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来,如果问你哪个板块,一直是不断的炒作过程,那么答案,毫无疑问,就是猪肉概念股。
对于猪肉概念股,笔者之前业分析过多次。
只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都想不到,猪肉的行情,会从去年年末开始,浩浩荡荡的持续到了现在,并且到了储备肉都开始发售,以及各地区不断的对于养猪政策的扶持。
在这个基础上,相应的资本市场会如何,风口上的“猪”,还会继续飞吗?
在猪肉价格依然高企的时候,或许投资者应该注意猪肉股的是否见顶。
尤其,近日大多猪肉股,技术形态上的“头部形态”。
走弱的猪肉股
我们先看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猪肉股,近期的走势:
牧原股份
正邦科技
唐人神
从上面可以看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猪肉概念股,近期已经走出了头部形态的K线走势,并且有的股票,是刚刚跌破了头部,关于技术分析,可见笔者的详细讲座内容。
总体来说,技术分析并不是每次都可以保证你买到最低或者最高点,但是,最起码,在某些明显的位置,你是需要注意或者警觉的,目前对于猪肉概念股而言,就是需要警惕的时刻。
猪肉股的逻辑
对于投资而言,比起技术分析,更重要的,其实就是投资的逻辑。
猪肉股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涨价。
从去年年底的这波涨价潮,源于疾病,以及疾病超乎医疗的严重,甚至还夹夹杂着海印股份关于猪病的“神药”事件,可见这次疾病的危害确实比较大,也是造成了整体猪肉上涨的最大的原因。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阐述一个观点,就是猪肉股,是有其理论上的上限的,也就是猪肉的价格,必然存在天花板。
一方面,如果类似这种畜牧业产品,跟农产品雷同,如果有价格上涨的因素,必然造成第二年的跟风,转眼间供小于求就会变成供大于求,形成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猪肉与民生的相关性太大,必然也不会让其无度的上涨,有无形的手,在调控。
当然,这次的猪肉上涨持续的时间也确实比较长。
在这种情况下,多地先是继续发布关于支持养猪的政策,同时,久未见得储备肉,也开始流通于市场了,从未来以及现在,两个环节来增加供给,猪肉的价格,回落也就是大概率的事件,时间问题而已。
投资分析
猪肉概念股之一的牧原股份,近日也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1-3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对于牧原股份而言,这样的业绩是几年来相当好的年份了。
同时,2019年预计出栏量区间为1000-1100万头,预计2019年底,公司能繁母猪达到130万头以上。
这样好的业绩,当天却是跌停的走势,投资者需要注意了,就像我们经常所说,“利空出尽是利好”一样,特别好的业绩,同时股价又处于高位却形成了头部形态,警惕是最重要的。
牧原股份的业绩,应该是整个猪肉概念股的一个缩影,几年来鲜见的好业绩,得益于今年猪肉的大涨价。
结语
对于猪肉概念股而言,笔者再次提示,目前的技术形态,已经走出了头部形态,即便高位业绩喜人,也不要太留恋。
同时,未来可以预见的对猪肉价格的干预,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政策,都很难支撑猪肉价格继续上行。
再加上,地球人都知道,猪肉价格的高企,当大家都知道的事,你想在投资中以此获利,就更要小心了。
会飞的“猪”,何时会落下呢?
渐行渐近。
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并不适用,因为上市公司业绩有问题的很多。
近日,又一家上市公司因为业绩造假而被处罚,但是另投资者大开眼界的是,受了处罚不但股价没有下跌,反而逆势大涨,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利空出尽”?让我们看下这个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欢瑞世纪。
四年财务造假
7月29日,欢瑞世纪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下发的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告知书显示,欢瑞世纪自2013年以来,存在多项业绩造假情况。重庆证监局拟依法对该公司及相关个人作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主营
从欢瑞世纪的主营可以看到,它是一家影视公司,行业本身而言,有着很高的毛利率,侧面反映了,娱乐圈为什么那么吸引人的原因。
但是它的业绩如何呢?
财务
从财务报表上看,表面上2016年和2017年的业绩都表现的相当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双双大涨,只是2018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但是如上面的处罚告知书,欢瑞世纪的业绩,存在着大量的水分。
水分在哪呢?
应收账款
观察这几年的应收账款以及存货,你就会发现,存货和应收账款,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就是说,存在着大量虚增收入以及没有及时计提损失的情况,再换句话说,本身影视业就包含着太多可以“洗钱”的可能,而欢瑞世纪将收入提前确认,损失延后,造成了年年业绩大好的局面,这就是症结所在。
对此,监管部门进行了顶格处罚60万。
逆势大涨?
