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ST昆机来说,虽然有可能逃过退市这个“死罪”,但不论是“五年连亏”还是被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该公司都将“活罪”难逃,即*ST昆机都将被暂停上市一年。对于这一点,投资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ST昆机是否会退市?
►自从3月21日*ST昆机自曝“涉嫌财务违规”以来,*ST昆机事件犹如在市场上抛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炸得*ST昆机股票在市场上连续跌停。*ST昆机会不会退市更是成为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
►针对“*ST昆机事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24日称,证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严肃查处。云南证监局于3月20日进入现场开展专项检查,3月21日已对公司正式立案调查。该发言人同时表示,目前,公司已预告2016年将继续亏损,可能因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如公司财务违规经查实情节严重,还可能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退市。我会将继续依法、从严监管,彻查公司违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如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其清除出市场。正是基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表态,*ST昆机退市一事更是乌云密布。
►那么,*ST昆机会不会退市呢?尽管证监会表示:如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其清除出市场。但实际上,*ST昆机退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何说*ST昆机退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3月21日*ST昆机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在存货不实、销售收入确认违规、费用少计、“多套账”等四大方面存在财务违规问题。如2013年至2016年存货不实,共涉金额约9600万元;2013年-2015年间,少计员工内退福利费等约3300万元。若公司2013年度业绩因此被追溯调整为亏损,则可能出现2012年至2016年“五年连亏”。
►“五年连亏”这是有可能导致*ST昆机被退市的理由之一。根据现行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股票即暂停上市,第四年继续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ST昆机“五年连亏”,理所当然该终止上市了。不过,这个说法其实也过于“理所当然”。因为同样的案例,2014年曾在南纺股份的身上发生过,该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虚增利润总额超过3.44亿元,若扣除虚构的利润,该公司连续五年亏损。就造假的金额而论,南纺股份比*ST昆机更加恶劣。但证监会当时认定南纺股份并不符合退市条件,当时只是给予南纺股份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的处罚。由于有南纺股份的“五年连亏不退市”的先例,因此,*ST昆机因为“五年连亏”而退市的可能性很小。
►*ST昆机还有一个可能被退市的导火索是,该公司的“涉嫌财务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根据证监会2014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所作出的“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的规定,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是属于强制退市范畴的。第一步是对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实施暂停上市;第二步即对重大违法暂停上市公司限期实施终止上市。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移送决定之日起一年内,由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根据这一规定,如果*ST昆机“涉嫌财务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那么该公司就属于强制退市的范畴。
►但这并不意味着*ST昆机真的就会被强制退市。因为《若干意见》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逃脱强制退市留下了逃生之门。因为根据《若干意见》的规定,因信息披露违法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决定前,全面纠正违法行为、及时撤换有关责任人员、对民事赔偿责任承担作出妥善安排的,公司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而且《若干意见》还明确规定:证券交易所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同意其股票恢复上市的决定。可见,即便*ST昆机“涉嫌财务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若干意见》也只能是让*ST昆机虚惊一场。
