味着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确实解决了存量IPO堰塞湖,但同时也会继续解决增量IPO堰塞湖。最明显的一点是,IPO扶贫政策的实施,不仅来自全国贫困县的IPO公司不受排队的限制,而且来自西藏、新疆两个地区的IPO公司都实行即送即审,审过即发。仅这一部分增量也将不是一个小数。所以,根据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的说法来认定IPO大减速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暂时放缓IPO节奏是为了营造“两会”行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时期证监会不会放缓IPO的发行节奏。也不是说每天发行的新股数量一定就会保持在3只。比如,从上周开始的IPO减速,这就是因为目前股市已进入特殊时期,即“两会”周期。因为一年一度的“两会”将在三月初召开,而“两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股市通常都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要营造一种稳定祥和的气氛。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会行情”。

►所以, 当下新股发行节奏放缓,很直观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营造“两会”行情。虽然在此之前,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都积极地为IPO加速发行鼓与呼,但面对“两会”,证监会层面马虎不得。所以,证监会还是采取常规做法,也即投资者通常可以接受的做法,放缓IPO发行节奏。所以,上周以来放缓IPO节奏是为了营造“两会”行情的缘故,这是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特殊做法。

所以,对于刘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的说法,市场不要做出片面的解读,进而对市场表现出盲目的乐观。2017年新股发行的形势非常严峻,对于这一点投资者要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对2017年的投资作决正确的判断。

2017-02-14 09:36:4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4人气

投资者对IPO提速选择了用脚投票

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这个事实,其实是给A股市场尤其是给监管者敲响的一次警钟。那就是股市不能只重视融资功能,而不顾及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看待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

►2月8日,中登公司公布了《一周投资者情况统计表(2017.01.23-2017.02.03)》。数据显示,截止2月3日,AB股持仓投资者数量为4993.61万人,跌破5000万关口,这也是近20个月持股投资者数量首次跌破这一关口。

►如何看待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比如有人从投资的角度认为,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这是市场低迷的表现,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也有人认为,这是股市“去散户化”的结果,有人甚至因此趁机鼓动投资者选择购买投资基金。对于前者,确有其正确理性的一面,但对于后者,本人不敢苟同。虽然A股市场确实需要发展机构投资者,但“去散户化”的提法却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国人又热衷于个人理财,因此,“散户化”将会是A股市场的一个长期特色。将持仓投资者数跌破5000万认为是“去散户化”的结果,这实在是一种谬论。

什么原因导致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最直观的原因,是春节因素的影响。因为1月27日到2月2日为春节假期,由于此前股市的行情本来就相对低迷,加上春节期间国内外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所以,不少投资者选择了空仓过节。这就导致了持仓投资者数量在横跨春节的这个交易周里跌破了5000万大关。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投资者对IPO提速选择用脚投票的结果。虽然对于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大关这一现象,有市场人士将其解释为市场低迷的缘故,但这种解释并没有切中本质,没有抓住要害。因为从股灾3.0之后,A股市场整体上都处于低迷状态,但从持仓投资者数量的变化来看,整个2016年基本上是有升有降,升降的幅度都不大,而且持仓投资者数量都企稳在5000万以上。

►之所以最新的数据显示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人,这除了春节因素的影响之外,更是投资者对新股加速发行用脚投票的结果。因为进入2017年以来,截止2月3日,A股市场基本上保持着“一日三新”的发股节奏。市场对此分歧很大。虽然以官媒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一再为新股加速发行鼓与呼,但作为投资者来说,对于新股的这种高速发行自有自己的判断。于是,部分投资者选择了用脚投票的方式清仓离场,从而导致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人大关。