欢瑞世纪
从K线图上可以看到,在被顶格处罚之后,欢瑞世纪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而且,涨停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涨停的主要原因,应该与最近大热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有关,上映4日票房破9亿,也是刷爆了朋友圈,在这个动画强心剂下,影视股昨日都纷纷表现强劲,欢瑞世纪更是不久就涨停。
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哪吒》的发行方为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它真正最大的受益者,是上市公司光线传媒。
欢瑞世纪,借《哪吒》的东风而大涨的理由,并不充分,更可能的是,部分机构可能趁《哪吒》大热而拉升股价,因为欢瑞世纪还面临着的问题,是大股东的高比例质押,再向下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控制权。
注意投资风险
作为财务造假而言,笔者认为目前的股价,并没有深刻反映造假产生的严重后果,虽然很多影视类公司,在应收账款这块,大多都采取着提前确认的方式,但是欢瑞世纪所产生的麻烦,显然要大的多。
同时由于重组前后,它的业绩都存在着造假的情况,很可能面临着投资者索赔。
再加上,如前所述,大股东的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
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问题相当严重,有着很严重的投资隐患,只不过,被这两天股价的“顽强”,所掩盖。
结语
随着监管的严格,近几年不断有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甚至监管已经开始调查会所,比如这两天的热门瑞华会计师所。
另一方面,暴雷的公司往往股价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也不乏退市情况的发生。
所以,当投资者看到欢瑞世纪“逆势大涨”之时,且不可掉以轻心,以为还是过去的“利空出尽是利好”。
如今的资本市场,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还是规避为上。
对于今天的A股市场,有一个板块,一直是人们经常热议的焦点,这,就是因为猪肉涨价,而不断被炒作的猪肉概念股。
只是在投资里却有一个问题:概念股上涨之时,是一荣俱荣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近日猪肉股似乎又有所动作之时,却有一个猪肉概念股,因即将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面临退市,这,就是曾经的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如今的*ST雏鹰。
猪肉股,大不同
目前的A股市场,相当的热度都被科创板吸引了过去,主板市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热点。
只是笔者复盘之时,却发现又有个股,创了新高:
牧原股份
比如按照前复权来看,牧原股份今日的上涨,就创了历史的新高。
除了牧原股份之外,温氏股份、唐人神等传统的猪肉概念股,近期表现也都相当的不错,股价基本徘徊在历史高位的附近。
那么,猪肉概念股启动之时,所有的猪肉股都会大涨吗?
翻开*ST雏鹰的走势,在炎热的夏天,估计会给你充足的凉意:
*ST雏鹰
今天的收盘,虽然盘中一度挣扎,结果却依然以跌停收盘,股价只有0.81元。
更重要的是,算上之前的走势,这已经是第17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一元。
而且通过简单的计算,由于ST股每天的涨跌幅是5%,所以即便连续涨停,3个交易日内也无法回到1元之上,这将触动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的退市规定,上一个因为如此退市的,便是中弘股份。
*ST雏鹰,恐怕将是第二个因价格低于一元的退市股。
相比其它的猪肉古,*ST雏鹰显然并没有“沾光”猪肉大涨的利好。
低价股的投机
其实,作为如此的低价股,*ST雏鹰的股价也是有所反复,三月份的时候,也是大涨了一波。
只是,除了概念之外,这家上市公司的种种所作,实在是太奇葩了。
比如,率先开启的“以肉偿债”的模式,一度像是玩笑般的,却成为了现实。
比如,好不容易赶上猪肉大涨的行情,结果雏鹰农牧却因为“没钱买饲料”把猪“饿”死了,这才是精准的诠释了“no zuo no die”。
比如,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就蕴含了退市的风险。
再到业绩预测中,“预计上半年亏损14.8亿元至16.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75亿元。”,对于这样的业绩,开个玩笑的说:在猪周期下,还有何脸面称自己为“猪肉股”?
如今,即将因为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真的是“奇葩中的奇葩”,笔者都已无力吐槽了。
当然,上市公司也并非没有挣扎,就在前几日,股价还出现过连续涨停的情景,似乎是有资金想“拉兄弟一把”,只是好景不长,周五原本要实现第三个涨停之时,突然演变称了“天地版”,即从涨停到跌停,或许这是击碎了最后的保壳梦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即便是低价股的投机,也要充分考虑投资对象的风险。
注意投资风险
股东情况
翻开它的一季度股东情况,可以看到除了个人之外,长安信托以及农行的中证500基金赫然在列,不知道这些机构的筹码,有没有成功的离场。
而总的股东数,却有18万之多,按照前面所说,未来三个交易日,几乎已经无法回到1元之上,也就是说,18万多的股东,即将面临退市的尴尬。
这里笔者格外提醒的,是那些抱有投机心态想炒低价股的朋友,毕竟A股里有个现象,如前所述,炒低价,而且,股价越低,每波动一分钱,它实际造成的涨幅就越大,这可能也是前两天*ST雏鹰被炒作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今三个交易日后,几乎板上钉钉将被退市,这样的标的,没有入场的投资者,还是要回避为上了。
结语
对于*ST雏鹰而言,之前的种种奇葩的运营,其实就预示着并不理想的未来。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从当年的“养猪第一股”,到如今的将以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无疑是一个经典的投资案例。
它深刻的告诉我们:
运营不善的公司,必然带来下跌的股价。
即便是同样的题材股,基本面不同,结局依然不同。
最近A股市场上,人们的关注点,大多在于科创板上市后,“炒新”的狂热之中,主板的关注度,少了很多。
直到今天,打开盘面,暴风集团开盘跌停,昨晚其实就已经发布了一条重磅的公告:
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暴风集团,或者暴风影音,承载了一代人对于互联网影音播放器的回忆,而今日创始人被采取了强制措施,不禁让人唏嘘,暴风究竟怎么了?
