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快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皮海洲

皮海洲

VIP 阿牛认证砖家
阿牛认证砖家
证书编号 : AN201607290021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简介 :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人气 60419
赏金 229
粉丝数 180
鲜花 炒股有蔡班主任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个) 我也要送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提防重要股东减持成为2017股市风险点

2017年监管部门要摸清风险隐患,处置股市风险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列入其中,尤其是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规范,而不是放任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快速减持与清仓式减持,放任这类减持给市场给投资者带来伤害。

继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之后,在近日证监会系统“一把手”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明确表示,证监会系统2017年工作要在“稳”这个主基调和大局下,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风险隐患,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2017年股市的风险点在哪里?

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防控金融风险成了2017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从股市来说,要实现“稳”这个主基调,也确实有必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为此摸清股市风险点或风险隐患,就显得很有必要。

那么,2017年股市的风险点在哪里?当然,2017年股市的风险点绝非一个两个,但其中有一个风险点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的。那就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套现。实际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对于股市的杀伤力,在2016年初的时候,股市是曾经见识过的。当时股市一度因此而暴跌。后来由于管理层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套现问题加以规范,所以这才使得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对股市的杀伤力有所缓解。不过,进入2016年下半年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压力又得以抬头,特别是重要股东的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给予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以较大的压力。

比如,最近就有这么一家公司的大股东拉开了“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的序幕。2016年12月26日、12月28日、12月29日,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该公司股票301,530,000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5.00%。而1月4日晚,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称,上述股东拟在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该公司股票不超过895,773,370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853802%,这其实也是该股东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上限了。该股东的减持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要对该公司股票进行清仓式减持。而正是由于该股东的“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结果该公司股票出现断崖式暴跌,4个交易日股价从2.70元跌到2.25元,跌幅达到16.67%,相当于一次不小的股灾所带来的冲击。

毫无疑问,该股东的减持是有代表性的。一是该股东选择的是“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这是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也最有代表性的减持方式。二是该股东的减持还是一种“逃命式减持”。因为该公司2015年巨亏,2016年又预告亏损,所以该股东选择清仓式减持无异于是一种跑路行为。三是因为该股东的减持,该公司已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成了一家“无主公司”,成为股市里的又一个“弃儿”。也正因如此,该公司股价出现断崖式暴跌,并不令人意外。而对于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自然是损失惨重了。

提防重要股东减持成为2017股市风险点

这样的投资风险当然是投资者需要防范的。而当更多的公司出现这种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这种个股风险就有可能演变为系统性的风险。这也是监管部门要着力防控的。所以,2017年监管部门要摸清风险隐患,处置股市风险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列入其中,尤其是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规范,而不是放任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快速减持与清仓式减持,放任这类减持给市场给投资者带来伤害。

比如,规定业绩亏损公司的重要股东,在公司业绩没有实现扭亏之前,不得减持公司股权,避免重要股东通过卖出股权来转嫁风险,不履行重要股东应尽的职责。又如,规定控股股东的持股降至或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时,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转让给有意接手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企业法人或机构投资者,避免公司沦为无主公司。此外,除了变改公司控股股东外,重要股东每连续三个月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大宗交易系统以及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以防止重要股东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如此一来,重要股东减持带给市场的风险就可以降低到可控的范围之内。

2017-01-16 09:17:3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88人气

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指的是什么?

虽然去年证监会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明显的。比如,投资者千呼万唤的集体诉讼制度始终没有进展,虽然在欣泰电气强制退市问题上有先行赔付制度护航,但仍然改变不了广大投资者成为“冤大头”的事实。

据有关媒体报道,证监会系统“一把手”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于近期顺利举办。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指出,证监会系统2017年工作要在“稳”这个主基调和大局下,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真正有所进取;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风险隐患,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刘士余主席的这番讲话为2017年证监会系统的工作画出了一个大轮廓,因此这番讲话格外引人关注。特别是刘士余主席口中的“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是什么尤其令人关注。

据本人推测,“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指向“注册制”的可能性不大。正如本人1月6日在《新京报》上发文所言,2017年推出注册制的条件并不成熟。虽然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而且在实施注册制问题上,还存在两年授权期限问题,即自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底这样一个授权期限的规定。但在实施注册制条件并不具备的背景下强推注册制,只会加剧股市风险,这与证监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提法并不相符。更何况刘士余在上任之初,在出席去年3月12日“两会”记者会时就明确表示: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注册制不会单兵推进,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最近一年股市的法制环境并无太大变化,所以“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指向“注册制”的可能性很小。

