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皮海洲

皮海洲

VIP 资深市场人士
资深市场人士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简介 :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证券市场方面的相关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以为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人气 60434
赏金 229
粉丝数 180
鲜花 炒股有蔡班主任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个) 我也要送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年股市指明方向

本次会议涉及到股市的内容很少,仅仅是在提到“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时,表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不过,据笔者观察,这实际上是对2016年股市的一种肯定。它意味着2016年的股市并没有给中国经济发展添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年股市指明方向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201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同时也给2017年的中国股市指明了方向。

实际上,从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官方报道来看,本次会议涉及到股市的内容很少,仅仅只是在提到“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时,表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不过,根据笔者的观察,这实际上是对2016年股市的一种肯定。它意味着2016年的股市并没有给中国经济发展添乱。

应该说,2016年A股市场的运行也确实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精神。除了年初的第三波股灾导致1月份股市暴跌之外,从2月开始,股市运行基本上是平稳的。从1月末的最低点2638.30点到11月29日的最高点3301.21点,最大涨幅为25.13%,这确实是“稳中有升”。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稳中有升”中,股市很好地实现了融资功能。截止12月16日,今年已经有267家企业领到了IPO批文,筹资总额为1745亿元。所以,今年的股市是可以令高层满意的。

而就2017年的股市来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仍有是主基调。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稳中求进”是2017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所以,它同样也适用于A股市场。而更重要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透露出来的政策气息,也决定了A股市场在2017年也只能是“稳中求进”。

比如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将告别“适度宽松”时代。

又如,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也意味着防范风险仍然是2017年股市的一个重要任务,一方面股市还会严监管,另一方面股市还会进一步去杠杆。比如近期对险资的监管,其实也是一种去杠杆的表现。

此外,关于房地产的提法,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这就意味着房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其题中之议就是,房地产资金不会大幅流出,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资金流入股市的资金将非常有限,不会成为股市上升的推动力量。

2017年个股投资机会在哪?

当然,2017年的股市并不缺少投资机会。实际上,在大盘“稳中求进”的市况下,正是个股炒作的有利时机。这就意味着2017年个股的投资机会并不少。

第一,2017年定位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因此,供给侧改革题材,是2017年股市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这其中有两点是需要关注的。一是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同时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因此,煤炭钢铁在2017年仍然存在表现机会。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因此,相对应的农业概念股,也是投资者在2017年需要关注的。

第二是国企改革概念股。会议指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因此,国企改革概念将是2017年投资的一个重点。

第三是优质蓝筹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这显然是对优质蓝筹公司的一种支持。

此外,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因此“一带一路”概念股及“画地图行情”在2017年仍然还会出现。

2016-12-20 08:28: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27人气

联想控股接盘万福生科说明了什么

近年来,监管层对创业板的借壳、炒壳限制一直没有放松,但现实中,创业板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规避借壳上市禁令的案例却时有发生。而且规避借壳禁令的手段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多“量身打造”。

联想控股成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

 “一切皆有可能”,把这句广告词套用在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照直说,我个人是很难把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系在一起的。联想控股是一家品牌公司,一家高大上企业,是国人心目中的高富帅公司。而万福生科呢?创业板造假第一股,许多投资者看都不看一眼,一家被投资者厌恶到巴不得其退市的公司,堪称是矮矬穷公司的典型。但就是这样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公司,近期却“联姻”了。

12月7日晚,万福生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桃源湘晖与佳沃集团有限公司于12月7日签署了《表决权委托书》,桃源湘晖不可撤销地授权佳沃集团作为其持有的万福生科26.57%股份的唯一的、排他的代理人。由于佳沃集团是联想控股旗下公司,这就意味着万福生科的实际控制人由卢建之变更为联想控股。

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走到了一起,联想控股甚至成了万福生科的实际控制人,这实在令市场大跌眼镜。但这却是目前人们看到的事实。“一切皆有可能”原来也是可以用在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身上的,这也足见A股市场的魔力。

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姻说明了什么?