曾经的辉煌
暴风集团
从K线上可以看到,今天开盘后直接无量的跌停,巨大的封单还在排队之中。
如果你用前复权,缩图的看,会发现另一番场景:
暴风集团前复权
从图上可以看到,刚上市之初,30多个涨停,直接让暴风集团的市值突破了400亿,股价达到了120多元,冯鑫本人身家也超过百亿,同时催生了多个富翁,一时间风光无限;如今股价却只有5元多,图形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几乎马上要回到上市之初的原点了。
也就是说,即便创始人没有出事,这些年来暴风的股价就已经在不断的走下坡路。
而暴风上市之处,连续的涨停,除了当时的环境大好之外,也是人们对它承载了很大的希望。
在当时的影音播放市场,暴风影音几乎就是每人电脑必备的软件,想比较系统自带播放器而言,暴风多种格式都能很好的兼容,显然收获了大量的客户。
同时,以播放器为载体,在线影视以及后来的电视等等,让人们也看到了又一个可能的“生态链”。
只可惜,更早提出“生态链”概念的,是后来陨落的乐视。
早已跌落神坛
在投资中有一个经典的话:“股价反映了一切”,暴风过山车的股价轮回,也证明了这几年,它的业务并不出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暴风的财务
从暴风集团的财务上可以看到,2016和2017年,公司的盈利状况已经不乐观,到了2018年的年报,更是巨亏了10个亿。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这种企业模式的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净资产,但是2019年一季度,每股净资产却只有2分多钱,也就是说,公司账面上,几乎都没钱了。
这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暴风主营
为什么这几年暴风的业绩如此的差?
从上面的主营上,似乎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没有一个过硬的主营业务。
如前所述,本来暴风有一个很好的开局,可是后来软件业务上,并没有持续做精,导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影音播放软件上后来居上;而在线视频业务,又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至于后来传出的“区块链”业务,则更像“玩票”。
并购的导火索
那么这次冯鑫的出事,根本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并购。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与其投资合作的光大旗下MPS项目破产有关。
2016年年初,光大证券旗下的公司光大浸辉与暴风集团等设立了浸鑫基金,以2.6亿元撬动52亿资金,完成了对全球体育赛事版权公司 MP &Silva Holding S.A.(简称MPS)65%的股权收购。在当时来看,这是一笔明星项目。
但是,之后的经营并不尽人意:MPS发生了三大创始人相继套现走人,收购的公司也陷入困境并破产。
从“盛誉”到“失手”,不过是两年时间。
如此大规模的收购,到底之前的风控与尽职调查,是否详尽,已经很考量,至少结果并不是参与其中的机构,所希望看到的。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笔并购,还牵连了多家国资背景的资金。根据天眼查信息,除了暴风投资、光大资本外,涉及到11家LP,背后的出资方有招商银行、华瑞银行、东方资产等实力机构。
按照资本市场的惯例,一般都有一些协定,比如兜底方。所以,作为此协议的兜底方光大资本,自然就不幸的踩雷,并随后发生了连环的诉讼。
同时,暴风创始人冯鑫参与的多个基金中,很多都是为投资收益承担连带回购责任,股权质押是他的重要资金来源,只是最近的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的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暴风集团旗下已经没有可供执行财产,甚至被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暴风的每股净资产,只有区区2分钱。
结语
对于暴风创始人冯鑫事件,美图创始人蔡文胜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其中他说:“创业者一定要谨记一条纪律:任何时候不要签个人连带无限责任”。
前有乐视,后有暴风。
或许资本市场里,真的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很久以来,提起我们的A股,价值投资似乎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方式。
因为太多的人会告诉你,上市公司财务都是“造假”的。
对于这样过分绝对的理论,笔者从来都不敢苟同,因为毕竟还是有很多白马股,因为业绩的稳定增长,而市值不断的增高,尤其近两年的白马股行情。
然而,当以康美药业和康得新为代表的“双康”事件出现后,人们意识到,财务造假的问题,真的在一些公司中存在,甚至康得新这种现金的“不翼而飞”,更多的,只能用荒唐来形容。而这个事件中,人们算是第一次,印象深刻的记住了负责的会计师事务所:瑞华。
作为国内顶级的会所,瑞华是什么地位呢?
2018年度业务收入,排名第六,除了我们都经常所说的“四大”外,瑞华就是内资的第二。
这样的龙头会所,竟然在财务审计上,出现了如此的问题,是疏忽还是隐而不报呢?
近日,跟瑞华所相关的,30家IPO被监管紧急叫停,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受牵连,或者更换会所。
这一次,监管动“真格”的了吗?