不过,正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ST昆机来说,虽然有可能逃过退市这个“死罪”,但不论是“五年连亏”还是被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该公司都将“活罪”难逃,即*ST昆机都将被暂停上市一年。对于这一点,投资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贵州茅台之所以能长期称霸A股市场,就是因为该公司在利润分配上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是不会因为大幅的高送转,而导致股价被腰斩。二是不会因为高送转而导致公司股本规模的急剧扩大。
►虽然近期的A股市场再度在3300点关前变得犹豫起来,但作为A股“股王”的贵州茅台仍然保持着创历史新高的节奏。到3月21日,其股价已达到396.50元,直逼400元大关。贵州茅台的“股王”风采在其股价创新高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能不说,贵州茅台在“股王”的宝座上实在是坐得太久了。以至投资者对此显得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每当市场上有其他的上市公司股票向贵州茅台发起挑战的时候,市场难免都会兴奋一番。比如,最近,就有一只名为“吉比特”的股票,一度向贵州茅台发起冲击,并在3月14日盘中染指“A股一哥”之位。但无奈该股昙花一现,很快就凋谢了,反倒是激发贵州茅台加快了向前迈进的步伐。吉比特与它的前任者们一样,只能向贵州茅台俯首称臣。“茅台魔咒”再一次在A股市场显灵。
►“茅台魔咒”为何会频频显灵?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市场人士来探讨。所谓“茅台魔咒”,说的是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股价超越茅台,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价就会跌落下来。也就是说,没有哪一家公司的股票能够长时间超越贵州茅台的股价。而事实似乎也确实是如此。自从贵州茅台登上“股王”之位以来,虽然多年来并不乏挑战者,也确实有某些公司的股价一度力压贵州茅台。但这些公司最终还是被贵州茅台打落马下。这其中还不乏类似于安硕信息这样的“吹牛者”。
►为什么“茅台魔咒”会一再显灵?换一句话来说,为什么贵州茅台能够长期称王A股市场?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以本人之见。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这样三点。
►首先,贵州茅台业绩优秀,可以对股票价格形成支撑作用。如2013年以来,到2016年9月,贵州茅台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13.25元、12.22元、12.34元和9.92元。正是由于贵州茅台业绩优秀,所以才能对其高价形成支撑。这是最根本的一点。象其他一些公司,因为业绩达不到优秀的要求,所以其股价创新高,只能依赖市场的投机炒作,炒作结束了,股价自然又会跌回去。更有安硕信息之流,甚至依靠发布虚假信息来刺激市场的炒作,这种公司股价的昙花一现是必然的。因此,“茅台魔咒”之所以显灵,关键在于这些挑战者自身的业绩并不过硬。如果这些挑战者的业绩都如贵州茅台一样优秀,那么,将贵州茅台挑落马下是完全可能的。
►其次,贵州茅台有良好的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不仅表现为茅台酒好,而且公司的形象也好。投资者不仅对这家公司很熟悉,而且也很相信这家公司。也正因如此,投资者才能很放心地持有贵州茅台的股票。而作为其他的公司,没有很好的品牌效应,投资者甚至对这家公司都缺少了解。这样的公司显然是很难令投资者放心的。就算公司的股价炒上去了,投资者也不敢放心持有,担心上市公司总会发生什么“黑天鹅事件”。所以,这些公司股票炒高的过程,也是投资者逢高减磅的过程。如此一来,这些公司的股价自然就很难在高位支撑太久。
►其三,不高送转,也是贵州茅台在A股市场称王的一个重要奥秘。在挑战贵州茅台的上市公司中,并不乏业绩优秀者。但这些公司的挑战之所以最终失败,可以说是成也高送转败也高送转。因为高送转,所以股价被炒高,甚至超越贵州茅台,成为股市的新股王。但又因为实施高送转,股价被除权,股价因此被腰斩,迫不得已,只能很无奈地与“股王”告别。
而贵州茅台之所以能长期称霸A股市场,就是因为该公司在利润分配上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即便偶尔送股,通常也只是10送1股。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是不会因为大幅的高送转,而导致股价被腰斩,以确保股价始终处于“A股第一”的位置。二是不会因为高送转而导致公司股本规模的急剧扩大。比如贵州茅台目前的股本规模为12.6个亿,这个股本不大也不小,既适合机构投资者买入卖出,又适合市场炒作。相反如果10送20股,10送30股,把股本弄成50亿甚至100亿,那么,贵州茅台股票的弹性也就失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贵州茅台要重返股王的位置基本上变成一种不可能。可见,不高送转是贵州茅台长期称雄A股市场的又一重要原因。而其他公司之败大多都与高送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主观而论,本人以为,“下一个中国神华”还是别出现为好。虽然中国神华的超豪华分红从回报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高派现同样存在致命的弊端。
►最近,中国神华的高派现预案赢得了舆论方面的极大称赞。在3月18日该公司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里,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16年度末期股息现金0.46元/股(含税),共计90.49亿元(含税);同时派发特别股息现金2.51元/股(含税),共计499.23亿元(含税)。二者合计股息达到2.97元/股,累计派发590.72亿元。
是否还有“下一个中国神华”出现?