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姻说明了什么?它首先说明了A股市场新股上市难。A股上市难的问题堪称天下一绝。任何一家企业要上市,都需要经过至少两、三年的排队。包括联想控股旗下的优秀公司上市同样也不例外。所以,对于那些不愿意排队又想早点到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来说,只能走借壳上市这条路。所以,尽管联想控股再如何高大上,但其旗下公司要想在A股上市而又不想进行漫长排队的话,就必须放下身段,与A股市场中的壳公司打交道,这就包括万福生科这样有着造假恶名的公司。可以说,为了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牵手,联想控股的贞操碎了一地,或者说,是完全不要贞操了。

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姻,也说明了创业板借壳上市制度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众所周知,创业板是严禁借壳上市的。最早在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中就已明确,且在次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文件里又再度重申了这一原则。近年来,监管层对创业板的借壳、炒壳限制一直没有放松,但现实中,创业板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规避借壳上市禁令的案例却时有发生。而且规避借壳禁令的手段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多“量身打造”。

事实上,万福生科2014年底就曾发生过一次实际控制人变更。桃源湘晖以司法划转的方式,借道以股抵债,绕开了限壳令。而这一次,联想控股的入主方式又与前次有所不同,这次桃源湘晖暂时并未转让股权,而用了“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这实际上只是“租壳”而不是借壳,再一次绕开了借壳上市禁令。因为根据上市公司重组相关管理规定,构成借壳上市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二是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很显然目前联想控股接盘万福生科并不符合第二项条件的规定,所以并不构成借壳上市。这也暴露出创业板借壳上市禁令的漏洞,也印证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至理名言。

不仅如此,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姻也暴露出A股市场诚信的缺失。因为就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的联姻来说,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万福生科目前的控股股东卢建之必须更改其持股锁定期承诺。今年1月,卢建之控股的桃源湘晖曾承诺,“每年减持公司股份的数量,不会超过本人直接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量的25%”。如今,卢建之希望一次性将所持有的万福生科股权转让给佳沃集团,这显然与之前的承诺是相违背的。所以,卢建之希望通过《关于豁免实际控制人股份限售承诺事项的议案》来变更当初的承诺。

这个“豁免议案”对于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联姻非常重要,如果该议案没有得到股东大会的审议通过,那么后续的股权转让也将无法进行,联想控股与万福生科的联姻也就难以为继,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将再度变回为卢建之。而就卢建之更改承诺这件事情来说,这本身就是大股东信用缺失,上市公司信用缺失,A股市场信用缺失的一种表现。

2016-12-15 09:33:5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22人气

前海人寿从格力电器退出并非上策

实际上,作为前海人寿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从格力电器这种优质公司中退出。毕竟象格力电器这样的优质公司A股市场上并不多,退出是一种损失,同时给市场带来波动又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自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3”怒批“野蛮人”收购以来,保监会明显加大了对险资投资的监管力度。首当其冲的是“坏孩子”前海人寿遭到保监会的监管。比如,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保监会对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此外,保监会还派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对前海人寿公司治理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保险产品业务合规性及资金运用合规性开展现场检查。

前海人寿为何要退出格力电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2月9日晚,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称:前海人寿郑重承诺: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股票,并会在未来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如同11月底前海人寿“闪电”买进格力电器一样,前海人寿突然发布“关于择机退出格力电器”的声明,同样令投资者感到震惊。

当然,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的一番苦心是可以理解的,即用实际行动向保监会表示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从此前海人寿不做股市里的“坏孩子”,而要做一个“乖宝宝”。之所以选择“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甚至择机退出”来向保监会表决心,向市场表决心,是因为11月底前海人寿“闪电”增持格力电器股票时,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受到了惊吓,以至董明珠警告前海人寿“不要做中国制造的罪人”。而选择从格力电器退出,自然就不会让董明珠“担心受怕”了。

前前海人寿退出格力电器并非上策

但前海人寿这种做“乖宝宝”的方式显然并非上策,至少在本人看来,这种做法是不理性的,有违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准则。因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前海人寿投资格力电器是没有错的,因为前海人寿是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是一只优质蓝筹股,目前的市盈率也就在10倍左右。也正是基于格力电器所表现出来的投资价值,所以深港通开通后,该股票受到了来自香港方面投资者的追捧。面对这样一只优质蓝筹股,前海人寿却选择退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是不理性的,是矫枉过正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公司利益,不符合保户利益的。

不仅如此,前海人寿选择从格力电器退出的做法,甚至有可能引发格力电器股价短期内不必要的波动。虽然前海人寿的承诺是“会在未来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格力电器,但它带给市场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因为它至少表明,前海人寿已从格力电器的多头变成了空头。因此不排除给格力电器股价短线上带来震荡,给持有格力电器股票的投资者带来短线或阶段性损失。

