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点掌投教基地

点掌投教基地

VIP 阿牛官方
赞美率:96%
阿牛官方
人气 370万+
赏金 469
粉丝数 177
收到的礼物(共0个) 我也要送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京东客服”你睡了吗?35.7万没了,我睡不着……

       “什么?影响征信!”

       “京东白条”账户注销骗局又来了!!!

       近日,昆明安宁的吴女士在隔离的公租房内急哭了,隔离期间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说她在京东账户的白条有贷款业务,现在需要关闭案件还原。吴女士纳闷了,她没有开通过相关的业务,但该客服却准确地说出了自己的个人资料。随后,对方还说她的微信微粒贷也有贷款任务,如果不关闭的话将影响个人的征信和子女的教育。吴女士思考一番,觉得暂时还是不进行操作,等咨询一下其他人。

        电话挂断后,对方又打来了电话,但这一次客服说如不关闭将会影响她的贷款记录,吴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她下载了名为“红云会议”的APP,并用发过来的会议号进入会议。

       吴女士紧接着根据对方视频提示,亲自向微信微粒贷、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进行借款,并将借到的钱提现至自己的中国建设银行卡上,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分多次转账35.7万元。

       欲壑难填的骗子还继续要她转账,吴女士才恍然大悟:被骗了!

“京东客服”你睡了吗?35.7万没了,我睡不着……

       解析一下套路过程,骗子冒充京东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表示不把“京东白条”赶紧注销掉,就会影响征信,进一步施压制造恐慌。征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骗子直接利用这一点,让受害人来不及思考,顺着他们的思路一步步走进陷阱。

       骗子用“钉钉”、“腾讯会议”等APP与受害人通话,一步步引导受害人清空京东白条里的额度,也就是把钱转到骗子的“对公账户”,随后继续引导受害人将钱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号,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才罢手。

       除了“京东白条注销诈骗”,还有“征信修复类诈骗”,点掌投教基地提醒您谨防一下三种骗局!

       一是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这类骗局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教唆信息主体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或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二是征信培训、加盟诈骗。这类骗局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广泛发展下线,实则为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三是骗取个人敏感信息。这类骗局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渔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来源:晋宁公安)

2022-06-01 17:10:5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897人气

40多名老人遭遇收藏陷阱 被骗700余万元

在被骗之后,许多老人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会被人诈骗,因为生活经验丰富的他们其实是有防范的,但为什么骗子总能得手?这不,40多名老人遭遇收藏陷阱被骗700余万元,称对方承诺来钱快,短时间能翻上百倍……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点掌投教带您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40多名老人遭遇收藏陷阱 被骗700余万元

巨额回报引人上钩

77岁的刘女士家住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夏天,她出门遛弯时,碰到一位自称是某公司业务员的女子,这名业务员向刘女士发放一份免费礼品,并给刘女士介绍投资书画作品的买卖,声称能让她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心动不已的刘女士跟着业务员到了他们公司。

刘女士本来对书画没有什么了解,但想到能快速赚大钱,且业务员看起来也可信,一番犹豫之后,刘女士掏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总价56.6万元的书画作品。

刘女士付款后,业务员答应帮她转卖所购买的书画作品,赚一笔大钱,但当刘女士询问进展时,对方却总是用各种理由拖延。

事实上,在该公司给刘女士提供的购买凭证上,标注该公司不承诺书画以后会升值,也不提供代卖服务的字样,但当时被赚大钱冲昏头脑的刘女士并没有注意到。

刘女士等了一年,也没有拿到业务员当初承诺的那笔大钱。

同样,70多岁的高女士也没能识破该公司业务员的套路。业务员轮番上阵,对高女士“洗脑”。他们先是向高女士推荐一套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房子,引起她的兴趣,当高女士表示自己的钱不够支付房款时,业务员再提出通过投资艺术品来帮她凑钱,诱导高女士提前取出老伴的20万元养老金,购买书画作品。

除刘女士和高女士外,还有40多位老年人被该公司业务员的话术和演技迷惑,落入圈套。

步步为营布置陷阱

之后,警方抓获诈骗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查清作案过程和诈骗套路:第一步是以小利相引诱,吸引老年人关注;之后再打感情牌,假装把老年人当作家人,博取老年人信任;最后夸大投资收益,声称他们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可以稳赚不赔。

经查,该涉案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雷某。公司成立后,雷某等人将60岁以上老年人列为目标,用免费小礼品、优惠宣传单等吸引老人到公司参观,借机向老人推销书画作品。