也不应是IPO。尽管IPO是这一年来证监会做得最好的一件工作,而且在2017年IPO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但IPO在2016年就是已经取得突破的一项工作,如2016年12月份,A股发行新股达到51家。在目前股指处在3000点附近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奇迹。在此基础上,2017年的IPO虽然有可能在数量上进一步增加,但与“真正有所进取”的表述还是有所出入,除非能对IPO制度进行实质性的完善,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牵制,这似乎在2017年并不可能实现。

而就加强监管来说,这本来就是2016年证监会进行的一项日常工作。虽然2017年证监会还会进一步加强监管,但由于受到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2017年监管工作要“真正有所进取”,同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也不应该指向监管工作。

“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所指向的最大可能性应该是《证券法》的修改与新《证券法》的出台。因为现行的《证券法》还是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已经完全不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妨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所以《证券法》的修订工作已提上全国人大的议事日程。实际上目前的《证券法》修订已于2015年4月进行了一审,但随后由于股市的急剧动荡,《证券法》的二审一直未能进行。但进入2017年,《证券法》二审将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二审顺利的话,不排除新《证券法》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可能性。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大事件。这与刘士余主席所表述的“真正有所进取”才是相符的。

当然,“资本市场的关键领域”如果不是指向《证券法》,本人也希望它的指向是投资者保护。毕竟投资者保护是中国股市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去年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证监会做了不少工作,但投资者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明显的。比如,投资者千呼万唤的集体诉讼制度始终没有进展,虽然在欣泰电气强制退市问题上有先行赔付制度护航,但这仍然改变不了最广大的投资者成为“冤大头”的事实。因此,投资者保护同样是最需要“真正有所进取”的,也希望能够在2017年“真正有所进取”。

2017-01-13 09:28:4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6人气

“稳”是主基调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在维稳方面,A股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是经过了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的股市暴跌之后,股市的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释放。另一方面是国家队在股市里起到护盘作用,有利于股市稳定。

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新年伊始,管理层就一再向市场释放出“稳定”的信号。据统计,近期证监会高层9次公开讲话,其中5次谈到“稳定”。而近日,在证监会系统“一把手”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更是明确指出,证监会系统2017年工作要在“稳”这个主基调和大局下,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风险隐患,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证监会一再释放出“稳定”的信号,甚至明确表示“稳”是主基调,这其实是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一脉相承的。在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就是“稳定”,表示“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所以,证监会强调“稳”是主基调,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稳”是主基调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那么,对于2017年的股市来说,“稳”是主基调的定调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广大投资者都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毕竟岁末年初,一些业内人士在展望2017年股市行情的时候,不乏有一些人提出了牛市的观点。就连外资机构摩根士丹利也将2017年A股市场的目标位定在4400点。但基于“稳”是主基调,这种过于乐观的观点必须抛弃,投资者需要降低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预期。

当然,“稳”是主基调对于投资者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从股市下跌的角度来说,它也意味着股市不会有太大的下跌。所以,投资者对2017年的行情也不必过于悲观,股市不会出现2015年下半年以及2016年初那样的暴跌。对于这一点,投资者需要坚定信心。不要股市一出现下跌的走势,投资者就自己吓自己,称是熊市来了。

也正是基于这种“稳”的定调,所以对于2017年的股市行情,投资者既没有必要悲观,也不宜盲目乐观。逢低要敢于买进股票,逢高则要卖出股票。所以,2017年也是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年。盲目追高与低位杀跌,都有可能让投资者付出代价。

如何维持2017年股市的稳定?

当然,对于2017年的股市来说,如何维持股市的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在维稳方面,A股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是经过了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的股市暴跌之后,股市的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释放,目前股市的指数位置并不高,股市风险总体不大。另一方面是国家队在股市里起到护盘作用,有利于股市稳定。但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说,停留于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比如,应重视股市的投资功能,让股市具有赚钱效应。如果股市一味地重视融资,投资者就会失去对股市的信心,最终股市的稳定格局就会被打破,从而走出破位下行的熊市走势。如目前新股的高速发行,带给股市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动摇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在一年之后或三年之后,股市将面临着更猛烈的大小非减持压力。

而说到大小非减持,这同样也是导致股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最近因为公司股东的大幅减持,华锐风电股票出现断崖式下跌,股价从2.70元大跌到2.21元,跌幅达到18.15%,相当于一场股灾的冲击。因此,要避免大小非减持给股市稳定造成冲击,就必须限制公司重要股东的大幅减持及清仓式减持,而不能对其听之任之。

当然,要维护股市的稳定,确实还有必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风险隐患,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摸清风险隐患的问题。比如在目前股市并不具备推出注册制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强推注册制的话,就会让注册制成为股市的一个风险点。作为监管者来说,必须避免引爆这个风险点。

2017-01-12 09:01:5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20人气

ST慧球为何敢于一再挑战监管的底线?