实际上,作为前海人寿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从格力电器这种优质公司中退出。毕竟象格力电器这样的优质公司A股市场上并不多,退出是一种损失,同时给市场带来波动又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当然,作为前海人寿来说,做“乖宝宝”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做“乖宝宝”与投资优质公司并不矛盾。

当然,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是必要的,但内容不应该是“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并择机退出”,而应该是明确表示,前海人寿只做财务投资者,不干预格力电器的经营管理事务,不谋求董事会席位,甚至可以表示,将所持格力电器股票的表决权全部让渡给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以全力支持格力电器的发展。如此一来,董明珠自然就不会恐慌了,前海人寿仍然可以做“乖宝宝”,但前海人寿对格力电器的投资却不会受到影响,这显然更有利于前海人寿公司的利益,有利于保户的利益,也有利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2016-12-15 09:30:1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75人气

“保护产权”夯实股市根基

“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对于股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夯实了中国股市的根基。这也是中国股市得以存在下去的基础。当然,这种重要性是基于市场建设方面的,它对于行情的影响较为有限,这也是“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股市波澜不兴的重要原因。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这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保护产权”问题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对“保护产权”问题高度重视的不限于中央政府,包括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对产权保护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的。所以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发布,广大老百姓也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老百姓非常关心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怎么办的问题。而“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为此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也意味着老百姓对于个人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政府会收回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老百姓悬着的这颗心可以放下了。

“保护产权”夯实股市根基

那么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意义几何呢?或者说,“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又能为股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虽然说这个话题是当下A股市场极为冷门的一个话题,不仅“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股市波澜不兴,而且就连股市里的分析师们也几乎都没有就这个话题发表看法,更没有就此发表长篇大论的文章,但实际上,“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对股市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夯实了中国股市的根基。而这种重要意义最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股权的保护。根据“保护产权”《意见》的总体要求,对产权的保护是一种“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这其中对股权的保护,对于股市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广大投资者所处的A股市场,是一个股票交易的市场。而这种股票交易实质上也是一种股权交易。因为伴随着股票交易,股权也在不断转移。比如,当投资者买进某只股票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买进了股票相对应的权力。如表决权、收益权等。“保护产权”《意见》对此予以保护,这显然是对股市基石的一种保护。如果这种股权得不到保护,那么股市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了,股票交易也就难以维系下去了。

其次是对上市公司经济财产权的保护。根据“保护产权”《意见》的总体要求,对产权的保护也是一种“平等保护”。《意见》表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经济财产权不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都是受保护的。而这种保护也是股市赖以存在下去的基础。如果上市公司的财产权不受保护,说没有就没有了,这就意味着投资者的股权所对应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这股市还能存在下去吗?

此外,《意见》对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的保护,这是对上市公司经济财产权保护的重要形式,这同样是股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因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些权力其实也就是投资者股票所对应的利益所在。如果这些利益得不到保护,股票的价值也就难以为继了,股票也就失去了交易的基础。

正因如此,“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对于股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夯实了中国股市的根基。这也是中国股市得以存在下去的基础。当然,这种重要性是基于市场建设方面的,它对于行情的影响较为有限,这也是“保护产权”《意见》的出台,股市波澜不兴的重要原因。当然,如果“保护产权”《意见》不保护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的话,那么股市就将面临灭顶之灾,行情也会因此而崩溃。

2016-12-12 09:09:2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82人气

IPO欺诈发行违法成本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9月22日到23日、10月13日和14日,2016年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系列培训班第一期、第二期分别在合肥与杭州举行。从这两期培训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严防IPO造假与严防带病申报,成为IPO审核的重点核查事项。而不论IPO造假还是带病申报,都涉及到IPO欺诈发行。

    从IPO审核的角度,对IPO欺诈发行确实需要严防死守,堵住IPO造假以及带病申报公司上市的大门。但对IPO欺诈发行是不是真能防得住、守得住,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所以加强事后监管更加重要。这就是要加大对欺诈发行的查处力度,进而对拟IPO欺诈发行者构成震慑力。实际上,在9月22日到23日的培训会上,监管部门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据9月26日《证券时报》报道,IPO欺诈发行违法成本将飙升。在9月22日到23日的培训会上,监管部门权威人士明确表示,当前IPO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太低,需要改进与反思;欺诈发行违法成本肯定要提高,监管处罚标准肯定要提高,情节严重者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为此,该监管人士透露了《证券法》修订草案及刑法修正案的有关情况,表示“欺诈发行违法成本提高放在(修改内容)第一条”。