►对于这一点,从1月份持仓投资者的变动数据中看得更为明显。根据中登公司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30日,持仓投资者数量为5043.66万人,但进入2017年后,出现“四连降”的下降趋势。1月6日为5034.29万人,1月13日为5024.44万人,1月20日为5007.52万人,到2月3日降至4993.61万人。在新股高速发行的1月,持仓投资者数量接连下降,这就清楚明了地表明了投资者对待新股高速发行的态度:即用脚投票。这个事实显然不是舆论方面对IPO加速发行予以声援所能改变的。毕竟投资是一种自愿的行为,舆论不能拿枪逼着投资者买进股票。

也正因如此,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

00万大关这个事实,其实是给A股市场尤其是给监管者敲响的一次警钟。那就是股市不能只重视融资功能,而不顾及投资者的利益。如果管理层始终都只是重视融资功能而忽视投资者的利益,用脚投票就是投资者最直接的选择。而表现在持仓投资者数量指标上,就是这一数据的连续下跌。不仅可以跌破5000万大关,还可以向着更低的目标迈进。因此,对于监管者来说,2017年新股发行的任务固然艰巨,但新股发行必须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以及由此给股市带来的后果。否则,鸡年的股市就真的要变成“落汤鸡”了。

2017-02-13 09:06:43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10人气

慈善家减持咋也不手软?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必须重新为大股东减持立规矩,让减持制度从一个“坏制度”变成一个好制度。如此一来,即便是股市里的“坏人”,也会因为一部好制度的缘故而变成一个好人。

“坏制度”为大股东减持提供了“捡漏”的机会

►当下的A股市场,大股东减持已成挥之不去的阴霾。大股东减持的故事几乎每一天都在股市里上演。而且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所给出的理由也是别出心裁。有人减持股份是“为了改善生活”,也有人是为了还房贷、给孩子交学费。当然,也有人是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周转或者个人财务安排”,而有些“境界高”的减持者,减持的目的是“为了修陵园和改善中日关系”,抑或是为了优化股权结构、为了维护股民利益。减持的理由很奇葩,但落脚点只有一个:套现。

►而之所以要想出这么多奇葩的理由来减持,显然是由于当下的大股东减持制度是“坏制度”的缘故。比如,当前的减持制度虽然规定重要股东三个月通过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减持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但该项制度却为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留下了“后门”。即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减持的额度不在1%的限制之内。这就使得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可以通过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大额减持、快速减持、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

►又如,目前的减持制度没有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情况下的重要股东减持股份作出限制,这也就导致了变脸减持的出现。如目前推上股市风口浪尖的山东墨龙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就是一种变脸减持。在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公告发布之前,对自己的股份进行减持,将风险转嫁给二级市场投资者。

坏制度让好人变坏人

►正是基于目前的减持制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属于一种“坏制度”,所以,这就给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提供了“捡漏”的机会,如此一来,大额减持、快速减持、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变脸减持也就应运而生。而为了达到各种减持的目的,一些股东们也就不惜挖空心思来寻找减持的理由,以便自己的减持看起来显得合理一些,令人信服一些。而在这些减持的股东之中,就不乏是由于坏制度而让好人变成坏人的。

►这其中的典型莫过于万丰奥威老板吴良定对万丰奥威股票的减持。万丰奥威于1月20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实际控制人吴良定减持公司股份的通知,吴良定于1月20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50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74%。以19.16元的交易价格估算,吴良定此番减持套现达9.58亿元。一次减持金额就高达近10亿元,吴良定减持之凶狠由此可见一斑。

►但吴良定并不是乏乏之辈,也不是一般的企业老板,他的身上带着许多慈善家的光环。据胡润和一家机构合作制作的“2004内地慈善家排行榜”显示,吴良定在2003年曾捐赠资金930万元,位居第30名。其捐赠方向主要是教育和社会福利。而2005年,吴良定获得“爱心中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称号。而1月20日的减持套现,吴良定给出的理由就是“因个人对慈善公益事业捐赠需要”。所以,吴良定是名符其实的“好人”一个。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一个慈善家,面对减持却是毫不手软,出手套现就是近10亿元,对于股市,对于投资者来说毫无慈善之心可言。而之所以如此,显然是由于减持制度是个“坏制度”的缘故。如果减持制度能够完善一些,能够对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加以限制,那么,吴良定的减持就不会有这么凶狠了。以至在股东减持套现这个问题上,市场丝毫感受不到一个慈善家的本色。