要让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有完善的制度相配套,其中尤其需要加大违法违规成本,让ST慧球这样的“坏孩子”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付出代价。

近日,上市公司中的“坏孩子”ST慧球凭借“1001项议案”之举,再一次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ST慧球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ST慧球这家公司投资者并不陌生。这是一家在股市里“劣迹”昭彰的公司。去年8月,面对瑞莱嘉誉对该公司股票的举牌,该公司不作信息披露。特别是在上交所敦促其进行信息披露的情况下,该公司仍然以瑞莱嘉誉持股只有4.999978%而不到5%为由,拒绝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报告书。为此,上交所暂停了该公司的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同时还向ST慧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针对前期实际控制人状态不明、信息披露不力、拒不接受监管约谈、泄露未对外披露信息等问题,在9月9日前限期完成整改,否则,将对公司股票ST处理。然而,面对交易所的屡次督促,ST慧球始终保持“无动于衷”,最终于9月13日起被“戴帽”。

而这一次,ST慧球再次发扬了“坏孩子”的一贯作风。今年1月3日收市后,ST慧球通过信息披露业务系统,向上交所提交了《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和《关于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拟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共计1001项议案。但经上交所审核,该公司提交的公告内容严重违反信息披露的规则要求,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当日即向该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督促公司董事勤勉履职,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议案进行调整修改。然而,该公司在收到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后,并未按照监管要求修改,而是将上述未经披露的公告及监管工作函在网络媒体上全文泄露。ST慧球再次将自己置于市场的风口浪尖。

从上交所的介绍来看,此次ST慧球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除了信息披露不合规之外,其问题还包括:多数议案不属于《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大会职权范围。例如,“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关于公司建立健全员工恋爱审批制度”、“关于调整双休日至礼拜一礼拜二的议案”等;随意更改股东提案;部分议案强加股东义务,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关于第一大股东每年捐赠上市公司不少于100亿元现金的议案”、“关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以10000元每股进行全额回购议案”等。基于此,难怪投服中心向ST慧球发出四问,呼吁ST慧球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利,罢免相关董事、监事。

为什么ST慧球敢于一再挑战监管的底线?

呼吁ST慧球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利罢免相关董事监事,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而作为市场来说,还需要关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为什么ST慧球敢于一再挑战监管的底线?这个问题也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ST慧球敢于一再挑战监管的底线?归根到底,这是由股市制度的短板所决定的。首先是上市公司违规成本低。对于ST慧球这种违规行为,不论是上交所还是证监会都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除了约谈、限期整改之外,缺少严厉的惩处措施。如前次违规,将公司“ST”处理了,但有关当事人并没有损失,ST处理的结果是投资者受到连累。

其次是缺少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措施。虽然ST慧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投资者却很难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投服中心表示,将适时提起诉讼维权,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由于缺少集体诉讼制度,即便投服中心最终提起诉讼维权,最终也只能让极少数的投资者受益。

此外,退市制度对于ST慧眼这种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也无能为力。虽然目前对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退市制度方面作出了强制退市的规定,但ST慧眼这种行为显然还构不成重大违法违规。对于ST慧球这种大法不犯,小错不断的“坏孩子”,退市制度也是鞭长莫及。

可见,ST慧球之举实际上也是向股市监管者敲响了警钟。因为近年来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监管者一直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但面对ST慧球这样的“坏孩子”,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无异于将监管的拳头打在了棉球上,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要让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有完善的制度相配套,其中尤其需要加大违法违规成本,让ST慧球这样的“坏孩子”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付出代价。

2017-01-11 09:27:2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00人气

港交所IPO或找对了方向

在2016年第四季度,港交所IPO或许已经找对了方向。在继续接纳大公司上市的同时,加大中小公司上市的力度,这无疑有利于香港IPO市场的活跃。

 2016年港交所IPO在全球市场中仍然处于领先位置。虽然据英国《金融时报》引述金融数据服务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16年纽约以微弱优势超过香港,夺回全球最大IPO市场宝座。其中,2016年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进行的IPO交易总额达到246亿美元,略高于港交所的245亿美元。但以单个交易所而论,港交所仍然还是位处第一的位置。

不过,在2016年已成为过去的情况下,港交所到底是全球第一还是第二其实并不重要。因为2016年对于港交所来说,IPO市场其实并非火热。根据德勤的数据,预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香港市场共120家公司通过IPO融资达1947亿港元,与2015年的124家公司上市融资2621亿港元相比,分别下降3%和26%,创下过去3年以来的新低。不过,尽管港交所2016年IPO创下3年来新低,但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IPO情况来看,港交所的IPO或许已经找到了方向。