    比如,根据上述监管人士介绍,根据《证券法》修订草案第270条,如果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而按照现行《证券法》对欺诈发行的处罚,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正是基于该监管人士的这番介绍,为此有舆论表示,IPO欺诈发行迎来最严监管:违法成本提高 处罚甚至追究刑责。

    根据相关监管人士介绍的情况,《证券法》修订草案确实提高了IPO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但如果因此称“IPO欺诈发行迎来最严监管”的话,那未免名不符实。一方面,舆论称为的“最严监管”还停留在《证券法》修订草案的基础上。距离正式发布实施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实际上,《证券法》修订草案早在去年4月就经过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的初审,但由于去年6月股市发生了股灾,《证券法》修订草案随后的审议工作也就停了下来。因此,《证券法》修订草案何时能够定案,何时能够发布实施,目前还无法知晓。认为“IPO欺诈发行迎来最严监管”显然并不合适。

    另一方面,所谓的“最严监管”其实并非真的“最严”,与原来的规定相比,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而已。实际上,IPO欺诈发行违法成本还需进一步提高,甚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根据《证券法》修订草案第270条,欺诈发行构成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而现行《证券法》的规定,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这实实在在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

    至于相关监管人士提到的“情节严重者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列入《刑法》,实际上,目前的《刑法》对欺诈发行情节严重的,本身就追究刑事责任。比如,目前《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在“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中明确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该条款同时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正是根据该条款,绿大地欺诈发行案的主角何学葵、万福生科欺诈发行案的主角龚永福均被追究刑责。

    因此,不论是《证券法》修订草案还是刑法修正案,在提高IPO欺诈发行违法成本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对欺诈发行的处罚,对于已经发行证券的,可将现行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比例提高到10%以上20%以下,且罚款金额最低不低于1000万元。而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该项处罚的同时,应明确规定,对欺诈发行退市公司作强制退市处理,并由有关责任人赔偿投资者损失。如果只是将罚款比较提高到2%以上10%以下,这仍然有包庇欺诈发行公司的嫌疑。

    又如,在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目前最高的处罚也就是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这一处罚明显偏轻。可明确规定,凡构成欺诈发行罪,且已经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均属情节严重情形,判处的有期徒刑不少于10年,最高可达20年。

    还有对保荐机构的处罚,凡构成欺诈发行,且已经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均属情节严重情形,暂停相关业务许可时间不低于5年,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罚款的金额为一百万以上五百万以下,并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证券从业资格。而目前《证券法》修订草案对此作出的相应处罚,仍有处罚不力的嫌疑。

2016-12-12 00:42:1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08人气

深港通的意义不限于投资

随着深港通的开通,随着更多的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这种局面将会改变过来,从而让更多的内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愿意选择赴港上市,进而为解决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出贡献。

深港通于12月5日正式开通

千呼万唤始出来,倍受市场关注的深港通终于要正式开通了。11月25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宣告了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开通的消息。

深港通的开通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件大事。它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步骤。A股市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但在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方面,由于沪港通走在了前面,这使得A股市场在深港通开通之前只有沪市方面才是与港股互联互通的,而深市方面则没有。A股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因此被割裂开来。而深港通的开通,使得A股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步调一致了。

深港通的意义在于投资

而对于深港通的意义,市场主要是从投资的角度来予以解读的。一方面是为A股市场尤其是深市市场引来香港方面的投资者,同时通过来自香港方面的国际投资者将一些成熟的投资理念带入A股市场,促进A股市场投资者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是让A股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深港通的途径来投资港股,通过港股的投资获得在港股市场赚钱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对香港市场的直接接触,也可以让这些来自国内市场的投资者早日成熟起来。

 深港通的意义不限于投资

当然,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深港通也可以让国内的投资者配置更多的港股资产。毕竟与沪港通相比,深港通标的中包括了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这是深港通所特有的。而且深港通在对两地股票的投资额度上,并没有进行总额限制,这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深市或港股投资的需求。

市场作出这样的解读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因为从深港通以及沪港通的设计来说,更多考虑的也确实是基于投资者投资的需求。比如,投资者门槛的设置,国内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门槛是50万元的资产。又如,股票投资标的的设置,其中港股通标的股417只,深股通标的股881只。再如投资额度的规定,规定港股通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但总额度不作限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投资的需要来进行设计的。