当老人来到涉案公司后,看到高端的写字楼、讲究的装潢、墙上挂着的各种“名家大作”,便会减少对该公司专业性的质疑。同时,业务员还会夸大、虚构该公司背景,以显示自己的可靠。

通过聊天和查看老人手机,业务员了解了老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后,便用花样繁多的话术说服老人投资书画作品,并百般阻拦老人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商量。为留下老人“自愿”购买的证据,该公司进行客户回访时,会引诱老人说出自己是在知道这些书画作品短期内不能升值,该公司也不代卖的情况下自愿购买的,并录下音频或视频。如果有老人在付完钱后发现不对劲,想要退款,该公司的业务员就会软硬兼施地阻止,甚至轮番上阵,忽悠老人再追加一笔投资。

一旦掉入该公司精心布置的陷阱,老年人投资的钱往往有去无回。

投资骗局终被识破

嫌疑人雷某等人花3.8万元购入50幅字画、扇面等普通艺术品,再以收藏品的名义,加价5倍到50倍对外出售。比如一个进价200元的扇面,出售价达到6000多元,加价30倍。

根据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查明的情况,自2019年至2020年7月期间,雷某等人虚构某些画家的书画作品能够短期升值,编造公司能够对外代卖,保证稳赚不赔等事实,欺骗刘女士等40多名被害人高价购买字画、扇面等物品,骗取金额总计700余万元。最终,检察机关对雷某等18人以涉嫌诈骗罪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点掌投教提示您,诈骗团伙利用老年人不愿意拖累子女却赚钱无门的心理,和老年人打感情牌,一步步取得信任,骗取钱财。老年人一定要在进行投资前提高警惕、三思而行,避免被骗子骗走“血汗钱”。(来源:齐鲁壹点)

2022-05-31 17:04:5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941人气

35岁程序员炒LUNA千万资产3天归零,你还敢炒吗?

       LUNA是Terra的平台代币,是曾经流通市值曾排名全网第五名的一种加密货币,2021年初,加密货币市场整体一片红火,LUNA币也一路走高,2021年全年涨幅超过800%。2022年5月,LUNA币遭到血洗,跌幅高达98%。

       现如今在币圈,很多人都被骗、被坑、被血洗,35岁的程序员郭瑞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他账户里最多时近一千万元的资产也在短短3天之内几乎归零。UST和LUNA都是Terra公链上发行的一种代币,而Terra是一个区块链,一个银行,一个支付处理机构。曾经为某区块链项目做过系统搭建和维护的郭瑞,便折服于Terra生态的各个项目,之后他就投资了Terra的项目mirror,在这个项目郭瑞挣了三倍的钱,之后全部投入到LUNA的投资上。暴涨的LUNA一直让郭瑞死心塌地的相信Terra公链,LUNA暴跌的那几天,郭瑞几近崩溃的同时也怀抱幻想,他过度解读很多消息,总觉得会有一个外部力量或潜在的方案来解决这次危机。看着账户里的资产一点点缩水,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他拿出了本来已经出逃的十几万元去做了波段,但LUNA的下跌速度太快了,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十几万元也全部亏了进去。

 35岁程序员炒LUNA千万资产3天归零,你还敢炒吗?

       无独有偶,投资加密货币LUNA的台湾男子,深夜从13楼跳下,年仅29岁。检察官发现,他的 LUNA币两天内暴跌了99%,200万美元只剩下1000美元。

       从比特币开始,少数的人从这种虚拟货币中一夜暴富,而这刺激了更多的人去加入炒币的行业,有的人甚至不惜加杠杆获得更大的收益。点掌投教基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虚拟货币一旦崩盘那就是不可挽回的灾难,因债台高筑而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且在中国境内进行比特币交易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虚拟货币就是变相的赌博,一定要远离虚拟货币,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2022-05-30 17:17:04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778人气

秦奋炒股涉内幕交易被罚60万:资金来自父亲,凭感觉随便买的

       5月29日,“秦奋5千万炒股涉内幕交易被罚60万”的词条登上热搜。根据中国证监会近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对秦嗣新、秦奋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最终根据《证券法》,证监会决定对秦嗣新、秦奋合计处以60万元的罚款。

       不过,秦奋称其交易股票的资金都来自父亲秦嗣新,并表示其本人对资本市场没有兴趣,不知道基本市场概念,随意看行情软件看到了“鑫茂科技”这只股票,没有做过研究,像买彩票一样买了,凭感觉决策。