►虽然万丰奥威的公告称,吴良定的减持是“因个人对慈善公益事业捐赠需要”,但吴良定会否将套现的近10亿元资金全部捐赠出来却是一个问题。进一步说,如果真是基于慈善的需要,吴良定完全可以将这5000万股股权捐赠出来,而不是减持套现,并因此给市场带来冲击。因此,至少在减持的问题上,吴良定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慈善家的本色。可以说,在减持的问题上,不少“好人”就这样被减持制度这个“坏制度”给害了。

��

因此,在大股东减持的问题上,仅仅只是要求“大股东在减持股份时应当诚实守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并遵守承诺,不得滥用控制地位和信息优势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是远远不够的。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必须重新为大股东减持立规矩,让减持制度从一个“坏制度”变成一个好制度。如此一来,即便是股市里的“坏人”,也会因为一部好制度的缘故而变成一个好人。

2017-02-10 08:57:3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1人气

应限制购买理财产品类公司再融资

本人以为,还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合理性进行把关,对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再融资,哪怕单次融资金额并不是“特别大”、“过大”,同样也应关闭其再融资的大门。

证监会: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

►在春节前证监会召开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明确表示,要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张晓军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等。张晓军称,下一步,证监会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

►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确实是A股市场需要正视的问题。有数据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达到1.49万亿元,是IPO首发融资金额1381亿元的10倍以上。而在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同时,上市公司又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事项。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金额高达7628.76亿元,占同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的50%以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性受到市场的质疑。尤其是有的上市公司,前脚实施再融资,后脚购买理财产品。而有的上市公司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或投资理财,另一方面却进行再融资。如有一家公司。2015年实施定向增发融资近50亿元,而2016年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超过了200亿元。该公司的融资沦为典型的圈钱行为,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

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

►也正因如此,在这种背景下,证监会剑指上市公司再融资显然是有的放矢。不过,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是值得探讨的。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这一点当然是很有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本人以为,还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合理性进行把关,对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再融资,哪怕单次融资金额并不是“特别大”、“过大”,同样也应关闭其再融资的大门。比如,针对2016年共有767家上市公司投资7628.76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问题,管理层就应明确地限制这些公司的再融资。

►这类公司再融资的合理性是值得质疑的。因为这类公司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这一方面表明这些公司并不缺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公司不务正业,而且这类公司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这明显属于“脱实向虚”,是与国家的政策相违背的。所以,对于这类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应予以限制,严禁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进行再融资。如果允许这类公司进行再融资,这无异于是在鼓励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这实际上与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是相违背的。

►所以,尽管购买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自主决定的事情。但从再融资的角度来说,应对这类公司的再融资加以限制,同时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投资类上市公司除外)。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对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加以完善,堵死募集资金流向投资理财的通道。

►当然,进一步说,要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除了要对购买理财产品类公司的再融资要加以限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制度上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当下的定向增发制度,由于缺少必要的门槛设置,已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利器,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元凶。因此,要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就必须对定向增发制度加以完善。

比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向增发仅限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即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并购对象的资产。而涉及到现金支付的,一律通过配股或公开增发的方式来进行。而通过公开增发进行融资的,必须优先满足公司老股东的需要,切实保护公司老股东的利益。而且,上市公司进行现金融资的,必须实行总额控制,规定上市公司融资金额不得超过最近三年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分红总额的两倍;或不超过前次融资以来,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现金分红总额的两倍。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就很难发生了,更不可能腾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2017-02-08 09:02:42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26人气

鸡年股市慎防变成“落汤鸡”

实际上,股市如果能够维持“鸡肋行情”而不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这就是鸡年股市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如果管理层坚持将新股加速发行进行到底,不排除鸡年股市变成“落汤鸡”的可能。

►鸡年的股市行情于2月3日正式拉开序幕。虽然在鸡年开市之前,市场对鸡年股市“开门红”充满了期待,但2月3日的股市却走出了单边下跌的走势,全天上证指数下跌19点,跌幅0.60%。深市三大指数也都表现为下跌的走势。鸡年股市“开门红”的愿望落空。

如何看待鸡年股市的“开门黑”?