►中国神华的高派现预案无疑给投资者送上了一个大红包。按年报公布时中国神华的股价16.69元计算,分红收益率达到17.80%。如此丰厚的分红回报,在A股市场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这就难怪市场上的各种赞美之词纷至沓来。一些市场人士更是不辞辛劳,加班加点为投资者寻找下一个中国神华,期盼着“中国神华式”的高分红能够在股市里蔚然成风。
►是否还有“下一个中国神华”出现,这当然是由上市公司来决定的事情。因为要成为“下一个中国神华”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一是上市公司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闲钱;二是上市公司当下的资金运作情况良好,即便大规模分红,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行;三是上市公司短时间内没有看好的投资项目;四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占据着绝对的控股地位,控股股东的持股至少要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以上,且控股股东最好就是国有股股东。如果符合这样几个条件,该公司成为“下一个中国神华”的可能性较大。
高派现存在致命的弊端
►会不会有“下一个中国神华”出现,本人不得而知。不过,以主观而论,本人以为,“下一个中国神华”还是别出现为好。虽然中国神华的超豪华分红从回报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高派现同样存在致命的弊端。
►首先,这种高派现几乎是将上市公司现金向大股东转移。中国神华此次拟派现590.72亿元,由于控股股东神华集团持股占据了公司股本的73.06%,这就意味着通过分红,神华集团从中国神华拿走了431.58亿元,相当于神华集团一次就拿走了中国神华公司两年的净利润。而A股市场广大投资者的分红金额只有58.22亿元,不到分红总额的十分之一,仅仅只是凑个热闹而已。真正是“控股股东吃肉,机构投资者喝汤,中小投资者闻香”。
►其次,中国神华式高派现对公司的发展不利。通过高派现,中国神华将大量的现金转移给了控股股东,这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将公司的发展机会转移给了控股股东。有大量的现金在手,面对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中国神华完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把大量的现金转移给了控股股东之后,也就意味着中国神华放弃了这种有所作为。其实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时刻应该考虑着发展的事情,包括对一些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中国神华居然拱手将大量的资金送给控股股东,而不是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上市公司的手上,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值得点赞的。
►当然,在中国神华有合适项目需要投入的情况下,作为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可以伸手向投资者要钱。但这种做法有两个弊端。一是耽误时间,容易错失合适的投资时机。有大量的现金在手,上市公司在看中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进行投资。但通过再融资来进行投入,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这就很容易错失时机。而且再融资项目能不能得到监管部门的核准也是一个问题。
二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不公平。因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即便是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增发,最终都需要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买单。这对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明显不公平。因为上市公司钱多时进行分红,控股股东得的是大头;而上市公司需要花钱时,却要由广大中小投资者来买单。这实际上等于是变相将中小投资者的钱装进了控股股东的钱包。因此,“中国神华式”的豪华分红并不值得提倡,上市公司分红还是应该以稳健为主。
最近,香港市场上一只名为“美图公司”的股票,让香港、内地两地投资者亮瞎眼。从3月6日到3月17日,该股连涨十日,涨幅达到80.36%。而3月20日,该股更是出现“断头铡”的走势,早盘一度暴涨逾28%市值逼近千亿,午后却急速跳水下跌11.22%收市,全天巨震42.5%,成交3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次日,该股再度下跌8.64%,全天成交20.4亿元,振幅达18.65%。
美图的这种走势对于香港、内地的投资者来说都堪称是惊心动魄。对于香港的投资者来说,虽然再大的跌幅在香港市场也不少见,但美图这种“断头铡”并不常有。而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虽然“断头铡”常见,但42.5%这样的巨震却是难寻。美图的这种“断头铡”K线图是谁P的?来自内地资金的嫌疑最大。是来自内地的投资者把“A股病”通过美图股票P到了香港股市上。
之所以认为来自内地资金的嫌疑最大,是因为美图这种接连拉升,然后冲高回落的走势,是A股市场比较常见的一种庄家做盘手法。也就是说,美图的这种走势是内地资金把A股的炒作手法运用到在香港上市的美图股票上来了。
不仅如此,市场对美图股票炒作的时间点也正好与港交所将美图股票列为港股通标的股的时间相吻合。3月6日,23只港股纳入了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这其中就有美图股票。也正是从这天起,美图拉开了炒作的序幕。这也意味着正是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实施了对美图股票的炒作。实际上,从3月20日当天美图的成交情况来看,美图通过港股通(包括沪港通及深港通)的成交额达到了13.13亿港元,占其当天总成交额的34.6%。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且就对美图这种亏损公司的炒作来说,也是内地投资者的一种习性。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014年、2015年12月31日的年度及2016年6月30日,美图累计亏损分别为8030万元、19亿元、41亿元、63亿元。这种亏损股是香港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的。但内地投资者却有炒臭、炒概念的传统。而就美图来说,显然并不缺少概念。一是有Snapchat在美国上市的比价效应,二是美图又有当下A股市场炒作火热的人工智能概念,三是美图还是港股通新秀。这种不问业绩只问概念的炒作方法也是内地市场所常见的。