深港通的意义也在于融资

但尽管如此,深港通的意义显然不限于投资方面,它同样也涉及到融资方面。比如,它同样有利于融资,尤其是有利于内地的中小企业赴港上市,缓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上市来实现直接融资,这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A股市场来说,由于A股市场接纳能力有限,而A股市场要面对的国内企业却是成千上万,以至国内企业A股上市之路并不平坦,通常都要排队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企业选择A股上市往往面临着上市难的问题。而这种上市难也进一步加剧了融资难的矛盾。

但香港股市与A股市场不一样。港股IPO不存在长期排队问题。但港股IPO所面临的问题是,发行价格低,融资额度有限。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发行价格低,融资额度有限,这不仅保荐机构不愿意接手,就连企业本身来说,也面临着上市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情况来看,赴港上市的企业更多都是一些大企业或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赴港上市的较少。

而深港通的开通,则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因为深港通的标的中包括了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而作为内地的投资者来说有炒作中小盘股的习惯,所以在内地投资者大量投资港股的情况下,港股中的中小盘个股的估值有可能得以提升。这是有利于带动中小盘股发行上市的。而作为内地投资者来说,投资港股,内地上市公司显然是内地投资者投资的首选目标,而在更多的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情况下,这不仅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投资者会来买进内地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时也会推高内地股票的估值,这同样也是有利于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的。

毕竟一直以来,在香港股市,内地上市公司的股价很多都是处于低估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香港股市缺少来自内地投资者的缘故,或者内地投资者所占力量薄弱的缘故。而作为国际投资者来说,又对内地公司缺少了解,这就导致了内地公司在港上市的估值不高。这也成为妨碍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随着深港通的开通,随着更多的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这种局面将会改变过来,从而让更多的内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愿意选择赴港上市,进而为解决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出贡献。当然,这个过程将会是漫长的,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6-12-10 19:36:5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44人气

深港通何以“北热南冷”?

有一件事情有可能改变“北热南冷”的格局,那就是香港市场对老千股问题的解决。老千股问题是香港股市的一大毒瘤,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香港市场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增加香港股市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

 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从前两个交易日的情况看,虽然深港通总体成交较为平淡,但在资金流向上,“北上”热“南下”冷的趋势较为明显。如在首日的交易中,深股通成交了27.11亿元人民币,而港股通只成交了8.5亿元人民币;而在次日的交易中,深股通成交了19.39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只成交了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的成交金额远远落后于深股通。

乍一看,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因为最近较长一个时期,国内投资者看到的消息,大多都是“资金南下”。今年2月中旬到9月上旬,港股出现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最大涨幅达到33.29%。港股因此表现出明显的赚钱效应,以至国内资金纷纷南下,甚至出现“南下资金凶猛”的局面。所以,面对深港通的到来,甚至有舆论称“5000亿南下资金蠢蠢欲动”。因此,当深港通正式开通,出现“北热南冷”的资金流向时,不少投资者对此感到些许的惊讶。

深港通何以“北热南冷”?

为什么深港通的开通会出现资金流向上的“北热南冷”局面呢?这种格局的出现应该说并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作为当下的内地与香港股市来说,虽然称不上逆转,但至少香港市场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为从9月中旬以来,香港股市一直处于回调整理的过程中,前期的赚钱效应已不复存在,甚至不排除9月份及随后进入香港股市的“南下资金”处于短线套牢状态。所以,当前香港股市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下降,资金南下的趋势得以暂缓。

其次,就深港通的标的来说,港股通明显不占优势。深股通的标的相对于港股通标的来说,不仅数量多,深股通的标的是881只,港股通标的是417只,而且深股通标的相对于香港投资者来说完全不同于沪港通标的,是全新的881只股票。但在港股通标的中,却有大量的股票与沪港通标的股票重叠,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已是老面孔,投资者投资这些股票,可以通过沪港通账户来投资,不一定要用深港通账户来投资。

其三,由于地缘关系,香港投资者对广深本地的企业较为熟悉,可以放心买进。比如在首日的交易中,作为深股通标的股,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当天的净买入金额分别为3.72亿元、2.32亿元,合计超过6亿元,达到了港股通首日成交金额的70%。相反由于内地投资者来自全国各地,对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还缺少必要的了解,这也影响到内地投资者买进港股的积极性。