2016年第四季度,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共有49家公司首发上市,共筹资78亿美元。虽然筹资额较第三季度下降25%,但IPO数量却较第三季度上升63%。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小公司到香港上市。据安永数据显示,在2016年,香港主板和创业板整体倾向于小宗交易,2016年第四季度,平均交易规模为1.58亿美元,而在2016年第三季度和2015年第四季度分别为3.97亿和2.7亿美元,但创业板这边却风景独好,与2016年第三季度和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创业板的筹资额分别增加了235%和179%。

越来越多的小公司到香港上市,对于香港IPO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性选择。虽然在争夺全球IPO排行时,大公司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但对于任何一家交易所来说,大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反小公司的资源却是无限广阔。当然,从传统习惯来说,香港市场是一个投资占据主导的市场,所以香港市场更倾注于大蓝筹公司的上市。加上券商保荐机构方面也可以从大蓝筹公司的上市中获得更多的保荐收入,所以,小公司的上市通常是受到冷落的。

不过,这种局面有必要予以改变。一方面毕竟大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随着深港通的开通,小公司受冷落的局面会得到改变。毕竟深港通的开通,提升了中小公司在香港市场的地位,毕竟一些中小公司成了深港通标的股,毕竟来自内地的投资者有炒作中小盘股的习惯,所以香港市场上的中小盘股会随着内地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数量的增多,其估值也会得以提升。包括随着内地投资者更多地关注香港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中小企业希望能够来到香港上市。这无疑是深港通开通给香港市场带来的一种机遇。

而从2016年第四季度香港IPO市场的变动情况来看,港交所方面明显动察到了这种机遇的到来,同时也展现出了把握这种机遇的能力。也正因如此,在2016年第四季度,港交所IPO或许已经找对了方向。在继续接纳大公司上市的同时,加大中小公司上市的力度,这无疑有利于香港IPO市场的活跃。

2017-01-09 09:05:5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03人气

2017年注册制推出的条件仍不成熟

就注册制的推进来说,当前仍然只是处于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创造条件”阶段,仍然处于“完善法制环境”阶段。所谓“让注册制在2017年加速落地成为可能”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新年伊始,市场少不了对股市的方方面面进行展望一番。于是乎,注册制政策的出台也就成了某些人对2017年股市政策展望的一个内容。有人在对这一政策进行展望时表示,注册制落地概率大增。持有该观点的人士认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在新股发行和市场监管两大领域的动作,让注册制在2017年加速落地成为可能。

2017年A股实行注册制的条件仍然不成熟。

照直说,笔者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个人以为,2017年A股实行注册制的条件仍然不成熟。而主张“注册制落地概率大增”、“注册制在2017年加速落地成为可能”等观点的人,实际上是唯恐股市不乱。毕竟在一年之前,正是注册制推出的消息困扰着A股市场,成为A股市场杀跌的一个重要杀手。

也正是为了维护股市稳定的需要,所以在后来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去了注册制的提法,而“两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新提法,随后在去年3月12日的“两会”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明确表示,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注册制不会单兵推进,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就这样,被投资者视为洪水猛兽的注册制被搁置了起来,这也成了2016年涉及到A股政策方面的一项最英明决定。A股市场也因此从去年3月份开始走出了稳中有升的行情。

正是基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以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明确表示“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所以就注册制的推进来说,当前仍然只是处于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创造条件”阶段,仍然处于“完善法制环境”阶段。所谓“让注册制在2017年加速落地成为可能”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2017年注册制落地概率大增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

之所以认为2017年注册制落地概率大增,有关人士抛出了两大理由。一是新股发行提速,有利于消化“IPO堰塞湖”,为注册制的实施创造条件;二是监管部门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此举被认为是“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事中事后监管链条”。为此,有关人士认为,实施注册制的两大前提条件基本具备。

这种说法明显站不住脚。正如刘士余主席所表示的那样,“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而这样的法制环境目前并不具备。因为从去年到今年的一年中,在涉及到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方面,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的。包括《证券法》的二审在2016年根本就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尽管在加强监管方面,证监会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法律的修改远远没有跟上,以至证监会的监管都是事倍功半,对很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明显缺少震慑力,这就更别说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了。象欣泰电气强制退市,广大中小投资者再一次充当“冤大头”。因此,这样的法制环境显然是不宜推行注册制的。