当然,作为内地资金转战香港股市也是与香港、内地两地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一方面是近年来,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内地投资者普遍看好估值相对偏低的香港股市,与此相对应的是,香港股市今年来步步走高的走势也吸引了内地热钱的介入。另一方面是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本身也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港股的机遇,如美图受到明显炒作,也是从其入选港股通标的开始。
此外,内地市场近来年所实行的严格监管,也让一些内地资金在A股的炒作受到限制,这也逼迫这些资金流向香港股市来寻找机会。毕竟两地监管者对市场监管的重心不同,象拉抬、打压股价,虚假申报、大额封涨跌停等游资惯用的伎俩在内地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但香港的监管部门却很难对这些行为采取执法行动,这就给了内地游资以可乘之机。更何况,香港股市没有涨跌幅限制,而且股票可以T+0操作,这更让内地游资炒作起来如鱼得水。
也正因如此,美图股票的“断头铡”走势其实是给香港市场的监管者敲响了一次警钟。它提醒香港监管者乃至两地监管者,在两地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不仅股票交易要互联互通,而且市场监管也要互联互通。在这方面,中国证监会不久前对首例沪港通跨境操纵案的查处,表明了内地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一种突破。而作为香港监管部门来说,同样也需要取得突破。不然,象美图这种并不美的“断头铡”,将会一次次地“铡”向香港股市。这对于香港股市的发展无疑构成负面影响,更不利于增加香港股市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神华集团以分红的名义大量抽走中国神华资金的情况下,一旦中国神华有什么看好的项目需要投资,那么中国神华就只能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伸手要钱,哪怕是向特定对象定增,最终买单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中
国神华高派现堪称是A股市场的一个神话
►3月18日,中国神华发布了2016年年报。年报显示,中国神华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831.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88.96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7.6%、40.7%,基本每股收益为1.14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16年度末期股息现金0.46元/股(含税),共计90.49亿元(含税);派发特别股息现金2.51元/股(含税),共计499.23亿元(含税)。二者合计股息达到2.97元/股,累计派发590.72亿元。
►在目前上市公司纷纷推出高送转分配方案的背景下,中国神华推出货真价实的高派现方案,这确实令投资者耳目一新。尤其是每股派发2.51元的特别股息,这在A股市场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虽然每股累计派现2.97元的股息绝对数在A股市场并不高,但其超过590亿元的派现总额,以及近18%的分红收益率,这堪称是A股市场的一个神话。这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符合管理层倡导的回报投资者的分红理念的。
►尤其是在今年“两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要推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分红机制,上市公司要关心股价,更关心分红,要建立完善分红机制,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要做切实的分红方案,不断提高各个资本投资者的回报。上市公司就应该分红,就应该多赚取利润,然后为股东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所有股东提供更多的回报。”肖亚庆的讲话,在中国神华的身上体现得立竿见影。这就难怪中国神华的高派现方案出台后,该公司股价暴涨两日。而市场上为中国神华“点赞”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中国神华高派现对于投资者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作为上市公司来说,以良好的分红来回报投资者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就A股市场来说,由于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这种好事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未必真是一件好事。以中国神华高派现为例,虽然创造了A股市场的一个神话,但它到底是谁的“神话”,恐怕还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它不是中小投资者的神话,这种“高派现”甚至进一步凸现对中小投资者的不公平。所谓分红神话,它最终不过是控股股东的神话罢了。