       另外,秦奋还称其证券账户由助理使用笔记本电脑下单,电脑在天津打篮球比赛时丢失。

       具体来看,内幕交易事件发生在鑫茂科技和微创网络的重组过程中。

       2016年9月,时任鑫茂科技董事长、实控人徐某、监事会主席宋某、董事兼副总经理倪某强与微创网络实控人唐某进行见面商谈,初步确认由唐某和徐某成立并购基金收购微创网络股权后,再装入鑫茂科技。

       但直到3月7日左右,因徐某信用担保能力不足,微创网络并购基金项目被否。此后徐某继续联系其他渠道设立并购基金,直到8月8日,鑫茂科技发布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标的为微创网络,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标的公司10%股权,同时通过发行股份收购标的公司9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因此,证监会认定该内幕信息形成时间不晚于2016年10月20日,公开时间为2017年8月8日。

       同时据通报显示,徐某与秦嗣新认识20余年。2017年3月2日前几天,徐某为借钱和秦嗣新见面,秦嗣新知道徐某是鑫茂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向徐某询问鑫茂科技的运作情况,徐某做了介绍。此后,秦嗣新向徐某提供了大额借款。

       随后,2017年3月1日,根据秦嗣新安排从他人账户转入秦奋三方存管账户8000万元,同日,秦奋三方存管银行账户向“秦奋”证券账户转入5000万元买入“鑫茂科技”。

       根据处罚决定书显示,自2016年1月1日至证监会进行调查时,“秦奋”证券账户仅买入过“鑫茂科技”“三夫户外”两只股票,其中买入“三夫户外”2万股,买入金额133万元,买入“鑫茂科技”678.15万股,买入金额5,017.89万元,无获利。

       而“秦奋”证券账户买入“鑫茂科技”的时间为2017年3月1日至7日,存在买入时间集中、成交金额显著放大、首次买入即大额买入等特点。

       得一提的是,鑫茂科技这一场并购交易涉及多位内幕交易知情人士,在这次的查处中也有多人受到处罚。

       同日,证监会还披露了对时任广州证券员工唐云、鑫茂科技实控人、董事长徐洪以及知情人尤立峰的行政处罚,对三人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的同时,还对唐云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来源:凤凰网)

2022-05-30 09:02:4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066人气

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理财观?这三个坑不要踩!

       现如今,不少年轻人在日常聊天时都会聊起理财话题,比如基金怎么样,今天大盘如何,其实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又该如何理财呢?

       大学生的资金来源有限,大部分还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可支配的资金不多,相比于如何投资,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关于大学生理财,点掌投教基地建议大家一定不要踩以下三个坑:

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理财观?这三个坑不要踩!

       1. 不要掉入消费陷阱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费并不低,有一些是本身家境优渥的学生,还有一些是因为父母的心疼,宁可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也不愿意委屈孩子。但这些心疼并没有换来孩子的懂事,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开始追逐盲目消费,一味的攀比,甚至为了消费去借校园贷、高利贷,最终无法脱身。所以大学生学会理财第一步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掉入消费陷阱中。

       2. 切忌一夜暴富的心理

       巴菲特曾在股东大会上说过,不会揣测市场时机,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作为大学生,学业肯定是第一位,之后如果想要想靠理财投资赚钱,前期一定要花费时间精力来学习研究,至少知道什么是理财,培养基本的理财思维,才有底气大胆尝试。投资不是投机,如果学生不是抱着一颗学习、锻炼自己的心来理财,而是想着投机,一夜暴富,那么结局只能是惨烈失败。

       3. 不要参与高风险投资

       很多学生心比天高,看不上低风险理财的收益,只想赚大钱,之后却吃了大亏,例如炒股。股市开盘在上午9点半,下午3点收盘,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学生上课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看股票老师讲的什么完全听不进去,最后把学业耽误了完全是得不偿失。赚了钱还好,如果赔了钱,心情会很糟糕,心理素质不好的也会因为恐惧再也不敢继续接触投资。如果你是有专业金融背景的学生,可以去做小资金的尝试。

       理财能赚到的钱,一定是认知以内的钱。作为学生,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不断积累。理财也是更好的理解社会经济和时事政策的一种方式,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打开格局和认知,就会获得理财中赚取的收益,也会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2022-05-27 17:10:3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8851人气

警惕证券业“李鬼”!假冒知名分析师、投资顾问诈骗!

近年来,诈骗分子的套路层出不穷,不仅冒充知名证券公司蒙骗投资者,还冒充知名分析师、投资顾问、明星基金经理等进行投资诈骗。

近日,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TMT行业首席分析师武超则发布朋友圈称,很多朋友收到冒充其名字工作号加微信,“请大家注意一定勿加!是骗子!”