辅仁药业的导火索?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从来不缺“戏精”。
当过去的财务造假的老段子过了之后,你会惊讶于,“新段子”有多么的让人无法接受。
比如五月份,康得新账面“声称”有120多亿的现金,却还不起10多亿的短期债,而违约,典型的不符合常理。
于是深究之下,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财务造假的问题,不但现金有问题,甚至不断的虚增利润。
而作为财务数据的关键,瑞华所,就这样“不光彩”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里。
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财务问题,大多数人第一反应,还是怪罪于上市公司康得新,毕竟上市公司是事件的主导,一些财务做账上面的技巧,可能会计师事务所,有所纰漏情有可原,当然,这只是代表部分人的观点。
而关于账面120多亿现金的问题,甚至人们的关注点,还在于存款方北京银行是否也有责任,监管也要求北京银行说明问题。
本以为事件的高潮基本如此,哪知又一家上市公司,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只是过程看起来,更“荒唐”,这就是辅仁药业。
辅仁药业7月19日晚间公告,因资金安排原因,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发放现金红利。
账上有超过18亿的现金,却掏不出6000万的分红,因而无法发放红利?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到目前为止,这也是笔者见到的,比较奇葩的上市公司了。
随后有媒体的调查,估计会更让股东伤心,辅仁药业旗下企业,大多陷入停工、欠薪困局,监管部门也随即开始进一步调查。
辅仁药业
K线图上可以看到,目前已经两个无量跌停,按照这个趋势看,未来趋势依然不乐观。
本来想要分红,结果要分红的时候,发现账面没有钱?这个操作,实在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
唯一可以说的地方,账面的钱同样“不翼而飞”的剧情,与康得新如出一辙,更重要的关联就是:
会计师事务所,同样是瑞华。
多家上市公司受波及
除了“分红钱不够”的辅仁药业,之前一度被外资大买的大族激光,在公布业绩之后,也来了一波下跌:
大族激光
相比于前面突然账面资金“不翼而飞”,大族激光同样很有意思。
左侧方框出,一路上涨,涨到监管不得不限制外资对大族激光的买入,那一刻,似乎投资者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白马股。
然而,随着业绩公布,并没有达到预期,外资竟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不但的业绩,投资者开始质疑是否发生了资产挪用情况,以及欧洲研发中心进度是否含“猫腻”?
这些质疑的背后,又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瑞华。
上述的三个案例,也从侧面说明,瑞华真的是一家大会所,多家白马股的上市公司,都是它的合作伙伴。
同时,接二连三的上市公司爆雷,无疑让人们对瑞华在作为第三方审计过程中,是否尽职调查,提出了疑问。
与此同时,7月26日,在证监会官方公布的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有30家聘请瑞华会计师事务所项目更新状态为“中止”或“终止”审查。其中包括上交所主板企业10家,深交所企业20家。另有1家拟登陆科创板企业“终止”申请。
除了IPO以外,其它相关上市公司业务也受了拖累。
百利科技,中止非公开发行项目。
嘉澳环保,公开增发申请材料中止审查。
木林森,可转债项目中止审查。
另外,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开始解除与瑞华所的合作。
会所与律所
对于传统的会所而言,虽然进行财务审计,是其本职工作,但是由于之前,监管并不严格的情况下,或多或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了很多财务的隐患,这些隐患,在监管严格起来的时候,无疑会爆发出来,而最终第一受害者,其实是因为相信了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所获取的高额的费用,与它们是否真正的如实审计,是完全不相符的,这一次监管部分调查瑞华以及停了相关的IPO业务,也是对投资者负责的体现。
除了会所以外,另一个之前一直以独立第三方,出现在投资者面前的,就是律所了。
对于上市公司更多依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同,律所目前在金融业,最主要的比如一些私募基金,所出示的法律意见书,基本上就是监管部分的重要依据。
而现实的操作中,有很多律所,也只是收了律师费,在文字上做一做修改,到底这些私募基金等机构,是否存在法律上的问题,根本没有进行尽调,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一些私募基金,不断的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不管是律所还是会所,真正的履行自己尽调的义务,才是对得起自身的属性。
瑞华的被调查,至少会让其它的会所以及律所,更加谨慎起来。
结语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以往虽然认定其角色,但是真正追究责任的案例,并不是很多,这次严肃调查瑞华事件,也算是监管部门正式的开了先河。
笔者不由得想起当年“安然造假”事件中,不但安然破产,也直接导致了曾经“五大”之一的安达信的败落,“五大”变成了今天的“四大”。
瑞华被调查,以及30家牵连的IPO被停之后,监管还会如何?未来我们的资本市场,会不会看到更加真实的财务数据?
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最常接触的金融单位,就是银行、保险和券商了。
而这这个基础之上,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来,有多个非金融的公司,由于规模的发展,逐渐拓展到了金融的领域,由于大多在原领域都有着庞大的基础,所以涉及的金融领域,便被冠之“某某金控集团”,来体现它们的强大。
那么,这些背靠大股东看起来强大的金控集团,真的是“大而不倒”吗?