►就中国神华的分红来说,这次分红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一次性累计派发590.72亿元现金红利,这除了工行、中石油这样的超级航母之外,在其他上市公司中是极为少见的。因此,中国神华的分红被称为是一个“神话”。但这种“神话”并不属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因为股权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中国神华的控股股东神华集团持股占据了73.06%,这就意味着神华集团一家就拿走了431.58亿元。相当于神华集团一次就拿走了中国神华公司两年的净利润。中国神华的所谓高派现,不过是向控股股东进行的一次送钱活动而已。或一个说法,就是控股股东通过高派现来掏空上市公司。而A股市场广大投资者的分红金额只有58.22亿元,不到分红总额的十分之一。这反映出来的,就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控股股东占比过高的问题。
►不仅如此,同样面对每股2.97元的股息红利,控股股东的收益率与公众投资者的收益率是不一样的。对于控股股东来说,已经是无本万利了。就控股股东的股份来源来看,是按2003年末186.12亿元净资产折算成150亿股股权的,相当于每股1.24元。而2007年中期,也即中国神华A股上市之前,中国神华通过特别股息的方式向老股东(不包括A股股东)每股派息1.25元,也即控股股东一次性就收回了当初的成本,控股股东的持股变成了零成本。所以,这一次神华集团从分红中分走431.58亿元,实属“无本万利”。
►但A股的公众股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中国神华2007年9月发行时的发行价是36.99元,发行市盈率达到44.76倍,本次分红对应发行价的收益率仅为8.02%,与神华集团的“无本万利”相比,显然没有可比性。更何况,按中国神华目前的股价计算,长期持有中国神华的投资者处于严重的套牢状态,分红只是减少投资者的损失而已,A股投资者根本还没有收益可言。
►而且在神华集团以分红的名义大量抽走中国神华资金的情况下,一旦中国神华有什么看好的项目需要投资,那么中国神华就只能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伸手要钱,哪怕是向特定对象定增,最终买单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与其届时向投资者伸手要钱,还不如将超比例分配的红利留存下来,以备未来用钱之需。
也正因如此,中国神华的超比例分红并不值得提倡。虽然管理层提倡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但这种回报应该是一种稳健的回报,比如每年将净利润的40%~50%拿出来回报投资者,而不是一次性的超比例分红,把上市公司的家底掏空,这对于上市公司的稳健发展是不利的。甚至不排除大股东有以分红之名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
在蓝筹股股价被低估的时候,以价值投资的理念买进股票并长期持有。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才能成为股市里真正意义上的大赢家。相反,即便是以目前的价格买进贵州茅台,这也只是一种短炒行为,也注定不会是贵州茅台股票的大赢家。
►虽然近期股市在3200点附近再度出现盘整的走势,但作为A股第一高价股的贵州茅台却丝毫没有理会大盘的走势,并于3月7日再创历史新高。当天贵州茅台股价最高368.88元,收盘367.20元,不论是最高价还是收盘价均创出历史新高。
贵州茅台股价创新高的过程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重大胜利
►对于贵州茅台股票来说,创新高几乎成了没有悬念的事情。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了该股票的一种习惯性走势。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贵州茅台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创出一次历史新高,而进入2017年之后,贵州茅台股票创历史新高的频率更是明显在加快。预计这种创历史新高的走势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因为目前一些市场人士唱多贵州茅台股价已经唱到了400元之上了。至于贵州茅台股价能不能站上400元,这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过,贵州茅台股价在向400元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不断创历史新高是必然趋势。如3月9日,贵州茅台盘中又创下369.98元的历史新高。
►贵州茅台股价创新高的过程无疑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重大胜利。自从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A股市场经过了三轮股灾的冲击之后,市场明显意识到了一味投机炒作的危害性。因此,在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的主导下,价值投资逐渐成为A股市场的主旋律。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蓝筹股成为市场炒作的主要目标。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作为蓝筹股旗帜的贵州茅台成了投资者追逐的目标,贵州茅台也因此开启了创历史新高之旅。
►不过,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谁才是贵州茅台股价创历史新高的受益者?这是在贵州茅台股价创历史新高之际,投资者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从贵州茅台的走势来看,尽管贵州茅台的股价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但投资者如果是炒短线的话,其投资收益其实是较为有限的。相反,那些长线持有贵州茅台股票的投资者,尤其是在贵州茅台股价被低估的时候买进贵州茅台股票并一直持有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贵州茅台股价创历史新高后的大赢家。
►比如,在经过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三轮股灾的冲击之后,贵州茅台的股价跌到了200元附近,实际上,贵州茅台在经过第二轮股灾冲击时的低位在166元附近。投资者如果能够在当时贵州茅台的股价被低估时买进,并一路持有到现在。其收益在80%以上,甚至超过100%。在目前A股市场总体平淡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显然是令人可望而不可攀的。
贵州茅台给带投资者怎样的启示?