警惕证券业“李鬼”!假冒知名分析师、投资顾问诈骗!

无独有偶,阿牛智投资深投资顾问王亮、马敏等在抖音有大量仿冒账号,层出不穷。仿冒账号的头像、用户名与真账号几乎一模一样,让投资者真假难辨。

警惕证券业“李鬼”!假冒知名分析师、投资顾问诈骗!

阿牛智投投资顾问仿冒账号

来源:抖音

仿冒账号的套路是利用名人效应骗取投资者信任。骗子通过用户名、头像、发布作品伪装身份,然后通过打电话、加微信、抖音私聊等方式联系投资者;告知投资者可以进行一对一实盘指导,带你赚钱,赚钱后五五分账。有的,还会把你拉到群里,进行所谓的免费荐股,实际上是让投资者去接盘,在股价达到一定涨幅后,骗子们高位出逃,投资者却被深深套牢。

阿牛智投品牌舆情负责人表示,在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同用户的用户名是可以重名的,这就给了仿冒账号可乘之机。哪个投资顾问知名度高、比较受欢迎,被冒充的就越多。投诉掉一批,往往还有新的仿冒账号冒出来。

投资者如何识别仿冒账号,防止上当受骗呢?有四个方法:

1、仿冒账号的粉丝,往往很少,在100个以下。

2、正规持牌机构的投资顾问,不会主动私信联系投资者。

3、正规持牌机构的投资顾问,不会进行免费实盘指导。

4、正规持牌机构的投资顾问,不会承诺高额收益。

投资者一旦发现有任何冒用公司、他人名义的不法行为后,可以立即向公安机关、监管部门举报,避免更多人受害。同时,不要听信高额回报的诱惑,捂住自己的钱包,不向任何个人账号转账。

2022-05-26 17:08:07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791人气

双重打击!上海抑郁女子在封控期间2小时被骗62.9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的影响,同时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焦虑以及恐慌的情绪,而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的。这时很多电信诈骗分子趁虚而入,而上当的人便遭受了心理和财产的双重打击。

       5月22日,上海浦东的朱先生求助新民晚报热线直播,称自己的妻子李女士在疫情封控期间被诈骗,仅仅两个小时就被骗走62.9万,而李女士本身就患有抑郁症,如今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李女士整天浑浑噩噩、以泪洗面。

双重打击!上海抑郁女子在封控期间2小时被骗62.9万元!

       事情发生在5月12日,李女士接到一通来自“京东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电话。在电话中,自称陆经理的人开口便是“你摊上大事儿了”的话语,称有不法分子正冒用李女士的账户贷款,会给李女士带来征信影响,并严肃地说“后果极其严重”。此时的李女士已经被对方吓到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对方还把她拉近了一个视频会议,经过一系列的洗脑操作,李女士当即向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60.9万元,汇入对方所说的“安全账户”,实际上是对方的私人户头。

       如今的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更新,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精神伤害,所以多了解反诈知识尤为重要。在这里,点掌投教基地教您四招:

       1.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这个app可以智能识别可疑诈骗分子的来电、短信等,并及时向你发出提示。

       2. 开启手机上的智能拦截功能,有效拦截诈骗电话。

       3. 谨慎接听来自境外的陌生电话,一旦对方提出转账、付款等要求,立刻挂断。

       4.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保护好个人信息。

2022-05-25 17:03:02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249人气

警惕“养老”骗局,江苏1500名老人被骗20亿!

       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多不法分子开始盯上老年人群体实施诈骗犯罪,例如候鸟养老、“会员制”养老、“地宫穴位”、“灵丹妙药”等都是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共涉金额近20亿元,受害老人达1500余名,19名被告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至6个月不等刑期。在这些案件中有销售假冒养老产品“301参茸倍力胶囊”的诈骗;还有将不合规的项目包装成理财产品,假冒投资分析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销售“地宫穴位”等涉老项目的集资诈骗。

警惕“养老”骗局,江苏1500名老人被骗20亿!