近日,央行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相关的金控集团,将是重大的监督,对于一些行业来说,也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合规性实施穿透管理,不得虚假循环注资
对于金控公司,此次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有多处相当严格的要求,笔者举出重点的几条,进行分析,比如:
1、金控公司不得从事非金融业务,以严格隔离金融板块与实业板块。
评:严格的隔离金融与实业板块,是风控的基础。
2、金控公司实缴注册资本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且不低于所控股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总和的50%。
评:高起点的注册资本金,相当于刷下一些小的机构。
3、未经央行批准为金控公司的,不得注册登记为金控公司。不得使用“金融控股”、“金控”、“金融集团”等字样。
评:很多公司,在过去的实践中,经常用类似“金控”等的名称,一般的投资者,看到这样的名字,往往又会联想到,这个公司的实力很强, 某些时候就形成了对投资者的误导。
4、曾经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金控公司或金融机构股权,或虚假投资、循环注资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不能作为主要股东成立金控公司。
评:有过“黑历史”的公司,不能再作为主要股东,成立金控公司。
5、金控公司所控股金融机构不得反向持股、交叉持股,企业集团整体被认定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集团内的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不得交叉持股。
评:股权不明晰,以及交叉持股等现象,实际上都是没有做好完善的风险隔离。
6、明确八大禁止关联交易行为,金控公司不得将控股金融机构作为“提款机”。
评:大多关联交易,都是会损害其它股东以及客户的合法权益,以及涉嫌内部套利等等,违背了金控公司的初衷。
整体上,对于金控公司,该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合规的穿透性检查,不再浮于表面,尤其对于股权结构、资金等的要求,都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出台的背景
为什么在此时,会出台对于金控公司的最严监管呢?
其实,在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前,监管部分对于很多的金控公司,都加强了监管的力度,比如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等多家机构,就是监管办法模拟监管试点,以积累相关的经验。
从金控公司的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在自身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涉足金融领域,属于发展的正常阶段,就如同金融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涉及的敏感性太大,某些比如P2P的领域,前几年监管的“真空”,又暗含了 太多的风险,如果金控公司不真正的做好风控,不但这些金控公司的业务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因为金融引发的纠纷,影响到主业,比如今年就已经发生的,多个上市公司因为P2P的爆雷,而直接导致股价大跌的案例。
再加上,近期又有各种原本看起来高大上的私募基金,也出现了很多爆雷的现象,甚至投资者常说的“先锋系”旗下的网信也陷入兑付问题,不得不让人们对于江湖传言的各种其它的“某某系”,有所疑问,在这个关口,更好的规范金控公司,也就是监管部门所要做的事情。
影响的行业
对于金控公司的这些规定,可能很多普通投资者,第一眼感觉还是一脸懵逼。
因为看起来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实际上,远不是如此,这则征求意见稿,离每一个投资者,都非常的近。
如前所述,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背景,正是当下,兑付危机似乎有蔓延到私募基金和第三方财富公司之势。
笔者之前也谈到多次,过去几年,发展最好的产品,除了P2P之外,就是股权类的私募基金,像证券类的私募基金,除非真正的“大咖”,否则对一般人的吸引力太小。
而股权类的私募基金,由于大多“明股实债”,虽然不直接保本保息,但大多都给人固定收益的感觉,所以投资者最后比较的,就是公司的背景和实力,来决定收益的可靠与否,虽然这个逻辑,显然是有问题的。
那么怎么看公司的背景和实力呢?
这就回到了征求意见稿出台的意图了,太多的金控公司,或者金控公司都算不上,而用着“金控”名字,来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这些金控公司,风控却与其看起来的名头,大不相符。
所以,出台了征求意见稿,至少投资者应该清楚,那些很多挂着“金控”名头的公司,同样存在着“假大空”。
结语
金融,往大了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往小了说,关系着每一个投资者的生活。
金控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迅速发展,既是本身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同时,一些公司本身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埋下了隐患。
所以,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后,有多少真正的金控公司,能够健康的发展呢?
让我们期待,去伪存真。
对于一般的A股投资者来说,最常见的思路,无非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可能的下一个“牛股”。
但是,对于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而言,除了做多之外,做空有时候,也是一门“生意经”。
比如,近日知名的做空机构浑水,又发布了对我们知名企业安踏的第三份做空报告。
我们不去讨论安踏股价最终的走势,只是从这些做空机构的角度,换一个思路,看一看投资中哪些问题,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浑水做空
最近A股市场上波澜不惊,不过港股的新闻却不断。
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公司安踏,竟然被浑水,发布了两份的做空报告。
第一份做空报告,聚焦的是安踏“利润注水”,紧接着,第二份报告,为“指责安踏体育贱卖上市公司资产”,还没等安踏的投资者缓过神来,第三份做空报告又来了,指出“斐乐批发商变直营店”。
安踏体育
从K线上看,虽然经受了浑水的“三连击”,但是安踏体育目前整体股价还是处于高位,似乎抗击打能力非常的强。
而浑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它主要的获利手法,之前就是曝光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的虚假财报和欺诈行为,通过做空来获取利润。
说个题外话的就是,“浑水”这个名气,起的确实非常棒。
而如今,包括浑水和其它的一些外资机构,除了做空美股的中概股之外,港股也成为了它们的目标群。
在之前,除了安踏之外,波司登、周黑鸭等公司,也都受到过它们的“狙击”,即一边发布做空的研报,一边做空获利,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恐慌形成的套利空间非常的大,也就是它们热衷于此的原因。
狙击“白马股”
再细致的观察,与过去这些做空机构,多关注中小企业,或者大多投资者并不注意的公司不同,近几年,它们的关注点,越来越倾向于知名度高的大公司。
为什么会如此呢?