此外,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也对“北热南冷”带来一定的影响。香港方面的投资者有很大一部分是机构投资者,在备战深港通方面自然会重视一些,深港通开通之时,这些机构投资者自然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内地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面对深港通的开通,很多投资者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一些符合开通深港通账户条件的投资者,很多已经开通了沪港通账户,所以对于开通深港通账户没有紧迫性。这些投资者连深港通账户都还没有开好,当然也就谈不上交易了。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深港通出现“北热南冷”的资金流向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预计这种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当然,从香港股市来说,低估值是其最大的优势,但重要的是要把这种优势转化为赚钱效应,如果香港股市能够再度形成赚钱效应,那么,深港通出现的“北热南冷”格局就会被打破。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有可能改变“北热南冷”的格局,那就是香港市场对老千股问题的解决。老千股问题是香港股市的一大毒瘤,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也让内地投资者谈虎色变。香港市场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增加香港股市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香港股市低估值的魅力就会得以展现。否则,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热情就会受到抑制,不利于内地资金流向香港市场。

2016-12-09 08:58:2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17人气

深港通如何让更多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股市?

深港通开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通过深港通这个窗口来学习与引进香港市场乃至国外市场的成功经验,比如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提升中国股市的质量,增加中国股市的吸引力。

12月5日,倍受关注的深港通正式开通。深港通的开通,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深港通的途径来投资A股。所以,深港通又是A股市场吸纳外资的一个窗口。

如何看待方星海主席的讲话?

不过,12月2日,也即深港通开通前夕,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参加第七届财新峰会时表示,深港通开通的目的不在于吸引多少外资进来,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有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质量的提升。比如说在信息披露方面,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投资者对这方面的要求会提升。

深港通如何让更多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股市?


方星海的讲话听起来有些矛盾,但也确实道出了开通深港通的真正意义所在。之所以说方星海的讲话有些矛盾,是因为如果深港通开通的目的不在于吸引多少外资进来的话,那又何来的更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呢?实际上,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自然也会带来更多的外资进来。这二者其实是不可分的。

但这听起来有些矛盾的讲话,似乎说的又是一种实情,是客观评价A股市场的一种表现。因为基于现阶段深市股票的估值远远高于港股的事实,深市股票现阶段总体上很难对香港市场上的投资者构成吸引力。深港通的开通更多表现为资金南下。因此,在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吸引到多少外资进来。但深港通是一座桥,它不仅连接着香港与内地市场的现在,也连接着两地市场的未来,而让更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这说的是深港通的未来。

如何让更多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股市?

但如何让更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这却是监管者需要正视的问题。这是对深港通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监管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因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深港通仅仅只是满足于让两地的投资者相互投资显然是不够的,从A股市场来说,至少还要借助于深港通开通之机,认真学习香港市场比A股市场做得好的各方面的经验,包括香港投资者较之于A股投资者相对成熟的投资理念。在这方面,深港通的开通,其实也是在倒逼监管者要提高A股市场的吸引力,而不是说深港通开通了,外资机构投资者就会自动地跑到中国市场中来,而这些外资机构的到来就会自动提升中国股市的质量。事实显然不是如此,而是正好相反。即深港通开通了,要求中国股市要更好地提升质量,这样中国股市才有吸引力,才会吸引到更多的外资机构进入到中国市场里来。

所以,深港通开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作为监管部门来说,要有第二步,第三步,也就是要通过深港通这个窗口来学习与引进香港市场乃至国外市场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比如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提升中国股市的质量,增加中国股市的吸引力。否则,单纯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只是缘木求鱼。试想,如果没有严厉的市场监管,没有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从严查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又如何提高呢?就此而论,深港通的开通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对于内地监管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

2016-12-08 09:06:0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16人气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野蛮人”的收购?

为了应对“野蛮人”收购,在股市制度建设方面,必须赋予上市公司相应的防御措施。比如,改革股东大会表决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拟采取的防范“野蛮人”收购的相关措施表决,可不将“野蛮人”的表决结果纳入到统计范围。

如何看待“野蛮人”的收购?