       这些骗局为了骗取老年人的信任,采用了很多手段和圈套。首先组织业务员在老年群体集中聚集的菜场、公园等地发放传单,引诱老年人参加活动,然后带老年人参观“基地”,宣传公司实力获取信任。这期间董事长和业务员对老人嘘寒问暖,抓住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攻破老人心理防线,之后就等着老年人上当,签订合同后圈钱收网。

       令人心痛的是,老年人直到法院宣判时都不相信自己被骗,对自己投资的“项目”深信不疑。这些诈骗人员十分有耐心,有的甚至布局了三、四年与老人打交道,最后不仅骗得老人血本无归,还伤害了他们的心灵。

       在这里,点掌投教基地告诉大家几个防范老年人诈骗的秘笈。

       1. 培养反诈骗意识,切忌贪小便宜。

       老年人要加强心态防范,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样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2. 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

       必须要养成保密的习惯,特别是中老年人,不要轻易将个人卡号、存款密码,以及家庭信息等告知他人。

       3. 遇到事情要与亲人商议

       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必要时拨打公安机关、金融等部门的常用客服电话进行多方核实查证。

       4. 常回家看看

       子女要经常关心老人,多了解老人的近况,向他们普及一些反诈常识和典型案例,防止他们上当受骗。

2022-05-24 17:07: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658人气

太坑爹!留学生冒充“常春藤名校生”诈骗父母亲朋1.6亿

       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无私的爱,他们甘愿为了子女倾尽所有,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诈骗。近日网上有一男子冒充“常春藤名校生”,欺瞒父母,并且共诈骗父母亲朋1.6亿。

       海宁市的胡某从小是父母亲友眼中的乖孩子,但中学时成绩一般。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胡某的父母便将他送到嘉兴某中学的中美合作班,后将他送去美国留学。2017年5月,社区大学学业结束的胡某告诉父母自己成绩优秀,并选择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金融管理系。对于自己儿子所说的一切,胡某的父母并没有产生过怀疑,他们还特别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2018年,胡某告诉父母,自己作为沃顿商学院金融管理系的学生,可以投资该校内部高收益保本的投资理财项目,胡某的父母便放心的交给儿子30万元去做投资,没想到过几个月胡某告诉父母已经赚了120万元。胡某的父母很是高兴,便大张旗鼓的和朋友们庆祝,更是向朋友们宣传儿子的“投资能力”。

       就这样,靠着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一年多时间内胡某就吸引了数十名投资者前来投资,金额高达1.6个亿。直到2020年8月,胡某以学校系统升级、疫情等理由,拖延兑现本金和收益,投资人曹某向公安机关报案,胡某的真面目才被揭开。

       后在警方调查时发现,胡某在收到钱款后大肆挥霍,租赁豪车、赌博、购买奢侈品等等,而且胡某连自己所“就读”大学的英文名字都读不对。目前,胡某的行为已涉嫌集资诈骗罪,但最难过的还是他的父母,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听话的儿子会编出如此荒唐的谎言,坑害自己的亲人。

太坑爹!留学生冒充“常春藤名校生”诈骗父母亲朋1.6亿

       诚然金钱带来的诱惑力是十分吸引人,但是一定要保持正确的金钱观念,赚取自己能力范围的钱,投资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不要被拜金主义的理念所洗脑。同时也提醒投资者,投资时要保持理性头脑,即使是亲朋好友所说的“高收益”也要思考再三,捂住自己的钱包才是最重要的。

2022-05-23 17:01:3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321人气

证券欺诈!保险巨头安联爆出丑闻,将支付58亿美元!

       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告称,全球保险巨头安联保险集团旗下的投资顾问子公司安联环球投资者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U.S.)接受证券欺诈的指控,并同意支付58亿美元,包括32亿美元的赔偿,23亿美元的罚款,以及被没收4.63亿美元。

       据SEC公告,AGI 承认多年来欺诈投资者,隐瞒“结构化Alpha”基金复杂策略下的损失和下行风险,未能实施关键风险控制,并且向大约114家机构投资者推销并出售了该策略,主要包括教师、神职人员、公交车司机、工程师和其他个人的养老基金。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那时的“结构化Alpha”基金已经血亏70亿美元,而其吸纳的资金一度高达110亿美元,获得超过5.5亿美元的费用。AGI在财报中涉嫌隐瞒基金的真实风险,甚至伪造业绩,他们令投资者损失了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引发了养老金计划投资者提出多起诉讼,由此AGI开始接受调查。

证券欺诈!保险巨头安联爆出丑闻,将支付58亿美元!

       所以,投资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清楚保险类别,在中国,保险大类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商业保险主要是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消费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二、不要轻信互联网保险产品“高息”宣传,要认清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风险保障,避免遭遇非法集资骗局。

       三、警惕理财两全险。实际情况是挣不了钱,保不了险。一方面,用保险理财是收益最差的,不如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另一方面获得的赔付也大大减少。

2022-05-20 17:00:12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208人气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