一方面,作为知名度大的“白马股”,很多公司的股价,自然也不断的高企,尤其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内地涌入港股的资金,也变相再次推升了港股的价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企的价格,可能埋下的则是并没有被人注意到的风险。
另一方面,在监管问题上,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的上市公司,财务上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点问题,就拿最近知名的,獐子岛这个“扇贝去哪里”的段子,讲了那么多次,才终于迎来了监管的处罚,而之前多年的医药白马股康得新,却一夜之间财务爆雷,就披星戴帽成了ST,显然,问题早就出现,只是爆发的时间,推迟了而已。
而像浑水这种“三连击”的做空研报,不管最终事实如何,至少看起来的“言之凿凿”,证明了这些研究机构,在做空之前,是做了相当充分的调研的,包括对可能的门店调研等等;反观我们大多数券商也好,机构也好,调研过后,大多发出的各种“看涨”的研报,甚至一些研究员,实地调研都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谈各种题材和预期,很少谈及风险点。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外资机构出了一份看空的研报,市场普遍的第一反应都是先抛售的一个原因:看了太多上涨的原因,一旦出现看空的,则会“反差式”的恐慌。
对于常年“养尊处优”的“白马股”,一旦出现看空的研报,则更是如此。
高位需谨慎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我们很多投资者A股市场里,现在并没有太多的做空的工具,所以我们还是以做多为主。
而港股的这些做空研报,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首先,即便是“白马股”,也要警惕它或许隐藏着风险。
如前所述,一些“白马股”它的财务,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甚至不排除,有一些财务上的“技巧”,当问题没有发现出来的时候,一切就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比如对比同行业的其它公司,过于好的一些数据,你反而也要警惕,这一点,笔者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解。
其次,一定要注意股价的高位。
很多投资者一直有一个误区,以为好公司,股价高一点,就不担心。问题是,对于价值投资的理念而言,好公司更重要的,是你有一个好的股价,即有一个相对低的股价,如果股价已经很高,那么可能提前兑现了未来几年的增长,或者说,如果没有超预期的增长,至少再向上的动力,要弱了很多。
第三,高位最容易引发“践踏”。
因为股价已经很高,所以对未来的预期都特别的好,如果此时有一点不合预期的地方,整体高估值,就面临了严重的偏差,而此时的高价位,对于大多数筹码来说,都是盈利的状态,盈利的筹码迅速的派发,那么很容易引起恐慌性的“践踏”,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做空的机构,往往在标的股价历史高位附近,突然发出看空的研报,因为这个时候的“杀伤力”,最大。
结语
对于我们A股的投资者而言,目前大多还不具备做空来盈利的条件,而这些外资机构,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也并不是每一次做空,都能将股价打压的很低,就像安踏目前还是很坚挺。
但是,你需要从这些做空机构的手法里,进行换位的思考,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
你手里的上市公司,它的问题,在哪里呢?
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你必须清楚的了解到它们,这,也是笔者的一直以来的研究的重点。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上市公司,你才能更好进行价值投资,而不是盲目的乐观或者悲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近的大盘,一直处于波澜不惊的局面。不过个股,却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场景。
一面是贵州茅台,又创了新高,一度突破了1000元的关口,甚至有券商,又喊出了1200的估值;另一面,则是ST类的个股,不断着创着新低,甚至步入“几毛钱”的仙股行列。
对于一部分投资者,尤其是偏爱低价股的,必须要注意一件事:7月8日,是三个上市公司的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限将至,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
三家上市公司的“最后”交易日
先看一则公告:
华泽退(000693)、众和退(002070)、退市海润(600401)7月7日晚间均公告,公司股票于5月27日进入了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一共为三十个交易日。7月8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先看下本次三个在退市整理期的个股表现情况:
华泽退
众和退
退市海润
从图上可以看到,进入到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它们三个名字上都带了一个“退”字,相当于一个警示,在这种风险警示之下,股票基本上就是连续跌停的表现。其中华泽退,甚至还床走了个连续跌停天数的记录。
股价方面,它们也都跌破一元的价位,步入了“几毛钱”的仙股的行列。
对于退市而言,投资者想必并不陌生。
相对于每周热闹的新股发行,也就是“输血”而言,总体上退市的股票,相对而言,并不是很多,这也是一些投资者诟病市场的地方。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们监管的加强,包括完善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实施标准和程序,也让投资者,看到了资本市场终究是“大浪淘沙”的市场。
低价股炒作的风险
另一方面,近期它们的走势,甚至还出现了短期的反弹走势。
也就是说,已经提示了,目前是退市整理期的股票,竟然还有人,去搏它们的收益。
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它们的绝对价格很低了,尤其对于那些习惯炒低价股的朋友,似乎就找到了很好的标的。
更重要的是,当价格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分钱”的波动,在涨跌幅的影响,甚至要超过“1%”的比例,这也是有资金伺机投机低价股的原因。
但是,随着正式的公告出来,明天,相信这三个股票的最终走势,都会比较惨淡,这几日如果为了博取短线收益的投资者,估计就要笑不出来了。
除了已经进入了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之外,还是有很多ST和*ST的股票,它们的道理,其实与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大同小异。
当你觉得它们的绝对价格很低,想搏一下反转的时候,你就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为什么,它们的价格,这么的低?