►这就是贵州茅台给投资者的启示,即在蓝筹股股价被低估的时候,以价值投资的理念买进股票并长期持有。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才能成为股市里真正意义上的大赢家。相反,即便是以目前的价格买进贵州茅台,这也只是一种短炒行为,也注定不会是贵州茅台股票的大赢家。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寻找价值低估的蓝筹股,这是投资者争取获得较好收益所必须要做好的一门功课。
►尤其是,在目前贵州茅台接连创出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投资者是继续买进贵州茅台,还是选择其他价值被低估的蓝筹股,这同样也是投资者需要面临的选择。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显然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毕竟目前贵州茅台的估值已经不低,其股票的市盈率接近28倍,其股票的投资价值基本上已经得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行业前景看好,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低估值蓝筹股,显然更符合价值投资的选择。
虽然从短线来看,这些被低估的蓝筹股价值未必会很快被修复。但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包括养老金也将进入股市),同时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加上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包括A股随时都可能纳入MSCI),这将使得蓝筹股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价值被低估的蓝筹股将会变成A股的稀缺资源。其股票价格最终向价值靠拢将是一种必然。正所谓“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是A股市场里的优质蓝筹股呢?
对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股份设立锁定期,这有利于促使机构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而不再是把参与定增当成一种短线套利的手段。如此一来,机构投资者参与市价定增就不能不保持慎重。
►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作出修订的背景下,创业板公司再融资规则也有望出现新变化。有投行人士称,监管层已做出窗口指导,创业板的再融资项目,即使市价或溢价发行,认购定增的普通股东持股也要锁定一年期限。而在此之前,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是不设锁定期的。
如何看待创业板定增新规?
►对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股份设立锁定期,监管层作出这样的窗口指导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是随着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的修订,市价定增不再是创业板公司的专利,主板、中小板公司的定向增发都将按市场价来定价,如此一来,创业板公司的市价定增自然也不应该再享有特权。因此,取消创业板公司的这一特权符合“三公”原则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之前的实践中,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股份不设锁定期,确实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上市公司出台利好配合参与定增的投资者套现,市价定增同样成为上市公司与特定对象之间的一种交易。因此,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作出较大修改的情况下,对创业板公司再融资规则作出相应的修改也是情理之中的,同时也是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制度走向完善的一种需要。
创业板定增新规“一箭三雕”
►首先,对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股份设立锁定期,这可以避免机构大户投资者的短期套利行为。实际上,实行市价定增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参与定增的特定对象进行套利操作。因为在原来的定增定价机制下,定增价格通常都较市价出现较大幅度的打折,有的定增价格甚至不到市价的50%。所以参与定增的特定对象通常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这不仅将定向增发演变成了一种利益输送,而且也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这才有了市价定增的出现。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市价定增的情况下,由于没有锁定期的设置,这同样给参与定增的特定对象提供了短线套利的机会。即在定增结束后,上市公司推出利好,刺激股价走强,参与定增的特定对象趁机减持股份进行短线套利。如某市价定增公司,在定增股上市之时,推出10转增20股的高送转预案,刺激股价大涨30%以上,参与市价定增的特定对象因此获得短线套利的机会。因此,对市场定增股份设立一年锁定期,这样参与定增的特定对象就不可能进行短线套利了。
►其次,对创业板公司市价定增股份设立锁定期,这有利于促使机构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而不再是把参与定增当成一种短线套利的手段。在没有锁定期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追逐的无非是一个套利机会,或者只是进行短线的投机炒作。这样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定增时,根本就不重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不关心上市公司募资所投向的项目情况。但在设立一年锁定期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就必须重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了。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不好,募资投向项目前景并不乐观,那么,机构投资者参与市价定增,并且还要将股份锁定一年,那么届时就难保机构投资者可以获利出局。
►如此一来,机构投资者参与市价定增就不能不保持慎重。那些成长性好的公司市价定增,机构投资者或者可以考虑参与其中,否则,机构投资者就会放弃参与。如此一来,这就有利于促使机构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而不是进行短线投机炒作。
此外,正是由于市价增发股份锁定期的设置有利于促使机构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如此一来,那些基本面不佳的公司进行再融资也就面临重重困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价定增可能面临缺少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困境。相反,那些成长性看好的优质公司,将会更加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它们的市价定增并不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这样一来,优质公司的市价定增会受到市场的追捧,绩差公司的市价定增会遭到机构的抛弃。优化股市资源配置因此成为一种现实。
同样是面对光大乌龙指事件,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与ETF的操作来对冲风险,但只有中小投资者必须硬扛投资损失,这种制度性的不公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赤裸裸的伤害。这也使得在A股市场推出T+0更显必要性。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再次提交了一份“关于恢复股市T+0交易的提案”。据了解,这已是贺强委员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五年提交关于恢复T+0交易的提案了。贺强委员对“恢复股市T+0”的执着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为何恢复T+0交易的话题充满争议?