►虽然市场上总有人将一年的行情与“开门红”或“开门黑”联系在一起,认为股市“开门红”就会全年红,“开门黑”就会“全年黑”。但这种说法至少是不全面的。作为投资者来说,没有理由根据一天的行情表现来推断全年行情的走势。作出这样的判断无疑是肤浅的。更何况,2017年股市是“开门红”,而作为鸡年来说又是“开门黑”,如此一来,2017年的行情与鸡年的行情到底是红还是黑呢?而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应该是较为有限的。

►其实,不论2017年股市“开门红”也好,或者鸡年股市“开门黑”也罢,就鸡年的行情来说,上演鸡肋行情的可能性较大。虽然在2017年,养老金入市已经是近在咫尺,但实际上,由于养老金入市初期的资金量较为有限,因此,养老金入市对股市行情的影响较为有限,相反,各种不利的因素对2017年行情的困扰较大。鸡年股市“开门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鸡年的股市行情敲响了一次警钟。

鸡年股市何以“开门黑”?

►鸡年股市何以“开门黑”?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央行“加息”因素的困扰。继春节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上调后,春节后,央行又把各期限逆回购利率较节前上调了10个基点。同时,自2月3日起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央行上调利率之举,进一步明确了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度,以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短期杠杆进一步回落。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A股亦将受到流动性紧张的波及。

►二是特朗普因素的影响。特朗普上台后连续出台多项饱受争议的政策,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从而引发外围市场动荡。如1月30日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创下2017年最大单日跌幅。而A股历来有“跟跌不跟涨”的习惯,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的下跌,从而导致A股市场的“跟跌”、“补跌”。

►而就这两条原因来说,它对股市的影响是深远的。就前者来说,货币政策收紧将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问题。在股市资金原本就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收紧对股市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就后者来说,特朗普因素的影响同样也是中长期的。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这将是特朗普政策的一种重要内容,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股市。所以,这两条原因不是短期就可以结束的。

►而就2017年来说,影响股市行情的负面消息显然不只是这两条。就股市自身来说,还面临着大规模抽血的问题。一方面是新股加速发行,这将加大新股发行对市场的抽血力度;另一方面是定向增发对股市大规模的抽血。此外,大小非的套现同样也是导致股市失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这种抽血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剧对股市行情的负面影响。

►此外,就宏观经济来说,目前的宏观经济仍然还是在经济L型运行的底部区域运行,在房地产已严重绑架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要迅速走出底部区域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这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因此,鸡年的股市很难有大的行情出现。实际上,股市如果能够维持“鸡肋行情”而不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这就是鸡年股市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如果管理层坚持将新股加速发行进行到底,不排除鸡年股市变成“落汤鸡”的可能。

2017-02-07 09:16:5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38人气

混改不是“混炒” H股莫学A股

从本质上来说,A股市场对混改概念股的炒作与对其他概念股的炒作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在“混改”名义下的一通“混炒”而已。至于谁来为此买单,那就各听天命,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

近年来,国企改革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去年12月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混改概念股成市场焦点

与此相对应,国企改革概念股,尤其是混改概念股受到了市场的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在A股市场,混改概念股更是被推向了股市的风口。一些具备混改概念或混改预期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炒作。混改概念股有变成“混炒概念股”之势。只要与混改沾上边的,市场就乱炒一通。