投资者风险意识
另外,投资者也要时刻有风险意识。
比如这三个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每个退市的原因细节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核心的问题,依然是公司的运营以及业绩情况。
比如其中的众和退,之前是众和股份,纺织起家,一度转型新能源锂电池,也就是说,在那个最开始炒作锂电池概念股的时候,竟然也算其中之一。结果,最终业绩出来,大幅下修了2018年度业绩,主要原因是纺织板块相关停产待售,而本来寄予厚望的锂盐及锂电池则价格大幅下降、产销量减少。
虽然在上周五的交易中,还涨停收盘,只是收盘价只有0.65元,对于低位“割肉”的原股东来说,内心必然是沉痛的;同样可能沉痛的,就是如前文所述,新进想博取短线收益的投资者,或者,还有一些人,连名字加上一个“退”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就直接入场的新股民。
对此,不得不想到监管部门这几年一直倡导的,投资者风险教育。
这个A股的资本市场,有太多的风险,既包括本身,上市公司在运营中,可能出现风险,也包括,在交易过程中,对于交易制度不理解的风险。
未来,笔者也会在后面的文章中,更多的为投资者讲述市场里的风险故事,让更多的投资者,树立风险的意识。
结语
对于这样3只退市整理期即将结束的股票,投资者必须要清楚的就是,7月8日,是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想“炒”
低价股的朋友们,一定要充分到它们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又一波退市股,再次揭示了,我们是一个有进有出的市场,优秀的企业会继续上市,而运营有问题的公司,也必然会逐步的退出市场。
跟踪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非常重要。
最近的A股市场里,大盘并没有特别多要讲的地方,本就波澜不惊。
不过最近的个股,有意思的,就相当的多。
比如,因为研发除了治猪瘟“神药”而连续大涨的海印股份,转眼间就被“打脸”成为了一个闹剧。
略显悲哀的是,截至笔者发稿时,坐实闹剧收场,股价却依然“坚挺”,是不是太有讽刺意味了。
横空出世的“神药”
众所周知,这两年因为猪瘟,着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两巨大的影响。
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如猪肉的涨价。
同时,这种生活上的涨价,自然会传导到资本市场里来。
年前因为猪瘟的问题,很多的猪肉股都因此而下跌,毕竟疾病对养殖类的企业影响相当的大;但是年后剧情就发生了发转,因为猪数量的减少,猪肉价格开始止跌反弹到飞升,带动着本来被投资者避之不及的猪肉股,转眼间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风口上的猪”,甚至连笔者早就吐槽多次的,“以猪肉偿债”的雏鹰农牧(现*ST雏鹰),当时显然运营上都出现了问题,都能趁机继续被资金炒作。
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猪瘟,亟待解决。
随之而来的逻辑就是,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够生产出有效治疗的药物,那么这理论上绝对是震撼性的利好。
这样的公司,真的出现了,而且是上市公司,那么股价还等什么,必然是涨、涨、涨了!
海印股份的K线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海印股份在公布了治疗猪瘟的“疫苗”之后,直接就是空心板,毫无疑问,如果这个消息没有后来的反转的话,那将是又一个牛股诞生记!
从“神药”到闹剧
说实话,当海印股份抛出这样的神药的时候,笔者最初还是很疑惑的,因为什么呢?
因为让很多养殖户头疼的猪瘟,研发出来的“疫苗”公司,竟然主营业务,不是疫苗,跟医药也没有半点关系,是个商业股,没错,商业股?
海印股份主营业务
商业板块和百货业以及地产,是主要的海因股份的三大业务。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时笔者的想法是,太惊讶了,那些专门研究疫苗和制药的上市公司,都在做什么?
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神药”的公告,有问题。
幸亏我们监管部分,反应相当的迅速,立刻进行了问询,而海南官方也第一时间,否认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
事情到这个时候,反转的太快。
海印股份也将“疫苗”一词,描述成了笔误。
同时,农业农村部25日下午在其官网“怒批”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认真吸取某省农业农村厅在‘今珠多糖注射液’事件中的教训,不得以复养、试用、临床试验等任何名义,组织生产使用未经注册、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的兽药产品,干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这个“神药”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竟然面对着最棘手的猪瘟,讲的堂而皇之的故事。
这,应该是所有投资者,更意外的地方了。
依然坚挺的股价
看到这里,相信这个“神药”引发的监管以及可能后续的调查和处罚,也将到来。
不过抛开这些,笔者打开海印股份的K线图,却赫然发现,目前的股价,竟然还处于第一天涨停价格之上。
这,又是一个意外的地方了。
对于海印股份而言,不管如何解释,以“神药”推动可能的股价上涨,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当初的预期。
也就回到了笔者第一次听说研制出“疫苗”后,发现它的主营,根本于此不相干的疑惑。
引申一点而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主营业务其实非常的重要。
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必然围绕着自己的主营布局,或者在主营业务的上下游,再把产业链做大做强;而那些本就主营不明确的上市公司,除了偶尔碰一下这个那个的概念,实质可能拿出手的东西,就太少了。
再进一步的说,这样棘手的问题,被一个非主业公司给解决了,概率本就太低。
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一个上市公司不苦心经营自己的主营,却想着“碰瓷”热门概念,甚至没有概念也要创造概念的话,那么这样的企业,长久的发展潜力,在哪里呢?