不仅如此,所谓的新股发行提速,有关人士也是一叶遮目。新股发行提速不假,但新股发行是在证监会严格调控下的计划发行,并非市场化发行。发行人的发行数量与发行价格受到严格控制。新股发行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排排坐分果果”。这种非市场化发行与注册制所要求的市场化发行完全是两回事。因此,所谓注册制实施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其实对于当下的股市来说,在注册制实施的法制环境并不具备的条件下,搁置注册制是最明智的做法。毕竟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新股加速发行已极大地满足了企业上市的要求,A股的新股发行已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新股发行。在这种背景下,试图推出注册制,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排除2016年年初股市暴跌的一幕又会在股市里出现。因此,除非是别有用心,否则,中国股市应竭力回避这一幕的重演。

2017-01-09 09:05:1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92人气

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股票市场始终都是国内投资者的主战场。他们是A股市场的根基所在,这也决定了A股市场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局面不论是中短期还是中长期都很难改变。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牵动着国人的心,尤其是近日人民币的暴涨,更是给国人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而人民币汇率的这种走势,对A股市场的影响如何,则是一些A股投资者关心的事情。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包括股票)也应跟随着贬值;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包括股票)也应跟随着升值。所以对于近日人民币的暴涨,有分析人士将其称为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

“重大利好”背后的真相

►但这种“重大利好”并没有从A股的走势中表现出来。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波澜不兴。市场上看不出有任何“重大利好”驾到的迹象。人民币汇率涨也好、跌也罢,A股市场始终是我行我素地走自己的路。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好象毫不相干似的。

►这就是汇率对股市影响的真相。虽然理论上二者表现为一种正相关,但实际上二者几乎毫不相关。而之所以如此,这主要是与A股市场自身的一些属性有关。毕竟A股市场是一个被国内投资者所主宰的的市场。虽然目前A股市场也引入了QFII与RQFII等境外投资者,但这些境外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所占的权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些境外投资者是比较重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的,但由于他们在A股中的权重有限,所以对A股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汇率对股市影响小的局面很难改变

►实际上从长远来看,虽然A股会进一步开放,QFII与RQFII的力量会进一步增加,但他们仍然很难在A股市场里有太大的作为。仅以当下为例,A股投资者的开户人数达到1.17亿,2016年末持仓投资者的数量也有5000万人左右。这些数据对于QFII们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这就决定了在A股市场境外投资者始终都只有做配角的份。所以,尽管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牵扯到他们的投资收益,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意愿,但对于A股市场来说始终都难以构成太大的影响。

►而就国内投资者来说,不论人民币汇率如何变动,这似乎都不会影响到国内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投资。一方面对于最大多数的国内投资者来说,他们对境外投资市场缺少必要的了解,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去投资境外市场。另一方面即便有少数国内投资者有意向投资境外市场,这实际上也是受到多方面限制的。一是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毕竟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投入股市的资金相对有限,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这些投资者也抽不出更多的资金投资国外市场。二是即便有部分投资者经济实力还不错,但政策方面是有限制的。比如在换汇方面,有5万美元的额度限制,又如在国家外汇管理方面,外管局规定,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购房与投资。所以国内投资者就是想投资境外市场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此外,投资者进行外汇投资同样也是受5万美元额度限制的。而且进行外汇投资的风险实际上远远高于股票的投资风险。象最近人民币在持续贬值后出现暴涨走势,投资者如果方向做反的话,将会损失惨重。尤其是近日人民币的暴涨导致空头踩踏,巨亏50亿美元。所以对于更多的国内投资者来说,是不适合进行外汇投资的。所以,股票市场始终都是国内投资者的主战场。他们是A股市场的根基所在,这也决定了A股市场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局面不论是中短期还是中长期都很难改变。

2017-01-07 19:15:3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592人气

“开门红”能决定股市一年的命运吗?

“开门红”固然是好事,但对于“开门红”的意义投资者没有必要作出过份的解读,以为“开门红”全年红。好像因为“开门红”的缘故,2017年的股市就可以看好了。实际上,“开门红”全年红,“开门黑”全年黑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1月3日,2017年A股市场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如愿地走出“开门红”的走势。当天,上证指数跳空1.67点略作高开,随后高开高走,最终以3135.92点报收,全天上涨32.28点,涨幅1.04%。

没有必要 “开门红”作出过份的解读

2017年股市出现“开门红”的走势是投资者所希望看到的,因为投资者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一个好兆头。当然,这个“开门红”的走势也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A股基本上处于回调之中,调整总体说来较为充分,而且大盘试图以3100点做底的意图较为明显。所以在进入2017年,在第一波资金紧张局面得以缓解的情况下,股市出现反弹的走势,这并不令人意外。更何况当天公布的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9,创四年新高,这对于当天的行情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开门红”也因此而出现。