►应该说,T+0的话题是市场非常敏感的一个话题。实际上,A股市场要不要恢复T+0交易,这在A股市场本身也是充满争议的。而争议的焦点就在于T+0可以活跃股市交易的功能上,因为A股市场本来就充斥着投机炒作,所以有一部分人因此担心T+0会助长市场的投机炒作。这种担心当然不无道理。所以,A股市场恢复T+0交易的事情因此被长期搁置了下来。因此,尽管贺强委员作为“股市T+0交易”的坚定支持者,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足够的执着,但贺强委员的呼吁始终没有变成A股的实际措施。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A股市场恢复T+0交易的条件越来越成熟。A股市场恢复T+0交易的事情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中来。
A股市场要不要恢复T+0交易
►伴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在A股市场恢复T+0交易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 2013年发生的“8.16”光大乌龙指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天由于光大证券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大量的买盘蜂拥流向市场,从而带动股指大幅上涨。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市场有什么重大利好,因此也是纷纷跟风买进。但下午开盘后,证实上午的交易由光大证券乌龙造成,于是股指转涨为跌。由于不能进行T+0操作,早上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账户的损失增加。
►不仅如此,由于股指期货可以做空,也可以T+0,ETF基金也可以T+0,如此一来,在光大乌龙指事件发生后,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与ETF基金来对冲股票投资的损失。实际上,就连光大证券本身也是这样操作的。而中小投资者因为股票不能T+0就只能直面投资损失的增加。
►正是基于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市场越发认识到在A股市场恢复T+0的重要性。因为T+0不仅有活跃股票交易的功能,同时还有纠错的功能。而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在投资出现错误的时候,进行纠错操作都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通过光大乌龙指事件,人们也认识到了没有T+0交易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不公。因为同样是面对光大乌龙指事件,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与ETF的操作来对冲风险,但只有中小投资者必须硬扛投资损失,这种制度性的不公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赤裸裸的伤害。这也使得在A股市场推出T+0更显必要性。
►除此之外,随着A股市场对外开放,如A股市场与香港股市的互联互通,这也需要两地股市在制度上能够尽可能对接。比如香港股市实行的是T+0交易,而A股却不能T+0,这也给香港投资者对A股的投资带来了交易上的不便。
►尤其重要的是,对于市场担心的T+0助长投机炒作的事情,目前的市场环境已明显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方面,市场推出T+0的条件也是越来越成熟。一是经过了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股市的三轮暴跌之后,A股市场逐步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轨道上来。投机炒作已不再是股市的主流。表现在股指的波动上,自去年2月份以来,A股市场越来越成为全球最稳定的市场之一,中国波指一再续写新低,上周五盘中最低触及10.28的新低点。这就为T+0的推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随着大数据在监管上的广泛运用,对于“用T+0来操纵股价”的担心也是一种多余。因为在大数据面前,这种操纵股价的做法几乎是在阳光下进行,根本逃不过监管者的“法眼”。可以说,大数据在监管上的广泛运用,也为A股市场恢复T+0扫清了障碍。
也正因如此,在贺强委员第五次提议恢复股市T+0交易的情况下,A股市场该是好好考虑恢复T+0交易的时候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报告。而这个务实的报告给2017年的中国经济指明的是一条向着平稳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的道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报告
►一年一度的“两会”,始终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政府工作报告》则是焦点中的焦点。因为《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对当年的工作作出安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也不例外,受到舆论方面的广泛聚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报告。不仅对2016年的工作总结非常“务实”,体现为用数据说话。如,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扩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负担约4000亿元;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等。
►而且对2017年的工作安排同样“务实”。比如,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同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由于去年的GDP数据为6.7%,这种主动调低GDP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很稳妥。而“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又很“务实”,不排除2017年最终实现的GDP有高于6.7%的可能性。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报告。而这个务实的报告给2017年的中国经济指明的是一条向着平稳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的道路。
2017工作报告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平稳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将GDP确定为6.5%左右,同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是“平稳发展”最好的表现。而为了实现这个平稳发展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措施也是务实的。