在日前召开的基金业大会上,“野蛮人”收购成了会议最关注的话题。这个话题之所以引人关注,当然与今年A股上市公司频频遭遇“野蛮人”的光顾有关。从年初的“万宝之争”,到最近南玻A高管的集体辞职,今年的A股市场深深地打上了“野蛮人”的烙印。这就难怪一批A股上市公司闻保险资金举牌而色变。像格力电器甚至还没遭遇险资举牌,董明珠的心就提到嗓子上来了。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缺少优质资产可供投资的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上频频举牌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在保险资金看好某家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情况下,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到这家公司中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要不要充当“野蛮人”却是值得商榷的事情。毕竟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优秀的公司并不多。而这类公司正因为优秀,所以成了险资投资的标的。如果险资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充当“野蛮人”,要对上市公司董事会进行重组,甚至将公司高管“一锅端”,由自己另派高管进入公司,这就难保不重复上海家化的故事,将一家优质公司蜕变为一家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这种做法不仅不是对上市公司负责的做法,也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做法,同时还是对中国股市不负责的做法。所以,象伊利股份、格力电器这样一些优质公司听闻险资举牌或增持而色变,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何应对“野蛮人”的收购?

当然,尽管这种“野蛮人”收购并不值得提倡,但只要收购的过程并不违法违规,包括收购资金的来源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那么,这样的收购行为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为了预防这种“野蛮人”收购,作为监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制订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尽可能地让“野蛮人”变成“乖孩子”。特别是目前A股市场上的“野蛮人”收购,“野蛮人”的角色多由保险资金所扮演,这就更加需要保监会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来规范保险资金的投资行为。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野蛮人”的收购?

不过,这只是“野蛮人”收购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收购对象的上市公司来说,也需要有应对“野蛮人”收购的必要防御措施。而这个问题,无疑是目前“野蛮人”收购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野蛮人”收购,上市公司几乎束手无策。面对“野蛮人”大举收购公司股份,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可以防御的措施。上市公司只能看着“野蛮人”一步步对上市公司进行入侵,上市公司仿佛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也正因如此,面对险资举牌,或面对险资的增持,上市公司也就不能不谈虎色变了。

所以面对“野蛮人”收购,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赋予上市公司以防御的能力。“野蛮人”收购,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就无可厚非。而作为法律法规来说,同样也应该赋予上市公司应对“野蛮人”收购的防御措施。不赋予上市公司以防御手段,让上市公司在面对“野蛮人”收购时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境地,这对于上市公司方面来说,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而就上市公司来说,目前就处于这种不公平的境地。比如,面对宝能系的举牌,万科方面拟收购深圳地铁来与之抗衡,但这样的议案表决居然还要得到宝能系的同意支持,这显然是在与虎谋皮。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努力就只有白费。这也是上市公司缺少防御措施的一种表现。

所以,为了应对“野蛮人”收购,在股市制度建设方面,必须赋予上市公司相应的防御措施。比如,改革股东大会表决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拟采取的防范“野蛮人”收购的相关措施表决,可不将“野蛮人”的表决结果纳入到统计范围。又如,授权上市公司董事会,可在“野蛮人”举牌时,基于抵御“野蛮人”收购的需要,可由上市公司董事会负责实施定向增发计划,向公司控股股东或董监高人员进行定向增发。或者授权上市公司董事会,基于抵御“野蛮人”收购的需要,开启“毒丸计划”,由上市公司向除“野蛮人”以外的公司其他股东廉价配售股份,以摊薄“野蛮人”持股所占的比例。有了这样一些相应的防御措施,面对“野蛮人”收购,上市公司自然也就不再谈虎色变了。

2016-12-07 08:57:2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07人气

深港通来了,A股市场会否迎来拐点?

市场不会因为深港通的开通而迎来“二八”行情的拐点,市场总体表现为一种结构性行情,对“八”的炒作只会是短期的,也是局部的。

12月5日,是一个必须载入中国股市历史史册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内地与香港两地投资者千呼万唤的深港通终于开通了。这不仅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在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问题上,A股市场也告别了沪深股市相互分割的历史,A股市场再次以一个完整的整体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而作为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投资者来说,也将因为深港通的开通而多一条投资对方市场的通道。作为香港的投资者可以投资深市A股,这是一个集聚了A股市场成长性公司的市场。而作为符合条件的内地投资者来说,也可以通过深港通的渠道来投资香港股市,通过深港通的通道来投资香港股市,可以投资到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这是深港通所特有的。而对中小盘股的投资,是A股市场投资者的一大习性。所以,深港通的开通对于两地的投资者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与吸引力的。

深港通来了,A股市场会否迎来拐点?