“开门红”固然是好事,但对于“开门红”的意义投资者没有必要作出过份的解读,以为“开门红”全年红。好象因为“开门红”的缘故,2017年的股市就可以看好了。实际上,“开门红”全年红,“开门黑”全年黑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2016年固然“开门黑”全年也黑,但2014年却是“开门黑”全年红。而2013年“开门红”,但全年却是下跌的走势,2015年虽然“开门红”全年红,但股灾却在2015年上演,不少投资者在2015年损失惨重。所以“开门红”的有关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对于“开门红”的意义无非就是一个心理作用而己,没有必要予以高估。

毕竟对于股市来说,出现“开门红”的概率是很高的。股市要么“开门红”,要么“开门黑”,这就至少存在50%的“开门红”概率。而且基于搏一个“好彩头”的心理,政策面会控制利空政策的出台,而在缺少利空消息的打压下,空头力量也会有所遏制,相反多头力量会积极护盘,这就意味着股市“开门红”的机会实际上是超过50%的。所以,“开门红”更多的只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进行过度的解读是没有必要的。

“开门红”能决定股市一年的命运吗?

实际上,“开门红”仅仅只是代表首日当天的走势而已,就是代表当天的走势是上涨的。而且这种上涨,并不代表就没有隐患了。比如,在1月3日当天,虽然股指上涨了32.28点,但成交量不足的问题仍然是明显的。沪市当天的成交只有1599亿元,并没有明显的放大,这也表明场外资金进场并不涌跃。如果后市资金量不能有效放大的话,行情继续走高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其实,就1月份的行情来说,显然也不是“开门红”所能决定的。去年12月份的行情之所以下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面的紧张。因为年底各方面的资金都存在回笼的压力。而1月份因为春节的缘故,同样面临资金压力的问题。因为1月份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包括机构投资者也需要向员工发放包括年终奖在内的各种奖励。再加上春节长假,所以资金在1月份流向股市的额度是非常有限的,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在1月份很难缓解。而且1月份还将面临着特朗普这只黑天鹅的困扰,这只黑天鹅将在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美国的诸多政策包括对华政策都将发生变化,这也使得1月下旬的行情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显然不是“开门红”所能决定的。

而从2017年全年的行情来说,更不是“开门红”所能决定的。去年A股欲振乏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股市大规模融资的缘故,全年IPO与再融资规模超过1.6万亿元,创下A股市场历史新高。而这种趋势在2017年同样会得以延续,其中IPO发行将会进一步加快,股市“开门红”当天,就有3只新股发行。按照每天2~3只新股发行的节奏,A股新股发行将会创出新的历史纪录。而在A股融资大干快上的同时,大小非套现同样也是当仁不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出现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掐点减持。股市失血在2017年将会进一步加剧。而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开门红”所能决定的。进一步说,如果“开门红”真的能带来2017年股市全年红的话,这就意味着IPO、再融资、大小非套现这“三驾马车”将迎来更好的抽血时机,可以进一步开足马力对股市抽血。

2017-01-06 09:07:4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78人气

乡愁是一张回家的车票

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一票难求”呢?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每到春节,该回家的人基本都还是回家了,“一票难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假象,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像黄牛的加入与平台的加入,都是制造“一票难求”的人为因素。

主持人:元旦假期刚刚结束,时间就逼近年关了。虽然距离春节假期还有20余天的时间,但同事朋友之间见面,少不了问候一句:回家的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时候,乡愁就是一张回家的车票。而回家的车票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一票难求的缘故。据交通部预测,2017年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其中铁路交通发送旅客预计达到3.56亿人次,同比增长9.7%。所以有媒体分析称,受春运人数增多、火车票预售期缩短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运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难抢票年”。

所以,今天我们《海洲实话》就聚焦今年的春运抢票大战。大话题就是《乡愁是一张回家的车票》。而作为今天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请皮老师谈谈,如何看待“一票难求”的问题,特别是今年的春运为何会成为“史上最难抢票年”呢?