►比如,为企业减少税负、降低成本。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同时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此外,要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
►又如,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时,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
►而就“健康发展”而言,同样也是有切实举措的。比如,有明确的去产能目标。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又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同时,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与此同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际上,如果环境污染了,健康没有了,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作为一种“健康发展”的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且“人工智能”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又一标志。因为人工智能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利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未来的中国经济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本人以为,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远远小于IPO。而据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说法,不能把股指稳定与融资力度相对立。换一句话说,就是IPO对行情的发展影响有限或没有影响,如此一来,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更加可以忽略不计了。
►又到美国加息季节。根据安排,下周美联储又将讨论加息事宜。而从目前美国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这也使得美联储下周加息的可能性大增。
►本来,如果只是针对这一次加息来说,在谈论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我们完全可以说,美国加息对A股影响有限。但偏偏是我们的业内人士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好象怕美国一次加息吓不倒A股市场投资者似的,硬是分析称,在3月加息之后,今年美国还有3次加息。而最终加息几次,当然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舆论架起的美国加息连环炮,还真是挺吓人的。如此一来,国内投资者就更加关注美国加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了。
►那么,美国加息尤其是这种连续加息,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如何呢?套用业内人士在评论IPO加速发行对A股市场影响时的一句话,那就是“并非洪水猛兽”。而将美国加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与IPO加速发行对A股市场的影响相比较,本人以为,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远远小于IPO。而据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说法,不能把股指稳定与融资力度相对立。换一句话说,就是IPO对行情的发展影响有限或没有影响,如此一来,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更加可以忽略不计了。
►毕竟美国加息通常都是在市场的预期之中,并不出乎市场的意料之外,所以对市场的冲击其实较为有限。毕竟美国的议息会议什么时间召开都是公开透明的,如果美国的经济形势看好,则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经济形势变差,则加息出笼的可能性变小。总之,美国加息的突然性很小。所以,这种加息的消息,市场通常都可以提前消化。一旦真的加息了,反而是利空出尽。所以,美国加息对市场的冲击其实并不大。至于说,美国今年3次加息或4次加息,这都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形势来作出判断。而且即便是加息,也是一次一次地加,而不是将几次加息集中到一起来,对股市形成狂轰滥炸。而这种一次次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股市也可以一次次地予以消化掉。
►当然,之所以称美国加息对A股影响有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A股的指数位不高。因为目前A股指数位只在3200点附近,而不是在历史高位6124点附近,目前的位置只是相当于半山腰。目前的位置对于A股市场来说,整体下跌的空间有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美国加息出台,对A股的冲击甚微。换一个角度,如果目前A股是站在历史高位附近,或者象美国股市那样一再创出历史新高,那么美国加息带来的影响就会大很多,但遗憾的是A股不是美股,目前还只是一个爬行动物,还不能构成美国加息冲击的目标。所以,就A股市场来说,也不要自作多情,甚至打肿脸皮充胖子,好象自己现在是站在8000点甚至1万点的位置上。
►除此之外,A股市场还是一个对外开放程度非常有限的市场,这也决定了国外因素对A股市场的实质性影响较小,同时也决定了A股市场对国外因素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英国脱欧事件是如此,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也是如此,包括去年12月份的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同样也是如此。有一组数据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目前A股市场的总市值达到53万亿元,而三季度末,QFII持有A股股票市值为1225.23亿元人民币,占比仅为0.24%,在A股市场所占的权重几乎可以忽悠不计。所以即便美国加息,这些外资全部从A股撤离(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对A股市场都不构成影响。
所以,尽管又到美国的加息季节,尽管市场人士又在谈论美国加息的事情,但实际上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投资者与其关注美国加息对A股的影响,不如关注IPO加速发行对A股的影响,不如关注重要股东加速套现对A股市场的影响,因为IPO与重要股东套现对A股的影响比美国加息要直接得多。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