结语
海因股份的“神药”闹剧,估计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闹剧的过后,相信监管部门也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类似诸如此类的上市公司,即便股价没有受多少影响,还是规避为好。
毕竟,企业长久的估值,来源于企业是否专注的经营。
最近的A股市场,大盘并没有太多好说的地方,个股却有很多可以一谈之处。
比如,券商的龙头股,中信建投,刚刚发布了中信证券将“清仓式”减持,结果第二天股价即跌停。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似乎人们不再“喷”,那个早就发布看空研报的中信证券了。
中信建投被减持
6月25日晚,中信建投发布公告,中信证券拟减持其所持有的全部中信建投股票4.27亿股,消息已经发出,第二天中信建投一字跌停。
中信建投
从K线上可以看到,本身中信建投的股价,就处于历史高位的附近,所以这样清仓式的减持,带来的效果不得不引人遐想,是不是中信证券也认为中信建投的价格,有些高了呢?
截至笔者发布文章的时候,在减持公告的第二个交易日,中信建投依然开盘跌停,不过后续有所反弹,目前跌幅在4个点左右。
从技术分析角度,本身减持对于上市公司就并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是大股东的清仓式的减持,再加上,位置又是历史的高位,所以引发担忧实属正常。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目前减持价格的位置,也就是3月份,中信证券发布看空研报的位置左右。
所以,开个玩笑话:这一次,中信证券是从“看空”到“做空”,“能动手就别吵吵”了吗?
中信证券从“看空”到“做空”
回顾一下历史,在今年三月的时候,市场一片热情高涨,尤其是券商股的代表,中信建投,引领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
其实,在年前的时候,市场的情绪还是相对悲观,转眼间,人们就从悲观到乐观,说实话,这样的反差,在笔者当时看来,行情变化也过于出乎意料。
尤其是中信建投,新股创新高可以理解,尤其在科创板不断推进的时候,科创板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也非常的大,而热情来了的时候,交易手续费必然增加,这一切都成为券商股上涨的动力,再加上作为新股而言,没有历史的套牢盘,相对流通盘要小,在“炒新”的思维下,中信建投,无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标的。
只是,随着不断拉升的背后,券商股未来的想象空间,真的很大吗?
随着中信证券,在市场极度亢奋的一则针对当时另一个“牛股”中国人保的看空研报的发布,市场当时一片哗然,怼中信证券的投资者,比比皆是,大多怪罪中信证券,破坏了当时一片上涨的美好氛围。
而笔者在当初,也发布了一盘文章:今天,请为中信的“沽空”研报点赞:这才是证券分析的初衷!
观点就是,市场需要辩证,有反对声音的市场,才是更健康的市场。
巧合的是,上一次历史高位31.86后的下跌,既是中信证券对彼时另一个“牛股”中国人保的看空研报,也包括华泰证券将中信建投下调至“卖出”评级,这次导致跌停的,不是研报,而是中信未来的行动了。
科创板的东风?
对于投资而言,一致看多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市场,只有多与空并存,才是投资的本质,辩证的思维。
而对于中信建投而言,在券商行业的地位其实无需多说,有相当的实力,但是另一方面,股价的高企,也是不容质疑的因素。
如前所述,如果说过完年后,券商股上涨,从直观的交易手续费收入大涨,带动业绩,从而提升估值的话,那么再后续的上涨,很大的推动因素,就是科创板的越来越近。
科创板的推出,其实最主要利好的,就是两个板块,创投概念与券商概念。
而创投概念的上涨,已经让人们看到了,疯狂的时候,很多业务中,创投并不占多少的,都沾“边”而涨,券商股同样,虽然新加入的板块带来的承销收入会很多,但是原来本身沪深两市股票的承销业务会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呢?因为毕竟,现实中,能上市的公司,或许只有那么多,虽然科创板的门槛相对降低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本就可以主板上市的,选择了科创板上市。
另外券商股大体上,还是同质化严重的行业,头部券商和区域性券商,至少从投顾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多少差异,而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交易费不断的下降,通道业务用低价换量,有多少券商,能真的做到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外资机构,是个未知数。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中信建投作为这轮券商的龙头表现,更多的得益于,新股或者说次新股,自身的交易优势属性,而不是基本面。
结语
今天恰巧是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申购的日子,也就是说,科创板终于与我们见面了。
而按照A股投资中,常见的利好兑现反而承压,券商股会不会也开启了利好兑现的周期呢?
对于中信建投而言,不管中信证券减持目的如何,目前的价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谨慎的投资者还是落袋为安或者观望,比较合适。
毕竟,券商股的超预期的想象空间,并没有太多。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