皮海洲:“一票难求”的问题是春运期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也促进了高铁在我国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高铁、动车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缓解一票难求的问题。实际上,随着我国高铁动车的大发展,我国铁路运力明显增加,这应该是有利于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的。

但为什么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呢?我认为除了运力上还有缺口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今年将春运售票时间缩短到30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为的恐慌。当然,更重要的是黄牛党也在其中抢票,大量的票被黄牛党抢去了,所以其他人抢票很困难。以前黄牛党在窗口倒票,如今火车票实行了实名制,国人大量选择网上买票。这样黄牛党就换了一个马甲,变成了网络黄牛。他们属于专业抢手,利用的是高科技,以及先进的抢票手段。作为普通人来说,“你用一台电脑刷,专业刷票黄牛可能是几十台电脑同时在刷。你开一个或者几个程序同时刷,他们可能同时开了几百甚至上千个程序刷,刷票频次可以达到毫秒级。如果你成功刷到票的概率是0.1%,那他们就能达到10%甚至更高”,而且,“普通用户最多是百兆宽带,黄牛的带宽以千兆计”。比如为了抢票,有的黄牛配备了2000兆的网络宽带,所以他们抢到票的几率会比普通个人大很多。这样我们普通人自然就很难抢到票了。

而且今年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大量的网络平台也加入到抢票大战之中。据报道,今年至少有58家平台推出了抢票软件,这些平台一般宣称平均收费30元左右就可以提升70%、80%甚至更高的抢票概率,甚至有平台推出了“抢票险”。乘客通过这些平台来“有偿买票”,通常也要多掏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服务费”。这种做法在今年的春运抢票大战中大行其道,仿佛成了今年春运抢票大战的“正途”。而这些平台加入抢票大战,也导致了车票紧张的局面。一趟列车的车票,动不动就“秒光”。这自然会加剧“一票难求”的局面。

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一票难求”呢?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每到春节,该回家的人基本都还是回家了。大多数人还是通过火车回家了,还有一部分人乘坐汽车回家了,也有人一部分人坐飞机回家了,还有人自驾回车了,当然也有人搭乘朋友的便车回家了。总之大家都还是回家了。所以“一票难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假象。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象黄牛的加入与平台的加入,都是制造“一票难求”的人为因素。


主持人:对于网络平台加入到今年春运抢票大战中来,有舆论称,网络平台的做法也属于黄牛做法,其本质也是一种黄牛。不过平台方面称,平台收取的是服务费,且是为顾客个人购买车票,不属于倒票,和黄牛具有本质区别。皮老师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皮海洲:我认为平台的做法跟黄牛们的做法本质上是一回事。实际上,这些平台就是看黄牛倒票赚钱快,所以眼红了,也做起了黄牛一样的生意。因为从技术力量来说,平台的技术远超过黄牛,所以在抢票上,平台比黄牛更有优势。平台说自己收的是服务费,实际上,黄牛收的同样也是服务费。平台说自己是为顾客个人购买车票,如今网络黄牛买票同样是为个人购买的。而且在加价方面,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加价几十块钱,百来块钱。

并且,更重要的是,不论是黄牛还是网络平台,他们的做法都是违法违规的,是一种扰乱正常售票秩序、涉嫌倒卖车票的违法犯罪行为。平台方面推出的“抢票软件”,早在2013年就遭到国家工信部的封杀。正因为有此封杀令,因此在淘宝网上,火车票抢票软件是列入违规商品,禁止在淘宝网上售卖的。因此,这些平台推出抢票软件进行抢票的做法是明显违规的。

不仅如此,依据铁总价〔2015〕365号文规定,即便有关企业取得铁路客票的代理销售资格,服务费每张客票最高也不得超过5元。而这些推出“有偿买票”服务的网络平台,不仅绝大多数没有取得铁路客票的代理销售资格,而且服务费也远远超出了每张客票最高不得超过5元的上限规定。可以说在这两方面,平台与黄牛也都是一样。实际上,就二者的危害性来说,平台比黄牛危害性更大。

主持人:既然平台的做法跟黄牛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违法违规行为,那么皮老师为什么又说,平台的危害性比黄牛更大呢?观众朋友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皮海洲:之所以认为平台比黄牛的危害性更大,其原因在于,网络平台对正常售票秩序的扰乱比黄牛更加严重,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毕竟作为“黄牛”来说,其影响还是较为有限的。但在58家平台加入抢票大战的情况下,那么这种负面影响就从地下转向公开,从局部、个点转化为全局、全国范围。可以说,正是58家平台的加入,从而导致“一票难求”的局面更加紧张,车票销售因此演变成为“秒光”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乘客如果想买到票,就不得不接受平台方面的有偿服务,向平台方面支付更高的价格,甚至为了确保买到车票,不惜购买“插队券”提升抢票成功概率。在这种背景下,不向“黄牛”低头,不向平台屈服的乘客就更难买到车票了。因此,网络平台对正常售票秩序的扰乱较之于“黄牛”们来说更加严重。