当然对于A股市场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更加关心深港通的开通将会给A股市场的行情带来怎么的变化。毕竟深港通跟沪港通一样高企的50万元证券资产门槛的限制,将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拒之于深港通的大门之外。所以,对于深港通的开通,这个最广大的群体更关心A股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投资者更关心深港通来了,A股市场会否迎来行情的拐点。

行情是否会“上拐”?

一是行情会否“上拐”,也即深港通的开通引发行情的大幅上涨,甚至引发牛市的发生。之所以会有这种期待,是希望历史重演的缘故。毕竟2014年11月17日通车的沪港通拉开了当时牛市行情的大幕。所以,面对两年后深港通的开通,不少投资者希望深港通开通也能象沪港通一样引发一轮牛市行情或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

不过,这种“上拐”行情出现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当下股市的基本面与两年前完全不同。不仅深市股票的估值高企,难以吸引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成为行情上涨的推动力量;而且A股市场距离今年1月份股灾结束的时间甚短,A股市场高处的套牢盘甚重,A股市场的调整极不充分,这也将妨碍A股市场的大幅走高。

而更重要的是监管者及高层对待股市的态度也完全不同。沪港通之前,管理层希望能营造一波人造牛市,所以舆论方面包括权威媒体都是积极唱多股市,政策面也是各种利好不断。但如今的股市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三轮股灾之后,监管者与高层对待股市的态度明显变得谨慎起来,包括李克强总理也明确表示,资本市场要防止“井喷式”或“断崖式”变化。为此,股市监管之剑长期高悬,而新股发行也是大幅提速。如11月,证监会核发的IPO公司数量达到52家。而就在12月3日,刘士余主席还在痛斥“野蛮人”的举牌行为,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杠杆的风险,表示杠杆收购不是金融创新。因此,对于当前的监管者来说,保持股市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营造牛市行情。对于这一点,投资者要有清醒的认识。

行情是否会“下拐”?

二是行情会否“下拐”,也即深港通开通,利好兑现,投资者见机出货,股市因此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但出现这种走势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对于深港通的到来,市场并没有出现整体性的炒作行情,而只是在局部范围里对部分深港通概念股进行了炒作。所以真的利好兑现,也不会带来系统性的下跌行情,而只是个股股价的结构性调整。更何况深港通开通之前,主力资金主要是集中在权重股、一带一路概念股上,也即主力资金主要集中在沪市,而且沪市的走势也明显强于深市。所以市场不会因为深港通的开通而利好兑现,引发大幅下跌的走势。

不过,不排除深港通开通之日A股市场大幅下跌,及近期股市出现回调的走势,但这种走势只是一种巧合,而不是由于深港通而引起。一方面权重股指标处于高位有回调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中小盘个股近期走势明显破位,尤其是上周五(12月2日)很多个股破位明显,近期有继续下跌的要求。加上这个周末的消息面明显偏空。一是“两融新政”明显不利于中小盘股,二是刘士余炮轰“野蛮人”收购明显会给险资举牌概念股带来冲击,不排除这类个股周一大跌的可能性。也正因如此,即便真的出现“黑色星期一”的走势,那也不是深港通开通所引发的。而且股市也不会出现短期连续大幅下跌的局面,大盘整体上回调的空间相对有限,不存在行情向下拐点的出现。


是否会出现“二八”行情的拐点?

三是会否出现“二八”行情的拐点。即因为深港通的开通,行情热点由权重股、一带一路等大盘股转向中小盘股的炒作。这种拐点出现的可能性同样很小。毕竟中小盘的估值整体上偏高,限制了市场的炒作热情,而高送转题材原本是这个季节炒作的热点,但由于被上市公司所滥用,以至上市公司高送转明显受到交易所方面的监管,市场炒作的热情受到抑制。加上“两融新政”也不利于中小盘个股的炒作。所以,中小盘个股很难形成大的炒作浪潮。相对而言,权重股、一带一路等个股的估值在A股市场仍然还是有优势的,加上国企改革等题材的支撑,主力资金短期也很难从这类个股上撤出,并进入到中小盘个股中去。因此,市场不会因为深港通的开通而迎来“二八”行情的拐点,市场总体表现为一种结构性行情,对“八”的炒作只会是短期的,也是局部的。

2016-12-06 09:10:1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57人气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