对于A股市场来说,出现这种“混炒”并不令人意外。因为A股市场仍然还只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只要有题材、有概念,A股市场就会投机炒作一番,如有着混改概念股风向标之称的中国联通A股,其股价在去年四季度几乎实现翻倍。尽管该公司业绩不佳,去年三季度业绩大幅下降,四季度业绩大幅亏损,甚至有可能因此导致该公司去年全年亏损,但这丝毫都没有影响到市场的炒作热情。因此,从本质上来说,A股市场对混改概念股的炒作与对其他概念股的炒作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在“混改”名义下的一通“混炒”而已。至于谁来为此买单,那就各听天命,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

而在对混改概念股的炒作上,香港市场显然要理性得多。比如,同样是中国联通股票,A股的中国联通虽然去年四季度股价几乎翻番,但港股的中国联通,其股价基本上处于震荡整理状态。因此,对比两地市场对待中国联通的不同态度,香港市场投资者的表现无疑更值得肯定。

混改不是“混炒” H股莫学A股

当然,也有需要提防的地方。那就是要提防A股的这种“混炒”之风传到香港市场。在这方面,H股大可不必向A股学习。这种担心显然并非多余。比如,1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受此影响,南方航空A股盘中一度涨停,当天最终上涨7.38%。而南方航空H股同样也受到炒作,当天大涨5.45%。然而,11日,南方航空发布公告称,截止公告日,南航集团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仅限于南航集团层面,未涉及公司。可见两地以南方航空股票的炒作均属“乌龙”,属于典型的“混炒”。

当然,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不排除A股的投机炒作之风传到香港市场的可能。不过,作为香港股市来说,毕竟是一个比A股市场成熟得多的市场。香港股市有必要增强这方面的免疫力。毕竟投机炒作是A股市场的一大恶习,如何避免被A股市场的这一恶习所传染,这是香港股市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2017-02-06 09:10:0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83人气

混改不是“混炒” H股莫学A股

近年来,国企改革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去年12月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与此相对应,国企改革概念股,尤其是混改概念股受到了市场的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在A股市场,混改概念股更是被推向了股市的风口。一些具备混改概念或混改预期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炒作。混改概念股有变成“混炒概念股”之势。只要与混改沾上边的,市场就乱炒一通。

    对于A股市场来说,出现这种“混炒”并不令人意外。因为A股市场仍然还只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只要有题材、有概念,A股市场就会投机炒作一番,如有着混改概念股风向标之称的中国联通A股,其股价在去年四季度几乎实现翻倍。尽管该公司业绩不佳,去年三季度业绩大幅下降,四季度业绩大幅亏损,甚至有可能因此导致该公司去年全年亏损,但这丝毫都没有影响到市场的炒作热情。因此,从本质上来说,A股市场对混改概念股的炒作与对其他概念股的炒作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在“混改”名义下的一通“混炒”而已。至于谁来为此买单,那就各听天命,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

    而在对混改概念股的炒作上,香港市场显然要理性得多。比如,同样是中国联通股票,A股的中国联通虽然去年四季度股价几乎翻番,但港股的中国联通,其股价基本上处于震荡整理状态。因此,对比两地市场对待中国联通的不同态度,香港市场投资者的表现无疑更值得肯定。

    当然,也有需要提防的地方。那就是要提防A股的这种“混炒”之风传到香港市场。在这方面,H股大可不必向A股学习。这种担心显然并非多余。比如,1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受此影响,南方航空A股盘中一度涨停,当天最终上涨7.38%。而南方航空H股同样也受到炒作,当天大涨5.45%。然而,11日,南方航空发布公告称,截止公告日,南航集团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仅限于南航集团层面,未涉及公司。可见两地以南方航空股票的炒作均属“乌龙”,属于典型的“混炒”。

    当然,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不排除A股的投机炒作之风传到香港市场的可能。不过,作为香港股市来说,毕竟是一个比A股市场成熟得多的市场。香港股市有必要增强这方面的免疫力。毕竟投机炒作是A股市场的一大恶习,如何避免被A股市场的这一恶习所传染,这是香港股市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2017-02-03 11:41:24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71人气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