不仅如此,更多的乘客选择平台有偿购票,也给自己未来的“受打扰”留下了隐患。因为购票实行的是实名制,通过购票,乘客会将自己的很多信息留在平台上。而这些信息一旦外泄,就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这些平台大都是一些商业平台,都存在赢利的要求。因此,乘客留在平台上的信息,很难保证不会被利用。当然,这个问题黄牛也是存在的,但黄牛接触到的乘客毕竟人数有限,所以能掌握的信息也相对有限。

主持人:每到春运时节,黄牛现象始终难以杜绝,今年平台又加入抢票大战,成为新黄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呢,还是执行制度的人执行不力呢?还请皮老师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皮海洲:在这个问题上,主要还是执行制度的人执法不力的问题。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抢票软件是明令禁止的,而服务费是有严格规定的。并且销售车票有关企业需要取得铁路客票的代理销售资格。很显然平台与黄牛的做法都是违反了相关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平台与黄牛没有受到查处,显然是执行制度的人执行不力。

不仅如此,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倒卖车票、船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可以说,对平台与黄牛的查处是于法有据的。所以这只能说明执行制度的人有问题。这也是加剧“一票难求”现象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说,是有关当事部门对“一票难求”问题重视不够。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对民生重视不够,对百姓重视不够。所以这才让回家的车票变成了一种乡愁。

2017-01-05 09:02:3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01人气

把人治监管扫进垃圾堆

尽管2016年监管搞得轰轰烈烈,但股市的主要问题始终还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就监管本身来说,并没有解决处罚不力的问题。比如,大小非疯狂套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视。比如,新股发行始终处于带病发行状态。

2016年是A股市场名符其实的“监管年”

今年2月,刘士余接棒证监会主席一职,刘士余“新官上任”强调的就是监管,表示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而从2016年的历程来看,加强监管也确实成了证监会最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数据显示,2016年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多达170余起,并会同公安部等开展了多项专项执法行动。不仅如此,在2016年进入年末的时候,保监会对险资的监管又掀起高潮。监管也因此在A股市场形成一种合力。

重视监管工作,并且多部门在监管上形成一种合力,对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这也是有利于A股市场平稳发展的。不过,对于A股市场来说,不能只有监管,股市还要有赚钱效应。如果只有监管而没有赚钱效应,投资者就会将股市抛弃。所以,在加强监管方面,更应该要强调有效监管,要强调解决问题的监管,让投资者的利益能在加强监管中得到保护,让股市行情能够在加强监管中得到稳健发展。如果加强监管的结果是让股市行情走向低迷,让股市只有亏钱效应而没有赚钱效应,那么这样的加强监管是值得反思的。以2016年为例,全年股市下跌了435.54点,跌幅达到12.31%,72%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其中33%的投资者亏损超过20%,而股市的融资却超过1.6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这样的“平稳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加强监管需要正视哪些问题?

而从加强监管的角度来说,为了保证A股市场能够平稳发展,监管形成合力也罢,加强监管也好,务必需要正视四方面的问题。

首先,加强监管必须防止矫枉过正。比如对险资投资的监管,在个别险资机构成为股市野蛮人的情况下,加强对险资举牌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险资举牌都要报备,险资收购都要事先核准,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尤其是就举牌与收购来说,这二者其实是不可分的。如果收购都要事先核准的话,这不仅容易导致险资错失有利的买入时机,同时事先核准的做法也容易引发内幕交易,或内部消息泄漏。

其次,加强监管需要依法监管,而不能搞人治。比如今年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曾经在某个时期,对涨停的个股实行“特停”的处理措施。有的股票涨了三个涨停被特停,有的股票涨了四、五个涨停被特停。这种特停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人治,而不是法治,带给市场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甚至是恶劣的。这种人治监管应该扫进垃圾堆。

其三,加强监管应告别“皮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监管模式。这是目前股市监管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在加强监管方面监管部门雷声很大,动辄一队监管人马就杀到了监管现场,但一阵忙碌过后,也许是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也许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也许是一、两年的时间,最终的罚款不过几万元,几十万元而已。这样的处罚别说对市场是否具有震慑作用,恐怕就是监管人员的差旅费都没有罚回来,这种监管其实是对监管资源的巨大浪费。

外,监管需要与解决问题相结合。2016年虽然是“监管年”。但2016年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是回避问题的监管。或者说,监管归监管,问题归问题,监管并没有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所以,尽管2016年监管搞得轰轰烈烈,但股市的主要问题始终还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就监管本身来说,并没有解决处罚不力的问题。比如,大小非疯狂套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视。比如,新股发行始终处于带病发行状态,每一家新股上市都会给股市带来不少于3倍于首发规模的限售股等,股市始终都是限售股股东的提款机。

2017-01-04 09:07:2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67人气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